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话,柳毅也为之一惊,忙不迭起身跪地,郑重道:“陛下有何事但说无妨,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宁盛上前搀扶柳毅,淡笑道:“朕已然拟好圣旨,封你为江南王。”

  “从今往后,自扬州广陵,至荆州襄阳,皆是你的封地。”

  “江南之地八十万百姓,朕便托付给你了。”

  柳毅微微怔了怔,顿时面露惶恐之色:“陛下,臣断断不敢……”

  “朕已然说过了,这件事算是朕求你,你且不可推辞。”

  宁盛淡笑道:“再者说,你在沙俄帝国,都已然是一国之君。”

  “朕不过是封你一州为王,又有何不可?”

  “这……”

  柳毅神情略显复杂,面露无奈的苦笑。

  他在沙俄帝国登基称帝之时,并非没有想过。

  自己身为人臣,却在异国他乡登基称孤。

  换做第二个君王,譬如先帝宁烈,必然会因此事而猜忌自己。

  但幸而现如今的大周国君是宁盛,自己曾经患难相交、荣辱与共的太子殿下。

  宁盛此时此刻这番话,换做一般君王说出来,肯定是在试探自己。

  只要自己敢答应,下一秒就要人头落地。

  但是此话出自宁盛之口,柳毅便相信,他是真的发自内心想要为自己封王。

  柳毅拱手抱拳,苦涩笑道:“陛下,臣在沙俄帝国称帝,也是迫不得已。”

  “彼时的沙俄帝国,在暴君卓夫的统治下,百姓如处水火,苦不堪言。”

  “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得到百姓们的拥戴,断断难以推翻卓夫的暴政。”

  “臣也是万般无奈下,才只得亲自上阵,临危受命,担任沙俄国君之位。”

  “但是在大周,臣永远是陛下的柱国丞相,绝无二心异志。”

  “请陛下万不要破了异姓封王的祖训和先例,令臣背负世人非议……”

  柳毅话说到这般地步,已然算是非常严重。

  按理来说,宁盛即便再是真心,也不可能继续坚持。

  但不知为何,今日宁盛却一反常态,仍然没有丝毫妥协之意。

  “不行!”

  “朕的圣旨已然拟好,今日这个王爵,你受也得受,不受也得受!”

  “如果你再推辞的话,朕便要治你以抗旨之罪!”

  说着,不等柳毅推辞,宁盛便霸道地大手一挥。

  太常卿陈书祖立刻手捧诏书走上前,朗声喝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上柱国中丞相柳毅,多年来鞠躬尽瘁,功勋卓著,治国理政,征讨四方;收漠北,平幽州,征东瀛,灭女真,弹定沙俄,功垂千古,光耀千秋。”

  “为表彰柳卿之功勋,朕即封赐柳卿之父柳青云为襄阳侯,封赐柳卿之母柳白氏为清源县君,皆享食邑万石。”

  “封赐上柱国柳毅为江南王,一体节制荆、扬二州官民人等,赐开府征兵之权,自封官吏,自掌赋税!”

  “并赐丹书铁券,免罪免死,世袭罔替,永享万事荣光,钦赐!”

  听了圣旨中的内容,群臣顿时都大为惊骇,一个个目瞪口呆。

  原本还有些言官,想要出言进谏,劝宁盛不要破了非宁姓不得封王的祖训。

  没想到,陛下竟然已然拟好了圣旨,连封地和爵禄都已定下,包括柳毅的父母也已然一并加封。

  看来陛下这次,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将柳毅推上王位了。

  柳毅也听得一阵发愣,神情变得复杂些许。

  宁盛封给他的这个江南王,不仅是王爵,而且是最高规格的王。

  封王,开府,征兵。

  自封官吏,自掌赋税。

  这些权力,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从今往后,荆、扬二州便是他的地盘。

  从大周的南七北六十三州中割离出来,成为他柳毅的国中之国。

  荆州和扬州的赋税,不需要上交朝廷,全归自己所有。

  自己可以用这些赋税招兵买马,扩充军备,任免官吏。

  甚至可以制定自己的律法,完全打造出一座属于自己的王国。

  即便是辽东王宁威、晋王宁随,也不曾有这般权力。

  更别提,还有一副世袭罔替的丹书铁券。

  除了弑君篡逆、通敌谋反等大罪之外,其他罪名皆可免罪。

  放眼大周开国以来,再无第二名臣子有这般殊荣。

  自己这个异姓王的权柄,凌驾于大周的藩王亲王之上。

  真堪称是一字并肩王,与宁盛这个皇帝平起平坐。

  “陛下,臣……”

  面对如此重如泰山的封赏,柳毅下意识想要开口推脱。

  然而,他不经意余光一瞥,却见宁盛满脸恳切地望着他,眼中甚至有几分哀求之意。

  面对天子的哀求,柳毅身为臣子,自然没有拒绝的余地。

  只得深吸一口气,重重点了点头,朗声道:“臣,领旨谢恩!”

  文武百官纷纷下跪,振声喝道:“臣等恭喜柳相,恭喜江南王!”

  宁盛顿时也不胜欢喜,急忙将柳毅搀扶起来,朗声道:“江南之地的百姓,今后能得柳卿庇佑,朕便放心了。”

  “来,诸位爱卿,随朕一起,敬江南王一杯!”

  “敬江南王!”

  ……

  这场酒宴自黄昏开始,直至深夜才散场。

  宁盛今日似乎是发直内心地欢喜,竟然喝得伶仃大醉,连站都站不起来,被小太监们用龙辇抬回去。

  柳毅一路随宁盛返回寝宫,亲手为他沏上一杯清茶放在床边。

  眼看着宁盛已然睡下,正欲离开,宁盛却拉住了他的手,嘶哑道:“柳卿……”

  柳毅定住脚步,俯身单膝跪在床边,轻声道:“陛下,你今日醉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吧!”

  “不,朕有一句话,不吐不快。”

  宁盛定定望着柳毅,郑重道:“柳卿,你可知女真部落的领袖制度?”

  听闻此话,柳毅顿时一头雾水。

  哈努建立的伪国大清,都已然被自己剿灭这么久,怎么今日陛下却突然提起女真。

  “臣不知,请陛下明言。”

  宁盛正色道:“女真部落的首领,并非世袭罔替,血脉传承。”

  “而是由族人推举出部落最强之人,能者居之。”

  “正因为这立贤不立亲的规矩,女真人才得以身处荒凉贫瘠的草原上,却得以延续至今。”

  “明明物质匮乏,地广人稀,却始终剽悍强盛,武风昌隆。”

  “若非遇上你这位千年罕见的名将,恐怕直到现在,女真人也强盛依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