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 第490章 火锅店的想法

小说: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 作者:洪二少 更新时间:2025-06-20 03:47:20 源网站:2k小说网
  ();

  至于说山里面的地,不好种植。

  就那边的深山‘水库’呢?

  那边的话,一两百亩的土地,不能够翻耕一下,专门用来种植山芋。

  还有什么比山芋喂养大肥猪好?

  至于开饭店的话。

  那有什么开头呢?

  要搞的话,就搞火锅店。

  这年月,你说搞饭店的话。

  还真是不如火锅店挣钱。

  饭店里面的菜价也低啊!

  你搞饭店,要是不实惠的话。

  人家第一次来了,第二次就不会来你家吃饭。

  但是火锅店不一样。

  那是你吃多少,算多少钱。

  你吃没有吃饱,那和店里面有关系吗?

  而且,这用油这一块,那也比饭店里面省太多了。

  火锅里面就那么一些油。

  有几个吃火锅,还需要加油的?

  又不准备开连锁。

  这时代,想要开连锁店,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县城里面搞一家。

  他们县城人数也是挺多的。

  一年下来不说多,赚个四五万,闭着眼睛。

  这样的话,平均一个人每年都有七八十块钱进账了。

  别看小看了七八十块钱。

  要知道这年月的壮劳力,很多地区,一年下来,等到年底的话结工分的时候。

  那都挣不到这么多钱呢。

  一家五口人的话,三四百块的额外收入。

  就这纯赚的收入?

  难道不好吗?

  说句实在的话。

  在他们这南方这边。

  问一问老一辈的人就知道了。

  在这个时代,有多少户才能够进账的?

  尤其是结婚几年的小两口。

  如果生了那么两三个孩子。

  百分之一千的可以说,忙活到了年底,还得借钱过年。

  真是一点玩笑都不开的。

  至于说这年月挣不到。

  那就错了!而且还是大错特错!

  这年月,但凡是吃的。

  就算是不好吃,那也能够卖得掉。

  而且将会持续到改革开放。

  这时代,什么不是好的?

  就是为了那粪坑里面的粪便,那都抢着要。

  而且没有一定的关系。

  你就是想,那都别想弄到。

  七十年代的时候,**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九老先生。

  就是卖瓜子,年入百万。

  你敢相信一个卖瓜子的小贩,能够年入百万吗?

  这个时代,因为限制住了。

  所以才叫做真正的遍地黄金。

  只要你有那个能力,有那个后台。

  别说年入百万,千万,上亿,那也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看一看鹏城当年改革开始的时候。

  多少人能够拿出几百万的财富来。

  你穷,不代表着别人也穷!

  你一个月拿那么二三十块钱的工资,不代表别人一个月也就挣那么一点。

  也别搞大了。

  在这个时代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

  真要是开连锁店了。

  到时候看着吧!

  各大报纸上面都要进行刊登,议论这件事情。

  弄得不好的话,就将整个王家村给定义成为,走资本的线路,全体都是资本家。

  每年能够挣个四五万,或者是十万以下。

  绝对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反而要是媒体知道了。

  还会进行夸赞。

  他们王家村,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踏入到小康的生活。

  不但为了全体村民创收。

  同时呢,也丰富了城市工人兄弟的菜篮子。

  让他们吃到经济又实惠的新鲜菜肴!

  反正,王安平也没有想过去占用耕地去创收。

  这个时代,一直到改革开放的时候。

  农民这一块的话,主抓的就是粮食生产。

  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

  所以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

  然后,农民自己施行了创收。

  所以,王安平考虑了这么久的时间,感觉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小平!这一次我去首都我战友那边,去考察一下,我感觉那平菇真得有搞头,比搞饭馆好多了。”

  “他说就他们搞那么个几个大棚,这一年下来的年收入,有好几万块钱呢。”

  “我们也不要多,一年整个二三万就行了。现如今也不是以前了,我们有拖拉机呢,这送到市里面那也方便,你说呢?”

  王安平摇了摇头,“三爷爷,您呢是不懂得经济和市场。”

  “这做生意要远远比你想得难!”

  做生意那么容易的话,为什么不都去做生意?

  谁都知道做生意赚钱。

  但是真正能够赚到钱的有多少?

  大多数做生意的人。

  那也就是勉强糊口而已。

  也不想一想,他那战友背靠着什么地方?

  接近千万人的首都。

  弄个几百亩的蘑菇大棚,那产出来的蘑菇,依旧都不够卖的。

  就他们这小地方!

  省会也不过就才一两百万人而已。

  而且还不是集中在城里面的。

  除非说是各大厂子下订单。

  但是说实在的话,蘑菇,他们能够给多少钱一斤呢?

  毕竟,这玩意是蔬菜。

  它和瓜子不一样,瓜子是零食。

  闲着没事的时候,磕一磕。

  买给对象,掏对象欢心。

  毕竟这年代,也就是这些而已。

  蔬菜的话,种类那么多呢,非要花费高价买你的嘛?

  要知道现如今的蔬菜,基本上价格也都是二分到五分之间。

  这时代,蘑菇想要卖稍微高的价格。

  就指望什么时候呢?

  四五两个月,然后就是八九十这三个月。

  这几个月的话,农村里面基本上都是靠着咸菜度日为主的。

  蔬菜的种类少。

  不像是现代,那大棚蔬菜。

  一年四季,什么菜都有。

  当然了,这话也说回来了。

  之前,王安平就说过。

  王安平无奈的说道,“哎呦喂!三爷爷,您老就别说了!要不然这样的话,您老要是不相信我的话,您就试一试!”

  “反正就算是亏钱的话,能亏多少呢?您说是不是呢?”

  王信拿着手里面的烟枪在手里面拍了拍,将烟嘴里面的烟灰拍了下来,看着王安平变得有些犹豫了起来。

  “您老就好好想一想,我出门多久的时间,挣了多少钱?我如果没有那眼光,我能挣这么多的钱吗?”王安平,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说道。

  “真不能搞?”

  王安平摇了摇头,“不能搞!小搞可以,大搞绝对不行!您想一想,第一个就是价格问题;第二就是运输问题!”

  “蘑菇的生长周期和蔬菜不一样,蔬菜的话你在地里面,给它长几天没事!但是蘑菇这玩意不行。”

  “运输最为主要就是交通方便不方便?我们这老家去市里面,都是土路。”

  “一旦下雨的话,这路几天都没有办法走。”

  他们老家距离省会确实不远。

  一百公里多一些,这晴天开着拖拉机的话,也用不了多久的时间,三四个小时肯定能到。

  但是这下雨的话。

  那真是不知道要多久了。

  或许,就直接抵达不到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