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蕾跟费二爷的婚事订在九月底。
她因为得了姜濡的很多礼物,还有姜濡给的几箱子添妆,再加上姜崎给准备了三箱嫁妆,还有汤姨娘手头给她准备的嫁妆,她这次出嫁,嫁妆一共三十四抬。
聘礼不能比嫁妆少,所以聘礼也给了三十四抬。
这一下子,她出嫁都六十八抬嫁妆,可谓是很丰厚了。
费老太太原本就对她很满意,现在更满意了。
费二爷是自己看上的姜蕾,成亲后对姜蕾非常好。
姜蕾也争气,成亲才三个月就怀上了,十月后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费老太太越发喜欢姜蕾了,什么好的都往姜蕾的院子送,这让费大太太开始心生不满。
但张氏是聪明的,不在费老太太面前说姜蕾的坏话,也不在外人或是下人面前说姜蕾的坏话。
她都是说姜蕾的好话。
说姜蕾如何的贤惠,把二房打理的井井有条。
又说费二爷如何的上进,如何的听话。
原本这话听上去没任何问题,但偏偏费二爷是个妻奴,什么都听妻子的。
本来费大太太对这点儿就不太满意,但想着儿子喜欢,人家夫妻二人感情又好,姜蕾又给她生了一个大胖孙子,她就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了。
可有一次费二爷为了姜蕾忤逆了她,她就开始厌恶姜蕾了。
等姜蕾又怀上第二胎后,她就把姜蕾的第一个儿子抱到她那里去养。
她的说法是姜蕾怀孕,得好好养着,带孩子是件累人的事情,怕她累着,影响安胎。
费二爷没主见,觉得他母亲说的对,就把孩子送到他母亲那里去了。
费二爷跟姜蕾说过这事,姜蕾其实不愿意的,但也不在这事上跟婆母夫君对着干。
她很干脆的让费老太太抱走了孩子。
但私底下她让李妈妈去查,看费老太太怎么会起的这种心思。
费老太太不是那种喜欢掌控媳妇的太太,她很疼爱她的两个儿子,为人也宽厚,不然姜蕾是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的。
费老太太是个很好的人,但她也有缺点,就是耳根子软,容易被人挑唆。
姜蕾总觉得这事跟张氏脱不开关系,她得弄清楚了。
李妈妈是摄政王府的人,精明老辣,跟着姜蕾嫁到费家后,很快就笼络了很多人。
李妈妈去打听回来,对姜蕾说:“**奶,这事儿确实是大奶奶教唆老太太的。”
姜蕾听后冷笑一声,说道:“大嫂太闲了,这才想插手我二房的事情。”
李妈妈听出来了姜蕾的意思,问道:“**奶想到办法了?”
姜蕾说道:“她想拆散我跟我儿子,那我也让她尝尝儿子跟自己分离的痛苦。”
暗中等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机会,翔哥儿跟人打架,还把人打残了。
翔哥儿是张氏的大儿子,不爱读书,成天打架斗殴,是个很让人头疼的孩子。
费家又是道歉又是赔钱,还割让了一些手中利益,这才把这事揭过去。
费二爷晚上回到家,气的不行。
虽然不是自己的儿子,但大哥的儿子也是儿子,看着翔哥儿越长越歪,又气又痛心疾首。
姜蕾劝他不要生气,又说:“翔哥儿既然爱打架,那就把他安排到合适的地方去,让他发挥他的特长。”
费二爷说:“他才十二岁,能有什么合适的地方安排他?”
想到什么,说道:“安排到军营里?”
姜蕾摇头:“不妥,你跟公爹都在军营里,就算把翔哥儿安排去了,他觉得有你们撑腰,还会犯事,不思悔改的,我觉得应该把他丢到没有亲人能够照顾的地方,要么是军营,要么是跟别人去学武,学武不成就不回来的那种。”
费二爷挑眉:“这是不是太残酷了点?”
姜蕾说道:“宠子若杀子,翔哥儿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都是大哥大嫂宠的,如果不及时把他纠正过来,翔哥儿就彻底毁了啊。”
见费二爷表情松动了一分,她又再接再厉:“翔哥儿是大哥大嫂唯一的儿子,如果他毁了,大哥大嫂可怎么办啊。”
张氏生了翔哥儿后,后面又生了三个女儿。
费大爷纳了两个妾,但一个妾一直怀不上,一个妾怀了两次,一次小产,没生下来,一次生下来了,孩子也早夭,之后两个妾的肚子就一直没动静了。
姜蕾生了儿子后,费老太太之所以那么开心,就是因为费家只有一个孙子。
费老太太是想多要几个孙子的,自然高兴。
费二爷想了想,说道:“明天我跟父亲大哥商量商量。”
“嗯,为了翔哥儿,为了大哥,你一定要说动父亲跟大哥同意。”
“我尽量吧。”
“不是尽量,是一定。”
费二爷最怕姜蕾这种严肃语气说话,当即就怂了,说道:“好,我一定劝服父亲跟大哥。”
听了这话,姜蕾放心了。
费二爷第二天就去找了费老爷,之后费老爷把费大爷叫进了书房。
父子三人在书房说了很久的话,之后费大爷回去,就叫来了张氏,跟她说,他要把翔哥儿送到外面学武。
张氏不愿意,费大爷怒道:“你不愿意也得愿意,翔哥儿再这样放纵下去,迟早得毁。”
又骂她慈母多败儿:“不是你一直宠着他,他能变成这样?”
张氏冤枉,她是宠儿子,但老太太也非常宠孙子啊,又不是她一个人的错。
因为是唯一的儿子,张氏不舍得打不舍得骂,什么都依着,费老太太也一样,这才造成了现在的翔哥儿。
费大爷一直想教导翔哥儿,奈何他已经歪了,纠正不过来了,他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但都没用。
听了费二爷的话后,他觉得他以前的方法错了。
要想教导好这个孩子,就得下狠心,把他丢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那就不会心疼了。
如果放在眼前,看他受罪吃苦,他会不会心疼,造成前功尽弃不好说,他妻子跟母亲肯定会心疼的。
那就真的前功尽弃了。
费大爷一锤定音,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等翔哥儿养好身子,就把他送走。”
姜蕾跟费二爷的婚事订在九月底。
她因为得了姜濡的很多礼物,还有姜濡给的几箱子添妆,再加上姜崎给准备了三箱嫁妆,还有汤姨娘手头给她准备的嫁妆,她这次出嫁,嫁妆一共三十四抬。
聘礼不能比嫁妆少,所以聘礼也给了三十四抬。
这一下子,她出嫁都六十八抬嫁妆,可谓是很丰厚了。
费老太太原本就对她很满意,现在更满意了。
费二爷是自己看上的姜蕾,成亲后对姜蕾非常好。
姜蕾也争气,成亲才三个月就怀上了,十月后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费老太太越发喜欢姜蕾了,什么好的都往姜蕾的院子送,这让费大太太开始心生不满。
但张氏是聪明的,不在费老太太面前说姜蕾的坏话,也不在外人或是下人面前说姜蕾的坏话。
她都是说姜蕾的好话。
说姜蕾如何的贤惠,把二房打理的井井有条。
又说费二爷如何的上进,如何的听话。
原本这话听上去没任何问题,但偏偏费二爷是个妻奴,什么都听妻子的。
本来费大太太对这点儿就不太满意,但想着儿子喜欢,人家夫妻二人感情又好,姜蕾又给她生了一个大胖孙子,她就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了。
可有一次费二爷为了姜蕾忤逆了她,她就开始厌恶姜蕾了。
等姜蕾又怀上第二胎后,她就把姜蕾的第一个儿子抱到她那里去养。
她的说法是姜蕾怀孕,得好好养着,带孩子是件累人的事情,怕她累着,影响安胎。
费二爷没主见,觉得他母亲说的对,就把孩子送到他母亲那里去了。
费二爷跟姜蕾说过这事,姜蕾其实不愿意的,但也不在这事上跟婆母夫君对着干。
她很干脆的让费老太太抱走了孩子。
但私底下她让李妈妈去查,看费老太太怎么会起的这种心思。
费老太太不是那种喜欢掌控媳妇的太太,她很疼爱她的两个儿子,为人也宽厚,不然姜蕾是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的。
费老太太是个很好的人,但她也有缺点,就是耳根子软,容易被人挑唆。
姜蕾总觉得这事跟张氏脱不开关系,她得弄清楚了。
李妈妈是摄政王府的人,精明老辣,跟着姜蕾嫁到费家后,很快就笼络了很多人。
李妈妈去打听回来,对姜蕾说:“**奶,这事儿确实是大奶奶教唆老太太的。”
姜蕾听后冷笑一声,说道:“大嫂太闲了,这才想插手我二房的事情。”
李妈妈听出来了姜蕾的意思,问道:“**奶想到办法了?”
姜蕾说道:“她想拆散我跟我儿子,那我也让她尝尝儿子跟自己分离的痛苦。”
暗中等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机会,翔哥儿跟人打架,还把人打残了。
翔哥儿是张氏的大儿子,不爱读书,成天打架斗殴,是个很让人头疼的孩子。
费家又是道歉又是赔钱,还割让了一些手中利益,这才把这事揭过去。
费二爷晚上回到家,气的不行。
虽然不是自己的儿子,但大哥的儿子也是儿子,看着翔哥儿越长越歪,又气又痛心疾首。
姜蕾劝他不要生气,又说:“翔哥儿既然爱打架,那就把他安排到合适的地方去,让他发挥他的特长。”
费二爷说:“他才十二岁,能有什么合适的地方安排他?”
想到什么,说道:“安排到军营里?”
姜蕾摇头:“不妥,你跟公爹都在军营里,就算把翔哥儿安排去了,他觉得有你们撑腰,还会犯事,不思悔改的,我觉得应该把他丢到没有亲人能够照顾的地方,要么是军营,要么是跟别人去学武,学武不成就不回来的那种。”
费二爷挑眉:“这是不是太残酷了点?”
姜蕾说道:“宠子若杀子,翔哥儿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都是大哥大嫂宠的,如果不及时把他纠正过来,翔哥儿就彻底毁了啊。”
见费二爷表情松动了一分,她又再接再厉:“翔哥儿是大哥大嫂唯一的儿子,如果他毁了,大哥大嫂可怎么办啊。”
张氏生了翔哥儿后,后面又生了三个女儿。
费大爷纳了两个妾,但一个妾一直怀不上,一个妾怀了两次,一次小产,没生下来,一次生下来了,孩子也早夭,之后两个妾的肚子就一直没动静了。
姜蕾生了儿子后,费老太太之所以那么开心,就是因为费家只有一个孙子。
费老太太是想多要几个孙子的,自然高兴。
费二爷想了想,说道:“明天我跟父亲大哥商量商量。”
“嗯,为了翔哥儿,为了大哥,你一定要说动父亲跟大哥同意。”
“我尽量吧。”
“不是尽量,是一定。”
费二爷最怕姜蕾这种严肃语气说话,当即就怂了,说道:“好,我一定劝服父亲跟大哥。”
听了这话,姜蕾放心了。
费二爷第二天就去找了费老爷,之后费老爷把费大爷叫进了书房。
父子三人在书房说了很久的话,之后费大爷回去,就叫来了张氏,跟她说,他要把翔哥儿送到外面学武。
张氏不愿意,费大爷怒道:“你不愿意也得愿意,翔哥儿再这样放纵下去,迟早得毁。”
又骂她慈母多败儿:“不是你一直宠着他,他能变成这样?”
张氏冤枉,她是宠儿子,但老太太也非常宠孙子啊,又不是她一个人的错。
因为是唯一的儿子,张氏不舍得打不舍得骂,什么都依着,费老太太也一样,这才造成了现在的翔哥儿。
费大爷一直想教导翔哥儿,奈何他已经歪了,纠正不过来了,他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但都没用。
听了费二爷的话后,他觉得他以前的方法错了。
要想教导好这个孩子,就得下狠心,把他丢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那就不会心疼了。
如果放在眼前,看他受罪吃苦,他会不会心疼,造成前功尽弃不好说,他妻子跟母亲肯定会心疼的。
那就真的前功尽弃了。
费大爷一锤定音,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等翔哥儿养好身子,就把他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