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5230章

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6-06 16:35:21 源网站:2k小说网
  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见状,也动摇了,试探开口。

  “父皇,您看……”

  妥懽帖睦尔怒火攻心,拍桌大骂。

  “朕死也要死在漠南,绝对不可能去漠北的!”

  爱猷识理达腊隐约觉得这句话有点耳熟。

  之前父皇在上都是不是也这么说过?

  但不管怎么说妥懽帖睦尔还是皇帝,他说的话依然还是圣旨。

  爱猷识理达腊这种时候也没心情和自家这个老爹吵架,只能无奈应是。

  离开御书房后,几名大臣愁眉苦脸。

  “太子殿下,应昌终究不是久居之地,得早做打算啊。”

  爱猷识理达腊叹了一口气。

  “父皇怎么可能愿意去漠北那种地方?别忘了阿鲁辉帖木儿的事情!罢了,再说吧。”

  几年前,就在孛罗帖木儿乱政的时候,爱猷识理达腊逃到冀宁跟王保保会合后,就号令天下元军前来会合。

  此时在漠北掌握兵权的是窝阔台的七世孙阿鲁辉帖木儿,此人得知元廷大乱的消息后,竟然自称为大元皇帝,还南下打算进攻大都。

  阿鲁辉帖木儿这场叛乱非常不得人心,就连亲弟弟忽都铁穆儿都站在大元朝廷一边。

  最终阿鲁辉帖木儿的叛乱被镇压,但妥懽帖睦尔从此也彻底对漠北兵马失去信任。

  这也是他无论如何都想留在漠南的原因。

  爱猷识理达腊沉默片刻,又道:

  “王保保那边还是不愿意来应昌?”

  一名大臣苦笑道:

  “是的,他看来应该是真的不想跟朝廷会合。”

  爱猷识理达腊再度沉默。

  失去陕北后,元廷如今能凭借的就是三股势力。

  在云南的梁王山高皇帝远,之前就一直没有按照元廷命令对大明进行反攻。

  辽东的纳哈出是最近的,可偏偏也对朝廷的命令置若罔闻。

  甘肃的王保保同样不愿意前来应昌跟朝廷会合。

  这三路元军加起来怎么也有个二三十万,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可偏偏没有哪一路能忠诚于应昌的元廷,全部都不听朝廷的旨意!

  爱猷识理达腊不由叹了一口气。

  “父皇啊,您真的是……唉!”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元世祖忽必烈:……这妥懽帖睦尔怎么还不死啊?】

  【汉高祖刘邦:哈哈,怎么还诅咒自己的子孙后代呢?】

  【宋太祖赵匡胤:这要是朕的子孙后代,朕也巴不得他早死,换个人说不定还有点希望。】

  【隋文帝杨坚:其实妥懽帖睦尔刚刚继位的时候,大元各种内忧外患还是有希望缓解的。】

  【明太祖朱元璋:呵呵,他从上都逃跑的时候,在位都二十九年了。但凡他用点心,朕应该也就一辈子当大元的四等人了。】

  忽必烈很想说点啥,但又说不出来。

  的确,二十多年的时间,除去前面几年被架空,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妥懽帖睦尔都是大权在握。

  还有脱脱、太平这些锐意改革的名臣辅佐。

  甚至就算是叛乱爆发了,以脱脱的能力原本也是可以镇压下去的。

  但高邮城外一封圣旨,脱脱去职领死,数十万元军被张士诚三万兵马打得灰飞烟灭。

  能怪谁?

  天灾人祸是客观情况不假,但历朝历代什么时候没有天灾人祸?

  改革的时间是有的。

  能帮助改革的臣子也是有的。

  甚至连能镇压叛乱的臣子都有。

  这种情况下,大元还是崩盘了。

  甚至还被朱元璋以史无前例的“北伐成功”方式打得大元崩盘。

  这要是还能怪别人,就说不过去了。

  大元国祚不过百,妥懽帖睦尔就是第一责任人!

  大汉世界。

  罗马城中,霍去病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霍光和恺撒两人表情振奋地走了进来,一个弯腰行礼,一个跪在地上。

  霍光笑着开口。

  “兄长,盎格鲁、萨克森两个部落已经被咱们找到并全部歼灭!”

  “法兰克部落逃入高卢境内,也被高卢人打得全军覆没。”

  “西征的目标都完成了!”

  霍去病闻言露出笑容,点头道:

  “阿光,这一次你做得不错。”

  “本侯会向陛下上表,让你今后负责镇守此地。”

  霍光愣住,震惊地看着霍去病。

  “兄长,这西欧蛮夷苦寒之地,您怎么能让我留在这里呢?”

  “我想回长安!”

  “回你个头!”霍去病无奈地瞪了一眼霍光,“就你在盘点视频里搞出来的那些事情,你若是留在长安……不,哪怕是留在东亚,我都怕你什么时候就被陛下弄死了。”

  “你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吧,等陛下……咳,今后再做打算。”

  外面有人禀报。

  “太子殿下驾到!”

  霍去病和霍光赶忙出去迎接。

  风尘仆仆的刘据明显有些疲惫,但整个人的脸上透露着一种亢奋。

  “冠军侯,阿光,辛苦了。”

  “征战英法的事情怎么样了?”

  霍去病嘿嘿一笑,道:

  “殿下放心,法兰克、盎格鲁和撒克逊三个部落都已经灭族。”

  “啊?”刘据大吃一惊,整个人呆滞住了,“这、这么快?”

  霍去病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刘据。

  “殿下,臣都已经来这里差不多一年了。”

  一年时间,大部分都消耗在寻找英法祖宗们的踪迹上。

  这个时代的中欧都是深山老林,的确很难找人。

  否则的话,以汉军超出这个时代一千年的武器装备水平,半个月都能搞定!

  刘据:“……”

  才刚到罗马,英法祖宗们就死光了。

  那自己这一趟到底来干啥了,就光旅游呗?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洪武三年,正月。

  皇宫偏殿中,多名朝廷重臣集结。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凌厉。

  “诸位卿家,这一次咱们好好商议一下,如何歼灭王保保,以及拿下应昌府!”

  大明建立三年,在北方的统治也初步巩固。

  但只要元廷还存在一天,就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云南的大元梁王和辽东的纳哈出都只想着稳守自家一亩三分地,只有王保保一直在寻找机会反扑。

  就在大明君臣商议的这个时间段,王保保也正在围攻大明兰州。

  所以朱元璋目光非常明显。

  干掉王保保,占领元廷所在的应昌!

  众人闻言,目光理所当然地投向徐达。

  徐达显然早有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口道:

  “陛下,臣认为王保保麾下骑兵众多,长于野外对抗,短于阵地相持。”

  “我军的特点正好与其相反,故而这一次可以先取应昌,围而不攻,吸引王保保前往应昌决战!”

  朱元璋闻言却皱起眉头,似乎有些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