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74章 你把华侨商店搬你家得了

小说:回到八零机械厂 作者:腰子少放盐 更新时间:2025-07-09 10:00:26 源网站:2k小说网
  张殿才起身去文件架上翻出一迭资料,在那儿一边翻一边说道:

  “你担心不是没道理,但学校又不是**,人家也分得清课题性质和用途。”

  “你申请的‘通用件标准化实践’项目,是经济系申报的校青年科技项目,用修理厂做试验点、收数据、出样本,合情合理。”

  “我们力学系的疲劳建模,是拿你们厂当材料承压样本,做结构分析建模。”

  “虽然都与修理厂联系,但研究内容、经费流向、报账逻辑完全不是一回事。”

  说到这,张殿才笑道:

  “你这怕东怕西的劲儿,是不是上大学之前挨单位会计骂惯了?”

  陈露阳挠头讪笑:“这倒是没被骂过,但涉及到钱么,就想的多点。”

  张殿才笑着点头:“确实,涉及到钱的事儿,小心点是应该的。”

  “不过也别自己吓自己。”

  “真要查账,学校那边有一整套流程。”

  “项目预算、支出明细、验收报告、成果对应,一条条都要写清楚,真不是你想蒙就能蒙过去的。”

  听了张殿才这一番话,陈露阳那点小担心总算慢慢卸了下来。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陈露阳咧嘴一乐。

  走出办公室门,低头瞧着申请书上面的连英华与张殿才签字,

  陈露阳慢慢呼出一口气。

  事儿总算是成一半了。

  只等项目一批下来,修理厂马上又能多出100元的收入!

  这样不光材料费有了着落,哪怕是请张楠帮着画图,也能给人家一点补贴,不至于让人白干。

  如今修理厂的第一批通用件已经到手,第二批通用件的图纸绘制已经提上日常。

  经济学原著的翻译,还有一整章的存稿。

  外联部刚刚弄完科学春天活动,这两天也难得的休息喘口气。

  除了高数依然艰难坎坷以外,

  其余一切都在按照正常的流程顺利进行!

  完美~~

  确认无误后,陈露阳又仔仔细细把申请书、附件、说明表全翻了一遍,才郑重其事地把材料交回给连英华。

  连英华点点头,没多说什么,照着流程直接把材料打包,送上了教务处。

  接下来就只能等批复消息了。

  ……

  深夜。

  陈露阳猫在被窝里,偷偷从小裤衩里掏出攒下的钱,一张张的点了起来。

  “厂里报回来的300元~”

  “稿费120元~”

  “余富的学校补助,18元。”

  “一共就是438元~”

  陈露阳摸着这一张张还渗透着温度的小钱钱,越摸越是高兴。

  这里面还没算9月、10月、11月这三个月的工资呢!

  要是再算上每个月103元的工资,加一起那就是847元!

  哦草!!

  陈露阳猛吸一口冷气!!

  自己这点钱都快赶上普通人一年的工资了。

  消费!

  必须消费!!!

  现如今,

  算上张殿才给的校刊,陈露阳手里已经有十本校刊了。

  他离开家这么长时间,都想爸爸妈妈了,

  正好趁着给家里邮校刊的时候,给家里人买点东西一起邮回去。

  但是……买点啥好呢?

  陈露阳陷入了沉思。

  ……

  自从新入了陈露阳、黄富贵两员大将,外联部就有了焕然一新的大改变。

  尤其是卫生问题,直逼流动红旗标准。

  就连沈飞那么懒的一个人,都不好意思不扫地了。

  既偶尔的情况下也能拿出个小抹布蹭蹭桌子。

  这天晚上

  听到陈露阳要去国贸商店买东西,沈飞放下手中的书,问道:

  “你都要买啥啊?”

  陈露阳瞧着列在本上的清单,开口道:“我想买一根好点的钢笔,买点毛衣丝巾羊绒开衫,买些糕点饼干,再给我妹妹和小外甥买点文具啥的。”

  嚯……

  外联部里的沈飞、马铁丽还有黄富贵三个人震惊的抬起头看着他。

  这么多?

  那得花多少钱啊!

  “小陈啊,你这些是都买啊?还是就买一部分啊?”沈飞试探问道。

  “都买啊~都买。”陈露阳认真开口。

  “我正好要往家里邮东西,直接一次性就买齐带回去了。”

  咕咚~

  沈飞几个人咽了咽口水。

  真有钱啊……

  虽然上了大学,每个人都有补助,省省都能攒下一部分。

  但是也没有豪横到能一次性去国贸商店买这么多东西的。

  “你着急买不?”沈飞开口问道。

  “上个礼拜我去国贸商店,他们那要新到一批进口香皂、外国玩具和日用电子,你要有想要的,我让他们给你留一份。”

  “真的?”陈露阳一下就来精神头了。

  之前他在片儿城做玩具小汽车调研的时候,经常去国贸商店和华侨商店转悠。

  像这种热门商品,经常都是缺货的状态。

  想买一个不仅要有实力,还要有运气。

  这要是能买一个点新奇玩意儿邮回家,家人瞧见了肯定高兴!

  “这有啥真的假的!”

  沈飞乐呵呵的端着茶缸喝了一口水,顺便呸出几口茶叶沫子。

  “你别看咱们外联部成天出去求人办事,那认识人也多啊!”

  沈飞越说,眉毛就越是得意的往上扬。

  “说句不好听的,你要不跟这些人打好关系,下次再有活动的时候怎么开口让人帮忙。”

  都说走后门,走后门的。

  你连后门冲哪开都不知道,你去哪走后门?

  陈露阳瞧沈飞这幅自信的模样,心思也有点野了。

  “沈哥,那你华侨商店有认识人不?”

  沈飞怔了一下:“这么一会儿你就膨胀到华侨商店了???”

  陈露阳羞涩:“问问嘛~你有没有认识的人?”

  “有倒是有,就是你都要买啥啊?”沈飞问道。

  “师兄,要是华侨商店有人,能不能帮我问问有没有自动铅笔,就是德国的那种,我的要4个……不,6个。~”

  “还有飞利浦剃须刀,我得要俩。”

  “力士香皂也的要。嗯……得买个6块。”

  “还有那个香水,法国的,也给我留一瓶。”

  “派克的钢笔,给我整三根。”

  “还有……”

  “你打住!”沈飞赶紧叫停。

  “你干脆把华侨商店搬你家得了。”

  这踏马是干啥啊!

  知道的是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给父母家人买东西寄回去。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上货去南方卖呢!

  “别的不说,就你要的飞利浦剃须刀可是实名登记购买的。每个人最多买一台。”

  “法国香水你是别想了,基本上买不到。你要是买德国香水的话,我还能给你想办法弄来一瓶。”

  “自动铅笔最多拿2、3支。”

  “香皂倒是没啥问题,整个4块、6块的都行。”

  “派克钢笔最多能弄2支。”

  “你要真想要进口的剃须刀,……剃须刀刀片行不行?那个弄2、3件也不是啥问题。”

  瞧着沈飞低吟盘算的模样,陈露阳懵了。

  “……不是,你还真有门路啊?!”

  刚刚他那么说,也只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景。

  但没想到沈飞竟然还当个真事儿,连限购和实名这些事儿都给自己说的清清楚楚。

  沈飞冲他翻了一个白眼。

  “你以为咱们外联部一天天都是瞎跑啊!?”

  “你这不认识人,那不熟悉的,那工作咋开展?”

  嘶!

  瞧着沈飞一脸把握的模样,陈露阳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可是我没有外汇券……能买吗?”

  “你没券,留学生有啊,找他们帮忙不就有了。”沈飞轻描淡写的开口。

  “沈哥你还认识留学生?”陈露阳眼珠子一瞪。

  “干咱们外联的,谁不都得认识认识~”沈飞的脸上写满了故事。

  “人啊,逼逼就被逼出来了。”

  惆怅以往之后,

  沈飞道:“你要真想买,我就找几个留学生朋友给你拿几张外汇券。”

  “回头你买完了东西,给人家带点小东西意思意思。”

  陈露阳有些诧异:“不用花钱买吗?他们券白给啊?”

  “外汇券禁止倒兑!”沈飞经验老道开口。

  “这要是被人举报了,不仅失去奖学金,甚至可能开除学籍。谁敢啊!”

  陈露阳纳闷:“那他们这不就吃亏了?”

  沈飞经验老道:“那你就得学会拿捏他们的心理了。”

  “你别看他们有券,但是他们中国话说不利索,该有的日常用品都是配发好的,买东西需求也有限,与其放手里过期作废,不如转给同学变现成友情。”

  “而且人在他乡为异客,他们也不想被边缘化,需要归属感,需要与咱们建立联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猜是啥?”

  说到这,沈飞卖了个关子,一脸“你猜猜看”地看着陈露阳。

  这有啥可猜的。

  陈露阳翻了一个白眼。

  “还能是啥原因,留学生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觉得拿出券给咱们用,体现了他们助人为乐的高贵精神品质呗。”

  “通透啊!”沈飞一拍桌子。

  “要不说重重人海之中,我一眼就看出你与外联部有缘!”

  “你这看问题属实通透!”

  擦……

  这有啥看不出来的。

  陈露阳轻轻叹口气。

  他在省机械厂,不是接触日本人就是成天接触意大利人。

  这些人就算表面做的再如何亲切,但是初见面时候,那种内里的高傲感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人家不会觉得是来平等合作。

  哪怕你掏钱了,他们还是觉得是来帮助你们的。

  这种事儿虽然深究起来,让人心里不舒服。

  但是没办法……

  谁让咱们现在确实是不够强。

  只能先小小蛰伏,不断发展,等以后爹牛逼了再亮瞎你们的狗眼。

  可是陈露阳、沈飞他们想的通透,还是有不服气的。

  “他们凭什么觉得高人一等!”

  陈露阳和沈飞正在这“通透”呢,突然一声愤怒的吼声从屋里嗷唠一声从屋里响起。

  “诶呀妈呀,吓的我心一突突。”

  角落里的马铁丽吓的手一哆嗦。

  “不是黄富贵你一惊一乍的干什么玩意儿!”

  中文系黄富贵怒目圆瞪,气愤的握笔的手抖。

  “他们在我们国家上学,吃我们国家的饭,走在我们北大的校园里,结果一张嘴全是施舍味儿!”

  沈飞:“……不是,小黄你这咋还突然激动上了?”

  黄富贵愤怒:“我们国家的大学,是拿**的血汗钱建起来的,是千万人苦读十年寒窗换来的名额。”

  “他们能进来,是国家给了面子、给了机会,是我们的教育愿意敞开胸怀。怎么就成了他们的‘施舍’了?!”

  一句句,砸得屋里都安静了。

  陈露阳诧异着看向黄富贵。

  这小中文火气这么冲的么!

  沈飞搓搓手:“小黄,咱们是干外联的。什么样的人都要打交道。”

  “办事儿,就得琢磨人性,而不是冲上去就喊口号。”

  他顿了顿,又看向黄富贵:“你说他们高傲,我承认。”

  “但高傲不代表咱得低头。””

  “他们有券、我们有需求,我们想的是如何能够把他们的东西掏出来,把自己的事儿办成。让自己先占着实惠。”

  “他们喜欢当‘帮助你’的那个人,那咱就让他‘帮’,可最后的果子,是咱自己摘的!”

  沈飞说完这句,把搓着的手往兜里一插,语气淡定又带点油滑。

  “人活着,不就图个明白事儿嘛。”

  黄富贵皱着眉,眼神还带着一股火,但脑袋却没再摇。

  “是啊。”陈露阳也在旁边开口道:

  “咱就是借个道走走,何必自己还刨沟修桥建站点?现成的水路,不划一桨多可惜。”

  沈飞也继续耐心开导中文系小老弟:

  “他们有外汇券又咋的?咱们得想办法让他心甘情愿掏出来,而且还得笑呵呵的主动掏才行。”

  “搞外联么~就得讲究一个软中带硬,借力打力……要活学活用三十六计。”

  啧啧啧……

  马铁丽瞧着沈飞那副“人生导师”的德行,忍不住啧啧开口:

  “我咋不记得孙子写过软中带硬、借力打力呢?”

  沈飞脸不红气不喘:“孙子没写过,沈子写的。”

  “不过……!”

  沈飞严肃的看着黄富贵:“小黄你这个思想劲头是值得表扬的!”

  “现在你才刚接触咱们外联工作,以后多跑几次,多弄几次活动,慢慢人就灵活了。”

  黄富贵没吱声,明显对于沈飞他们的话还是没有打从心里赞同。

  不过沈飞也不着急。

  人教事,十次都教不会。

  事教人,一次就会了。

  “沈哥~你帮帮忙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