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上,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

  “启禀陛下,燕王求见,要不要宣他上来?”

  张阿难咬着牙,打断了李世民的思绪,开口问道。

  这几日,张阿难忙得不可开交。

  忽然间,长安城里出现了很多关于微生物的讨论,他自然很重视。

  原本张阿难以为,《大唐日报》会和其他几家报纸对着干一架,但现在看来,根本没有什么动静。

  现李想突然跑到李世民面前,张阿难觉得他绝对不是吃饱了撑的。

  “他来了?宣。”

  李世民虽然不知道李想找他有什么事,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父皇,我给你带来了一件神器。”

  李想走到李世民面前,也顾不上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嗯?”

  李世民连忙抬头,看向李想。

  “什么东西?”

  “燕王殿下,我来帮你。”

  张阿难见李想要打开箱子,连忙走上前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李想都不可能刺杀李世民。

  不过,张阿难依旧保持着警惕,时刻注意着箱子里可能会有什么。

  小心驶得万年船。

  张阿难所扮演的角色,就注定了他容不得半点危险。

  “如此,便有劳张公公了。”

  李想不以为意,将盒子放在地上,交给张阿难,让他自己去开。

  然而,张阿难明显有些失望。

  打开之后,里面并没有什么神器之类的东西。

  箱子里放着一件木制的东西,旁边还放着一些棉布,看样子是为了防止碰撞。

  至于刀剑这种危险物品,那是绝对不会存在的。

  “想儿,你口中的神器,就是这个?”

  李世民站了起来,走到了李想的身边。

  当他看到盒子里的东西时,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失望之色。

  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父皇不用着急,到底是不是神器,待会便知。”

  李想不慌不忙的从盒子里拿出显微镜。

  然后放在了李世民的桌子上。

  李想见桌上放着一杯茶,便伸出一根手指,在茶杯上滴了一滴水,然后放在了玻璃上。

  这个动作让张阿难眼角抽搐了一下。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一皱,却没有说什么。

  这家伙,难道是朕太久没有骂他,所以才会如此放肆?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李想的身上。

  然而,正在调试显微镜的李想,却是丝毫没有发现李世民与张阿难的异样。

  “好吧,父皇,您可以学着我的样子,用眼睛看一看。”

  李想将显微镜调整到最好,这才让李世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李世民看着李想装模作样的样子,完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但这一次,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学着李想的样子,开始观察起显微镜来。

  “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多小虫子?”

  李世民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虫子,忍不住问道。

  “父皇,这就是茶里的虫子。”

  “什么?这茶里怎么会有虫子,燕王莫要血口喷人。”

  张阿难被李想这么一说,顿时急了。

  这句话听起来就像是在责怪他没有保护好陛下,竟然把一杯装满了虫子的茶呈上来了。

  要知道,李世民可是把半杯茶都喝了。

  “这虫子难道就是你之前的那种微生物?还真有那么多?”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很快就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是的。这就是微生物一般情况下,茶水沸腾后,里面的微生物都已经被杀死了,但是我把它放在玻璃上的时候,却带着很多看不见的微生物,所以你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很多虫子。”

  “显微镜?你说的那个放大镜,是不是就是这个?”

  李世民拿着显微镜仔细地看了看,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之处。

  然而,就是这看起来寻常的东西,却能用它看到微生物。

  难怪李想说,这是一件神器。

  这句话,很有道理。

  “是的,这台显微镜的放大范围大概是500倍,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微小的生物。接下来,玻璃作坊会继续制造更高精度和更高倍率的显微镜,这样才能更清楚的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父皇,微生物只是一种笼统的叫法,在我看来,它应该分为很多种。接下来,观狮山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将着重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微生物,看看能不能从这些微生物身上,找出一些我们之前无法解释的东西。”

  李想给李世民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然后,他就可以狠狠地抽那些在长安城里耀武扬威的人的脸了。

  如果能够得到李世民的认可,那就好办多了。

  国子监,孔颖达手里拿着一张请帖,一脸懵逼。

  “首届大唐学术交流大会?李想这是要做什么?”

  孔颖达还在犹豫,要不要看在李想的面子上,让国子监去参加这次的交流会。

  最重要的是,这种学术交流会,以前还从来没有人举办过。

  “孔祭酒,昨日观狮山书院派人送来了这张请柬,据说,观狮山书院已经将请柬送到了曲江书院、渭水书院,还有长安城中的一些医馆、王公贵族家中。”

  “依我看,观狮山书院应该又要推出什么新事物或理论,所以想借此扬名。”

  对于观狮山书院,司马才章是国子监里最了解的一个。

  “观狮山书院还在被人嘲笑,说他们只会骗人,没想到这才几天时间,他们就想出了什么新的东西?”

  在孔颖达看来,观狮山书院举办的这场学术交流会,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并没有什么新意。

  “孔祭酒,难道这是想借此机会在大唐的学术领域立威?观狮山书院是大唐最大的学府,就连国子监都比不上。”

  “我听说,他们的势力还在不断的扩张,看来野心不小啊。”

  司马才章的猜测虽然不是很准确,但却和李想的想法不谋而合。

  “哼,书院招收的学生多了,实力也强不到哪里去,整天招揽工匠子弟,拉低了书院的档次,还想拿第一?”

  显然,孔颖达对于国子监,还是比较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