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5085章

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6-06 16:35:21 源网站:2k小说网
  ();

  【汉高祖刘邦:嗯,这种时候称帝不是一个好时机。】

  【秦始皇嬴政:有什么好怕的,北边不是还有韩林儿的龙凤政权吗?你们就是畏手畏脚的。】

  【隋文帝杨坚:始皇帝,你当秦王的时候大秦都好几百年历史了,你不懂这些王朝末期争霸的事。】

  【汉武帝刘彻:换朕也直接称帝。谁敢反对,灭了他就是。】

  【唐高祖李渊:啧啧,你们就不能低调点吗?群雄割据的时候,一定要先出头被众人集合起来暴打才舒服?】

  【魏武帝曹操:李渊说得对,低调比较好.朕之前就是高调了点,搞得四处为战,变成天下叛徒们的公敌了。】

  【吴大帝孙权:曹阿瞒,你别说那屁话。你都把天子拿在手里还想低调?】

  【昭烈帝刘备:曹贼,你架空大汉皇帝,罪无可赦,天下共讨你也是理所当然!】

  历朝皇帝明显分成两派。

  一派支持称帝,讲究的是谁不服就弄死谁。

  另外一派觉得需要韬光养晦,猥琐发育。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会选择哪个答案呢?

  金幕中,朱元璋并未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对着面前诸多臣僚道:

  “各位,这是一件大事,我需要一些时间来好好考虑一番。”

  群臣只认为朱元璋是效仿古代皇帝的三辞三让,也就没有继续说这个事。

  总不可能一天内完成三辞三让吧?

  那也太不体面了。

  庆功宴结束后,朱元璋并没有休息,而是开始马不停蹄地召见当地诸多投降的官员、士绅。

  在城中原先由福寿居住的府邸中,朱元璋刚刚送走一批当地士绅,脸上带着几分笑意。

  这些士绅们都表态,愿意鼎力支持朱元璋。

  前提当然是得保证他们的利益。

  对此,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有了这些士绅的帮助,朱元璋很快就能在这边站稳脚跟。

  到那个时候,这座多朝古都才能真正算是朱元璋的根据地。

  刚打算休息一下,去后院逗一逗大儿子朱标,冯国用就前来禀报。

  “主公,徽州大儒朱升先生来了。”

  朱元璋表情变得严肃,立刻道:

  “我亲自去迎接!”

  朱元璋来到大堂外,看到一名极为儒雅的老先生缓步而来。

  “枫林先生。”

  “朱总管。”

  两人相视而笑,进入大堂就座。

  朱升,是徽州一带最有名的大儒,人称“枫林先生”。

  朱元璋本身文化水平是不高的,故而对这些有学识的读书人颇为敬重。

  尤其是像朱升这种在当地拥有诸多学生、人脉的大儒更是极为尊敬。

  朱元璋很清楚,徽州许多士绅究竟会不会投靠自己,就是朱升一句话的事情!

  两人一番交谈,竟颇为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朱元璋便顺势请教道:

  “枫林先生,我如今拿下集庆,诸位臣僚皆劝我称帝。”

  “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朱升抚须一笑,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反问了朱元璋一句。

  “总管认为,如今您的局面如何?”

  朱元璋不假思索地开口。

  “四面皆敌!”

  朱升点了点头,淡然道:

  “以张士诚之狂傲,尚且需要接受龙凤政权的册封。”

  “若总管悍然称帝,便会成为龙凤政权和大元朝廷的敌人。”

  “总管觉得能以一己之力抵挡这两大政权的围攻吗?”

  朱元璋摇头道:

  “那肯定不行。”

  无论是还掌握着大半个天下的元廷,还是刘福通、韩林儿的龙凤政权,对现在的朱元璋来说都是无法抵挡的庞然大物。

  朱升仔细观察着朱元璋的神态,略微迟疑了一下后,开口道:

  “老夫还有一番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总管听了,也许会很不高兴。”

  朱元璋闻言微笑道:

  “枫林先生说笑了。元璋以微末之身起家,这辈子听别人说过的难听话还少了?”

  “忠言逆耳,元璋向来知之。请枫林先生但说无妨。”

  朱升点了点头,道:

  “那老夫就直说了。”

  “总管能在三年间以布衣之身拉起偌大一支兵马,还攻克了金陵,是绝对的当世奇才。”

  “但总管也是因这出身,有一个最大的弱点。”

  说到这里,朱升微微放慢了语气,目中精芒闪烁。

  “总管,您身边幕僚虽多,却并没有真正的自家人!”

  朱元璋身体一震。

  这句话,的确说中了朱元璋内心中的担忧。

  徐达、李善长、常遇春、花云、邓愈、汤和……

  这些人能力都非常出众。

  但问题是,他们并非朱元璋的“自家人”。

  他们一来不是朱元璋的姻亲,二来不是朱元璋的血亲。

  谁能保证他们的忠诚?

  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暗中和元廷、徐寿辉、张士诚、方国珍联系,甚至生出自立门户之心?

  刘邦当年起兵时,有老婆吕雉的娘家人吕泽、吕释之。

  赵匡胤起兵时,有自己的亲弟弟赵光义。

  即便被其他人背叛,刘邦、赵匡胤都能有一支绝对忠诚的力量。

  朱元璋呢?

  很可惜,他没有!

  他没有任何一个姓朱的血亲能帮他掌握兵权或者政权。

  妻子马氏那边更是早就人丁凋零派不上用场。

  看似繁华盛景,实则烈火烹油。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来,长躬及地。

  随后,他恳切地对着朱升开口:

  “枫林先生之言,正是元璋夜不能寐之弊,还请先生教我!”

  朱升见状,原本有些紧张的内心松了一口气。

  这位老先生其实也有点担心。

  若朱元璋气量狭小,朱升刚刚这番诛心之言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朱升苍老脸庞带着笑容,犹如一名正在教诲后辈的长者,缓慢开口。

  “老朽能给总管的建议就是九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才道:

  “就这些,没了?”

  朱升哈哈一笑,道:

  “其余些许小事,以总管之大才,自然能随着时间解决。”

  “朱升一个山野昏聩老朽,能斗胆在总管面前说些老糊涂的话而不被怪罪,便是缴天之幸,哪里还能说三道四呢?”

  朱元璋愣神几秒,眼神中露出浓浓感激之情。

  “枫林先生,虽非我朱元璋血亲,却胜似家族长辈矣!”

  大元世界。

  皇太孙铁穆耳有些疑惑地开口。

  “皇祖,这朱升和朱元璋之间的话,怎么有些不清不楚?”

  在铁穆耳看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的确是解决了朱元璋和外部其他势力博弈的问题。

  但后面那个最关键的“没有自家人”问题,为何朱升却只字不提?

  经过一个月养病,已经基本痊愈的忽必烈狠狠地瞪了一眼铁穆耳。

  “答案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

  “连这都看不出来,你还当什么大元的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