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5211章

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6-06 16:35:21 源网站:2k小说网
  ();

  说完,妥懽帖睦尔对着左丞相失烈门和太常阿鲁浑道:

  “你们立刻前往太庙,奉列祖列宗神位和皇太子先行北上大都!”

  随后,又对帖木儿不花道:

  “淮王,你作为监国,和庆童一起坚守大都,等待援军!”

  大元世界之中,许多人看到这里不由咦了一声,就连忽必烈也有些惊讶。

  帖木儿不花是忽必烈的亲孙子,如今还是一个小孩子呢。

  忽必烈心情骤然变得沉重。

  朕的孙子,竟然都见证了大元的亡国时刻吗……

  金幕中已经有诸多弹幕飘过。

  【宋太祖赵匡胤:呵呵,这个妥懽帖睦尔原来是又一个赵构啊。】

  【秦始皇嬴政:都这种时候了就知道跑路,哪怕和崇祯一样死在京城,朕也觉得他算是个人物。】

  【汉武帝刘彻:一般这种沉迷酒色的昏君都绝对胆小怕死,指望他们能为国而死是不可能的。】

  【光武帝刘秀:人家王莽好歹都还在长安等死呢,妥懽帖睦尔就不能勇敢一点吗?】

  【唐太宗李世民:其实不管妥懽帖睦尔怎么选择也好,他都没办法改变大局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陛下,太子和失烈门丞相已经出发了!”

  听着这个汇报,妥懽帖睦尔点了点头,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大都皇宫。

  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宫,是由忽必烈在金国当年中都的基础上重修、扩建而来。

  作为大元的都城,一共九十七年时间。

  今天真的就要这么离开了吗?

  噗通一声,一个名叫赵伯颜不花的老宦官跪在妥懽帖睦尔面前,大哭道:

  “天下乃世祖创立之天下,陛下为世祖后人当死守,如何能就此离去?”

  “奴才虽年迈无用,也愿募集兵民,出城迎战徐达常遇春贼寇。”

  “还请陛下安守城中,为天下大元臣民维护最后一丝希望!”

  妥懽帖睦尔摇了摇头,心情沉重地开口:

  “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两人屡次作乱,京师守备早已空虚,又如何能守?”

  赵伯颜不花大哭道:

  “若不守大都,世祖在天有灵得知,不会再庇佑大元了!”

  妥懽帖睦尔本就心烦意乱,如今听到这句话之后更是怒气上涌,一脚踹在了赵伯颜不花的额头,将其踢了一个四脚朝天。

  “今日岂能复为宋徽宗、宋钦宗!”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说完,妥懽帖睦尔登上马车,连声催促。

  “快走!”

  马车车轮滚动,在诸多宦官、宫女们的哭泣声中快速驶出皇宫,从大都健德门离开,朝着北上的上都而去。

  【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三更时分,大元皇帝妥懽帖睦尔在右丞相定住、左丞相失烈门、平章政事臧家奴、御史大夫哈海等百余名大臣的追随下,逃离大都。】

  【这也象征着大元在华夏地区九十七年来的统治正式宣告终结。】

  【近一个世纪来蒙古人作为华夏主宰的时代,至此落下帷幕。】

  大元世界。

  皇宫大殿中,极度安静。

  忽必烈表情由于过度愤怒,已经变得狰狞起来。

  “好,好一个妥懽帖睦尔。”

  “朕的大元百年基业,就这么被他葬送了!”

  画面中刚刚呈现的一幕幕皇宫景象,就是忽必烈和群臣如今所在之处。

  这更增添了忽必烈身临其境之感,让他心中的怒火无比旺盛。

  终于,忽必烈破口大骂。

  “废物,连一百年都支撑不到,全都是一群废物!”

  噗通噗通,在场的大元群臣全部跪下。

  “陛下息怒!”

  忽必烈冷笑道:

  “息怒?你们让朕怎么息怒!”

  “大元搞成这种样子,朕死后有何面目去面对成吉思汗在天之灵!”

  这位大元开国皇帝彻底破防了,不顾任何风度,跳脚大骂。

  “妥懽帖睦尔,朕要杀了**和祖宗十八代!”

  皇太孙铁穆耳和群臣一起跪着,闻言心中也不由涌起荒谬之情。

  妥懽帖睦尔全家也就算了。

  这祖宗十八代……岂不是连忽必烈乃至成吉思汗都包括了?

  等等,我在想什么呢?

  铁穆耳身体颤抖了一下,将头垂得更低。

  这种时候,就算是皇太孙殿下,也得老老实实地跪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通州,明军大营。

  李文忠快步走入帅帐中,对徐达恭敬禀报。

  “丞相大人,昨夜似乎有大队兵马离开大都前往北方!”

  徐达闻言,目光微微一亮。

  “走了?”

  一旁的常遇春跳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老徐,既然人都已经跑了,那咱们还等什么?”

  “赶紧杀进大都去,里面肯定有很多元朝留下来的财宝女子!”

  徐达瞪了一眼常遇春。

  “再等三天!”

  三天后,大明十余万大军抵达大都城外。

  此时的大都已经乱成一团。

  妥懽帖睦尔逃离的消息在城中早就传开,无数贵族官员拖家带口,逃亡他处。

  就连底层的百姓和士兵们也一样有很多人放弃此地逃离。

  此刻城中只有不到五千守军。

  这对于十多万明军而言,显然是小菜一碟。

  仅仅一个时辰,明军就从齐化门攻入了城中。

  徐达、常遇春两名主副帅在诸多部将的簇拥下,也登上了齐化门的城墙。

  此刻城中的元军依旧没有放弃,而是正在和明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负责镇守此地的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随后语气坚定地对身旁随从道:

  “取本王甲胄来。”

  一旁的亲卫队长吃了一惊,道:

  “王爷,您已经尽力而为,还是速速撤离前往上都吧。”

  帖木儿不花白须无风自动,大怒喝道:

  “世祖乃本王祖父,作为大元开国皇帝之孙,本王如何能当那逃兵!”

  “甲来!”

  片刻后,帖木儿不花披挂甲胄,手持长枪,翻身上马。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数百名亲卫,高声道:

  “蒙古的儿郎们,冲锋!”

  帖木儿不花一马当先,冲入明军阵中。

  长枪所到之处,明军纷纷倒下。

  但他毕竟已经是年过七旬的老者,只不过杀了两刻钟时间,就已经体力不济。

  便在此时,又一支元军加入战场。

  “老王爷休慌,庆童来也!”

  被临时封为大元左丞相,协助帖木儿不花一同守城的庆童带着数百名士兵、家丁也加入了战场中。

  帖木儿不花哈哈大笑,心中斗志重振。

  “庆童大人,今**我就让这些贼兵看看,什么才是大元士兵真正的威力!”

  两名老臣在明军阵中左冲右杀,让明军一时间难以继续向前进攻。

  齐化门城墙上,徐达缓缓点头,露出钦佩表情。

  “大元毕竟也是百年王朝,临到灭亡之时,终究会有一些为国尽忠之壮士!”

  常遇春摩拳擦掌,拍了拍徐达的肩膀。

  “老徐,这城池都破了,俺下去和他们比划比划总可以了吧?”

  徐达看了一眼常遇春,然后转头对旁边的李文忠道:

  “文忠,你带五百精锐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