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2739章

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1-09 16:13:18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份诏书其实就能看出年轻皇帝刘彻的雄心勃勃。

  刘彻要的并不是一时之间的临时解决之策,他要的是皇帝统治的真理,要的是一个能让大汉长治久安千百年的制度和办法!

  他希望能有人站出来,解决他的这个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个人脱颖而出,进入了刘彻的视线。

  【董仲舒,儒家公羊派学者。】

  他年纪大约在四十五岁左右,剑眉凤目,神采飞扬,却又足够成熟稳重,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

  作为公羊派的学者,董仲舒所治的书籍为《公羊春秋》(又称《春秋公羊传》。)

  董仲舒师承出身齐地的大儒,汉景帝时期的儒家博士胡毋生。

  三十岁时,董仲舒正式传授弟子。

  他传授弟子的方式也很特殊,虽然和弟子们共处一室,但却并不见面。

  董仲舒在面前挂上一道帘子,自己在帘子里讲课,弟子们在帘子外面听课。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许多弟子跟随董仲舒求学多年,却连董仲舒的面都没见过。

  由于董仲舒知识过人,许多人闻讯前来拜在他门下求学,这也让他的影响力迅速扩大。

  很快,董仲舒也被汉景帝任命为儒学博士。

  由于董仲舒所在的公羊派思想过于激进,被其他儒家学派所忌,担心董仲舒会给儒家带来当权黄老学派的雷霆打击,故而董仲舒并没有被选入东宫负责教授当时的太子刘彻。

  直到刘彻登基,下达旨意求贤,董仲舒的奏疏才和其他公车上书的士子们奏疏一起 ,送到了刘彻的案头。

  御书房中,刘彻打了一个哈欠,放下了手中一名来自法家士子的奏疏。

  “这些法家人,想法倒是挺不错的,但晁错……不合实际!”

  想到晁错,刘彻就打消了启用法家的念头。

  法家做事,急急燥燥,晁错就是前车之鉴。

  刘彻可以用法家的人,但绝对不会用法家思想来作为自己的治国纲领。

  一名太监走进来,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陛下,该安歇了。”

  刘彻看了一眼时间,随口道:

  “朕再看一会。”

  等太监退下之后,刘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难道堂堂大汉,除了黄老之外,真的就没有一个能帮助朕的思想学派了?”

  刘彻对于赵绾等儒者的主张其实也不够满意。

  孔孟的道理是很好的,但刘彻需要的不是道理,是制度、是办法!

  在刘彻看来,孔孟所在的时代是封建诸侯国争霸的时代,他们提出来的制度和办法连封建诸侯都搞不定,更何况是如今大一统的汉朝?

  伴随着这种无奈,刘彻又拿起了一份新的奏疏,随意地扫了一眼最开头的署名。

  “董仲舒,儒学博士……嗯,又是孔孟的长篇大论吗?”

  看着看着,刘彻的表情渐渐变得专注了起来。

  “天人感应?有点意思……”

  这份奏疏中,根据儒家孔孟精要和《公羊春秋》,提出了“天人感应”这个词。

  所谓的天人感应,简单说就是这个世界存在一个和人间世界相互感应、影响的天道。

  人间安稳,天道就和谐。

  人间不安,天道就会随之变动,反过来影响人间产生更大的动乱。

  那导致天道不安,人间动乱的根源是什么呢?

  是人间不够“大一统”。

  所谓的大一统,简而言之,就是思想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