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韩贵妃惊恐地摆着手:“我是你的母妃,我生你养你,你不要杀我。”

  她本来就养尊处优,皮肉白嫩纤细,所以脖子上那一道五指掐痕分外的显眼,红中带青。

  看到大皇子连自己的母妃都要杀,不管是启祥宫里的下人,还是太子带来的那些护卫,个个都露出了恶寒的神情。

  像这样的人,即便有心谋夺皇位,可能够成为天下之主吗?

  如果大皇子真的做了皇帝,那就是朝堂,还有天下百姓的祸害。

  “母妃,你疯了,我是你的儿子,怎会有这样的心思,母妃神志不清,不要胡言乱语污蔑了儿子。”

  “母妃,你现在的情况需要静养,儿子来看望你,正是担心你,一定是儿子的这身衣服让你吓着了,但儿子处在禁足之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说着就朝韩贵妃走去。

  韩贵妃愈加的害怕,她在墙角躲无可躲,就用手抱住头,身体拼命地往墙里挤。

  “不要杀我,母妃做错了,母妃改,昭儿不要杀我,呜呜呜。”

  一只手颤抖地按着脖子,整个人失魂落魄,似乎下一刻就要丢了命。

  皇帝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身后只带着祈公公和两个护卫。

  看着这一幕,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大皇子察觉到了什么,转头一看,浑身一下子僵住。

  皇帝作为天子,不怒自威,越是看不出情绪,越是可怕。

  “父,父皇。”大皇子哆嗦地开口。

  “你的母亲纵有千错万错,你也不该对她起杀念,虎毒不食子,反过来亦是如此。”皇帝缓缓道。

  “你已经二十二岁,不再是任性妄为的年纪,这也不是道理,而是人伦,从人到畜生,都在遵循。”

  皇帝的语气很平静,也不像是在说教,但却听得令大皇子极其不安。

  皇子弑母,这是重罪,无可饶恕,如果皇帝坐实他要这样做,他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

  他赶紧跪了下来,跪行两步,抱住皇帝的大腿,仰头哀求:“父皇,昭儿没有这样做,昭儿是冤枉的,有谁的眼睛看到了,儿臣要杀害自己的母妃,不过是儿臣处在禁足之中,不如以前春风得意,有人趁着儿臣来探望母妃,想要借机做文章罢了。”

  “真是一朝落势万人踩。”

  他转头看向太子,眼里都是讽刺:“三更半夜,太子不好好睡觉,时刻盯着我的情况,我不过是念母心切,太子也是有母亲之人,却不能体会我的这一份心意,反正要来污蔑于我,手足兄弟,你的良心过得去吗?”

  太子对着皇帝躬身拱手:“禀父皇,儿臣已经睡下,听说启祥宫这边有了异动,生怕贵妃娘娘出事,皇兄就在禁足之中抽不开身,这才过来看情况。”

  “想不到过来一看,却是这样的情况。”

  皇帝微微点头,表示他并不责备太子。

  太子继续说道:“大皇兄还没有解释,韩贵妃脖子上的这一道掐痕是如何来的。”

  “我不知道,我进入启祥宫,母妃的身上就有这个痕迹,说不定是有人想要害母妃,知道有人进来了,匆匆离去。”

  太子走到韩贵妃的身边,好好看了一眼脖子上的掐痕。

  “可是本宫怎么看着,这一道掐痕,跟大皇兄的手正好吻合呢,而且是右手所掐。”

  “大皇兄的右手大拇指内侧,早年受过伤,有一道凸起的疤,所以掐到脖子上的位置,也要更加凹陷,更加红一些,而且这手的长度,与大皇兄也对得上。”

  太子这样一番分析,让大皇子的脸色隐隐发白。

  他以为矢口否认,就可以作为疑案不了了之,虽然他的身上还背负着疑点,至少也比坐实了好。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大皇子的手上,一看果然如太子所说。

  而大皇子拼命地想把手往袖子里藏,也证明了他的心虚。

  听到这里有大动静,不少后妃也来了,见大皇子生出弑母之心,还付诸行动,她们纷纷惊了一跳,然后都在庆幸,还好没有生出这样的祸害。

  太子笑了一声:“若非我及时赶到,韩贵妃岂不是要横尸启祥宫,连亲生母亲都要下死手,大皇兄,你这样的想法很危险啊,更进一步,更严重一点,你又会如何做。”

  皇帝的眼底多了一抹幽暗。

  太子没有提到那一句关键的,但是他却想得到。

  连生身母亲都杀,那么他这个做父皇的呢,哪一天让大皇子不满了,大皇子会不会想着要了他的命?

  或者说经过上一次被罚,大皇子已经对他生出了裂痕也未可知,指不定想着什么时候报复呢?

  这个夜晚,他才知道,大皇子的心怀有多么阴暗。

  这么多年来,他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

  如果前面对付乔家是党同伐异,今晚的事,纯粹就是作孽。

  这样的孽种,岂能好好留着?养在身边,就是养虎为患。

  看看形状疯癫惊恐的韩贵妃,再看看心如蛇蝎的大皇子,想到二人都曾是自己最宠爱的人,过去这么多年,他以拥有这一对母子为幸福,皇帝一瞬之间有一种恍惚茫然之感,好像做了一场大梦一样。

  “太子觉得,朕应该如何惩罚大皇子。”

  楚尧策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问他这个问题,但他马上回过味来了。

  皇帝也在怀疑他,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扫除一个竞争对手,最终目的是惦记皇位。

  不管怎么样,皇帝最在意的,终究还是皇位,除非到他死了的那一天,不然所有的皇子都要安安分分的。

  他道:“大皇兄这些年来,对父皇和韩贵妃的孝道,宫里人都是看在眼里的,相信父皇也能切身体会,今晚的事,大概只是一时冲动,一时糊涂,并不代表大皇兄的秉性,再说韩贵妃也相安无事,还请父皇轻罚,略略惩戒即可,若大皇兄能吸取这一次教训,此事再也不提,一切如同往常。”

  这一番话看起来是在为大皇子说话,也说得很恳切。

  可是皇帝却提取到了几个关键词,孝道,切身,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