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瑶,是我错了。我道歉,都是我不好。”

  萧逸瞧见楚瑶落泪,慌得不行,心都要跟着碎了。

  他连声道歉,又低声哄着,“是我不好,我不该同你说那样的话。

  我思虑不周,你可以打我、骂我,怎么样处罚我都行。

  你别难过了。

  楚瑶,我真的不是诚心要招惹你。

  我只是——心悦于你,害怕失去你。

  这些日子以来,我一颗心空悬着,日夜不安。我担心你什么时候会突然提出解除婚约。

  此去巴蜀,又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

  所以,一时间没控制住,就同你说那样的话,还不停追问你对我的态度。

  都是我的错,我真的知道错了。

  是我不好。

  可我真的不是逗你,更不是拿你寻开心。”

  楚瑶好不容易收住眼泪,声音哽咽,“你说你担心我,怕我同你解除婚约,那你为什么还要给我留这样一封信?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

  你诚心让我不好受。”

  “不是,楚瑶,你听我说,我知道你之所以同意与我定亲,并非你所愿,只是因为皇后所迫,你的权宜之计而已。

  所以,我担心你不能接受我,害怕你什么时候突然提出解除婚约。

  是我患得患失,是我没有控制好分寸,同你说了不该说的话。

  我之所以留这封信给你,只是想给你一个保障。若我真的回不来,不能耽误你。你还年轻,你该有更好的选择……”

  楚瑶冷声打断他:

  “你既然想到,自己可能回不来,那你为什么还是执意要去战场?

  就算圣上将我楚家一分为二,也没什么大不了。

  大将军久经沙场,什么样的敌人没见过?什么样的阵仗不精通?

  他出面收回巴蜀总还是比你容易得多。

  我不过担心北凉人在西北边境蠢蠢欲动。可那也不是无计可施,我会亲自同大哥一同守着西北,你在京中留心图耳的一举一动,以防他伺机捣乱。

  这样完全可以解决问题的。

  又有什么不好?

  你从未上过战场,从未见过沙场上的尸山血海。你第一次上战场,就要担起主帅重担,就要面对南越如此强悍的劲敌。

  我不知道你想没想过,你到底有几成的把握能活着回来?”

  萧逸怔愣看着楚瑶,见她眼中再次蓄满泪水。

  知道她在担心自己,知道她这是害怕自己有事。

  萧逸咬唇,心底的酸涩和甜蜜搅在一起,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她原来是这样在意自己,舍不得自己。

  看着她满溢的泪水又要夺眶而出,萧逸心疼,哑着声音说道:“瑶儿,楚大将军不能带兵南征。

  若是去了,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你楚家灭顶之灾的开始。”

  惊闻此话,楚瑶瞳孔骤然收紧,诧然看着萧逸,面露惊惧之色:“你说楚家有灭顶之灾?

  为什么?

  你为何如此说?

  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内情?”

  “瑶儿,我原本怕你有心理负担,本不想告诉你的。

  你不了解内情。

  你以为只是田家对西北军权生了贪念,故而刻意针对楚家。

  其实,不止如此。

  楚家在先皇在世时,就已经功高震主。

  主弱臣强,楚家平定北凉,被封为宣武将军,到了赏无可赏,封无所封的地步。

  先皇临终前曾对圣上留下口谕,若是日后楚家一直功高无二,大齐无可制衡之人,当采用非常手段,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而圣上对楚家其实一直都存着极其矛盾的心思。

  一方面他相信楚家忠君,所以依赖楚家,仗着楚家同田家争权,一方面他又无法毫无芥蒂完全信赖楚家。

  楚家异姓,手握大齐重兵,声望又极高,西北军只认楚家,不认陛下。

  功高震主,敢问哪个君王不担心手握实权的臣子日后成为司马懿第二。

  所以,提议让楚家南征,就是田家想借圣上之手,彻底除掉楚家。

  大齐朝中无将才,唯独楚家实权在握,坐拥精兵强将数十万。

  原本圣上已经忌惮楚家,若不是还需要楚家,怕是已经下定决心出手了。

  这次巴蜀之乱让圣上彻底看清朝中积弱状况,他手中没有可用将才,这让他更加恐惧楚家。

  楚家南征胜,凯旋之日,就是楚家灭门之祸的开端。

  以朝廷对楚家的猜忌,朝廷弱而楚家强。

  你以为那时大齐还容得下你楚家吗?

  楚家南征败,田家一定会趁火打劫,从楚家手中夺去西北军兵权。

  没了兵权,楚家就是砧板上的鱼肉,田宽那人向来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从前楚家让他不痛快,他不会让楚家有好下场。

  所以,南征一事,看似针对南越,其实不然,它就是悬在楚家头上的一把刀,不论战争最后的结果是胜是败,楚家都不会有任何好结果。

  我钦佩楚家风骨,不愿见到楚家被迫害。

  更何况,我答应过你,我会竭尽全力护着楚家。

  所以,瑶儿,我没有选择。

  我并非鲁莽逞强,而是朝中无人堪当大任,若我不挺身而出,南征只能落在楚家头上。到那时,楚家真就走到穷途末路了。”

  楚瑶听完萧逸这番话,禁不住背脊生寒,腿脚一软,差点站不稳。

  她绝望摇头,无法相信这样的事实。

  原来先皇临终前,就疑心楚家太强,压新帝一头。

  原来,皇家可以不管你是不是忠心,只要你可能威胁到皇权,就容不下你。

  楚家对朝廷忠心耿耿,只因为楚家手握重兵镇守一方,就让圣上不安。

  重生以来,楚瑶一直对楚家前世被构陷谋反有诸多疑惑。

  明明程文渊手中证据不足以致楚家死罪。

  可圣上却不肯相信楚家无辜,没有派人详加查证,囫囵认定楚家通敌谋反,随即定了楚家死罪。

  也许,圣上也不过是借着程文渊的手,除掉他认为可能存在的威胁。

  只因为朝廷弱,楚家强,朝廷没有能力抗衡楚家,于是选择除之而后快。

  可笑又可悲。

  上一世,巴蜀之乱发生时,圣上有没有考虑过让楚家出征?

  为何最后却是萧逸领兵平乱?

  还是说,前世并非萧逸被迫带兵出征,而是他不忍楚家罹难?

  就如今日一般,还是他毅然决然选择领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