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推门进来,手里的平板上正播放着段视频。
孔圣言在山省两会的分组讨论上,拍着桌子说“某些企业家发家不忘带歪路,必须依法整治”,镜头扫过他胸前的党徽,闪得人眼疼。
“这是昨天刚发的新闻。”老郑的声音里带着嘲讽,“他还说要‘净化山省的营商环境’,合着就是把你的企业净化到他弟弟手里。”
周志高翻到举报材料的附件,里面有份孔圣言的干部履历。
“帝京大学法律系毕业,”他念着上面的字,“毕业后历任山省发改委科员、副主任、主任,2020年任副**,这路走得够顺的。”
履历的最后附着张家庭关系表,父亲孔令辉的名字被红笔标了出来,旁边写着“曾任山省教育厅厅长”。
“他爸当年是教育厅厅长。”刘群的声音冷得像冰,“我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孔令辉带着公安来我家,说我‘顶替他人身份参加高考’。”
“我妈当场就气晕了,我爸去找他们理论,被打成脑震荡,躺了半年床。等我从砖窑厂出来,我妈已经不在了,她到死都以为我真的犯了错。”
会客室的空调突然停了,闷热的空气里,刘群的手机响了。
他接电话时,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什么?工厂又被查封了?理由是‘环保不达标’?告诉他们,昨天刚通过的环评!……好,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他捏着手机的手指关节发白:“孔圣言的动作真快。我前脚到京城,他后脚就动手了。”他突然站起来,往门外走,“周部长,要是您觉得这案子难查,我……”
“坐下。”周志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以为纪委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他把份文件推过去,是孔圣言在帝京大学的成绩单,“你看看这个,高等数学三次补考,法律基础差点挂科——这就是当年的‘省状元’?”
刘群的眼睛突然亮了:“我就知道!我当年的数学是满分!他一个连三角函数都分不清的货,怎么可能考715分!”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周志高翻到下一页,是份体检报告,“孔圣言有严重的红绿色盲,可你的档案里写着‘色觉正常’。”
“1994年帝京大学组织义务献血,他让同学替的——因为你是A型血,他是O型。”
老郑突然笑出声:“这可真是偷了芝麻丢了西瓜,他要是知道三十年后会被血型出卖,当年怕是得把医院的血库都换了。”
周志高没笑,只是拿起电话:“让技术科去山省档案馆,调1993年的高考档案,重点查体检表和试卷笔迹。”
“另外,联系帝京大学,要法律系93级的所有考试试卷,特别是高数和法律基础。”
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刘群,你知道为啥孔圣言非要搞你的新能源项目吗?”他点开份内部文件,“山省正在申报国家级新能源基地,这个项目要是落在他弟弟手里,明年他进常委的把握就大了。”
刘群的拳头猛地砸在桌上,咖啡杯震得跳起来:“我就说他怎么突然对个小项目上心!原来是想踩着我的尸骨往上爬!”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U盘,“这里有他弟弟孔圣明在KTV的录音,说‘我哥在省里一句话,就能让刘群变成穷光蛋’。”
录音里的醉话混着重金属音乐,孔圣明的声音格外刺耳:“那老东西当年就该在砖窑厂累死!还敢跟我哥抢?他不知道我哥现在是副**?别说收他的公司,就算让他蹲大牢,也就是我哥一句话的事!”
周志高把录音笔放在桌上,红色的录音键亮得像只眼睛:“孔圣言可能忘了,现在不是三十年前。他爸当年能一手遮天,不代表他现在也能。”他突然想起什么,“你当年的班主任还在吗?”
“在。”刘群的声音低了下去,“王老师去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大部分事情都忘了,就记得1993年的夏天,她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在孔家门口跪了三天三夜。”
周志高拿起外套:“去山省。”他对着老郑说,“通知办公厅,就说我去山省调研营商环境,让孔圣言准备汇报材料——重点是新能源产业。”
电梯下行时,刘群看着反光镜里的自己,突然轻声说:“其实我早就不在乎什么状元身份了。我就是想让我妈在天之灵看看,当年那个被污蔑的儿子,没给她丢人。”
周志高拍了拍他的肩膀,电梯门打开的瞬间,外面的阳光突然冲破云层,在地上投下道长长的光带。“会的。”他说,“不仅要让她看见,还要让所有人都看见,被偷走的人生,可以找回来,被践踏的正义,终将得伸张。”
山省省**的会议室里,孔圣言正对着镜子整理领带。他刚接到通知,周志高明天要来调研,特意让秘书把新能源项目的材料改了八遍。
手机响时,他看了眼来电显示,皱着眉接起来:“圣明,我说过别在这时候给我打电话……什么?他去了京城?找的谁?”
电话那头的声音越来越急,孔圣言的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
他挂了电话,突然抓起桌上的茶杯往地上砸,骨瓷碎片溅到“清正廉洁”的桌牌上,像朵绽开的黑花。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孔圣言望着办公桌上那张全家福,照片里的他穿着帝京大学的校服,笑得意气风发。那是他偷来的人生里,最得意的时刻。
可他不知道,几十年的谎言,即将在明天的阳光下,碎得片甲不留。
周志高的专机降落在山省机场时,夜色正浓。
舷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像片铺展开的星海。
他想起刘群说的那句话:“我建希望小学,就是想让每个孩子都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但首先,命运不能被偷走。”
老郑递过来份刚收到的文件,是技术科发来的笔迹鉴定初步结果。
“1993年的高考试卷和孔圣言大学期间的作业,笔迹重合度不到30%。”他的声音里带着兴奋,“更绝的是,我们在帝京大学的档案馆找到了份当年的勤工俭学记录,上面有‘刘群’的签名,跟孔圣言现在的签名,像得不能再像。”
周志高捏着那份鉴定报告,指尖在“孔圣言涉嫌伪造身份”几个字上反复摩挲。
远处的城市渐渐沉入梦乡,而一场关于正义与谎言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知道,明天的山省,注定不会平静!
孔圣言在山省两会的分组讨论上,拍着桌子说“某些企业家发家不忘带歪路,必须依法整治”,镜头扫过他胸前的党徽,闪得人眼疼。
“这是昨天刚发的新闻。”老郑的声音里带着嘲讽,“他还说要‘净化山省的营商环境’,合着就是把你的企业净化到他弟弟手里。”
周志高翻到举报材料的附件,里面有份孔圣言的干部履历。
“帝京大学法律系毕业,”他念着上面的字,“毕业后历任山省发改委科员、副主任、主任,2020年任副**,这路走得够顺的。”
履历的最后附着张家庭关系表,父亲孔令辉的名字被红笔标了出来,旁边写着“曾任山省教育厅厅长”。
“他爸当年是教育厅厅长。”刘群的声音冷得像冰,“我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孔令辉带着公安来我家,说我‘顶替他人身份参加高考’。”
“我妈当场就气晕了,我爸去找他们理论,被打成脑震荡,躺了半年床。等我从砖窑厂出来,我妈已经不在了,她到死都以为我真的犯了错。”
会客室的空调突然停了,闷热的空气里,刘群的手机响了。
他接电话时,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什么?工厂又被查封了?理由是‘环保不达标’?告诉他们,昨天刚通过的环评!……好,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他捏着手机的手指关节发白:“孔圣言的动作真快。我前脚到京城,他后脚就动手了。”他突然站起来,往门外走,“周部长,要是您觉得这案子难查,我……”
“坐下。”周志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以为纪委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他把份文件推过去,是孔圣言在帝京大学的成绩单,“你看看这个,高等数学三次补考,法律基础差点挂科——这就是当年的‘省状元’?”
刘群的眼睛突然亮了:“我就知道!我当年的数学是满分!他一个连三角函数都分不清的货,怎么可能考715分!”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周志高翻到下一页,是份体检报告,“孔圣言有严重的红绿色盲,可你的档案里写着‘色觉正常’。”
“1994年帝京大学组织义务献血,他让同学替的——因为你是A型血,他是O型。”
老郑突然笑出声:“这可真是偷了芝麻丢了西瓜,他要是知道三十年后会被血型出卖,当年怕是得把医院的血库都换了。”
周志高没笑,只是拿起电话:“让技术科去山省档案馆,调1993年的高考档案,重点查体检表和试卷笔迹。”
“另外,联系帝京大学,要法律系93级的所有考试试卷,特别是高数和法律基础。”
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刘群,你知道为啥孔圣言非要搞你的新能源项目吗?”他点开份内部文件,“山省正在申报国家级新能源基地,这个项目要是落在他弟弟手里,明年他进常委的把握就大了。”
刘群的拳头猛地砸在桌上,咖啡杯震得跳起来:“我就说他怎么突然对个小项目上心!原来是想踩着我的尸骨往上爬!”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U盘,“这里有他弟弟孔圣明在KTV的录音,说‘我哥在省里一句话,就能让刘群变成穷光蛋’。”
录音里的醉话混着重金属音乐,孔圣明的声音格外刺耳:“那老东西当年就该在砖窑厂累死!还敢跟我哥抢?他不知道我哥现在是副**?别说收他的公司,就算让他蹲大牢,也就是我哥一句话的事!”
周志高把录音笔放在桌上,红色的录音键亮得像只眼睛:“孔圣言可能忘了,现在不是三十年前。他爸当年能一手遮天,不代表他现在也能。”他突然想起什么,“你当年的班主任还在吗?”
“在。”刘群的声音低了下去,“王老师去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大部分事情都忘了,就记得1993年的夏天,她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在孔家门口跪了三天三夜。”
周志高拿起外套:“去山省。”他对着老郑说,“通知办公厅,就说我去山省调研营商环境,让孔圣言准备汇报材料——重点是新能源产业。”
电梯下行时,刘群看着反光镜里的自己,突然轻声说:“其实我早就不在乎什么状元身份了。我就是想让我妈在天之灵看看,当年那个被污蔑的儿子,没给她丢人。”
周志高拍了拍他的肩膀,电梯门打开的瞬间,外面的阳光突然冲破云层,在地上投下道长长的光带。“会的。”他说,“不仅要让她看见,还要让所有人都看见,被偷走的人生,可以找回来,被践踏的正义,终将得伸张。”
山省省**的会议室里,孔圣言正对着镜子整理领带。他刚接到通知,周志高明天要来调研,特意让秘书把新能源项目的材料改了八遍。
手机响时,他看了眼来电显示,皱着眉接起来:“圣明,我说过别在这时候给我打电话……什么?他去了京城?找的谁?”
电话那头的声音越来越急,孔圣言的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
他挂了电话,突然抓起桌上的茶杯往地上砸,骨瓷碎片溅到“清正廉洁”的桌牌上,像朵绽开的黑花。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孔圣言望着办公桌上那张全家福,照片里的他穿着帝京大学的校服,笑得意气风发。那是他偷来的人生里,最得意的时刻。
可他不知道,几十年的谎言,即将在明天的阳光下,碎得片甲不留。
周志高的专机降落在山省机场时,夜色正浓。
舷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像片铺展开的星海。
他想起刘群说的那句话:“我建希望小学,就是想让每个孩子都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但首先,命运不能被偷走。”
老郑递过来份刚收到的文件,是技术科发来的笔迹鉴定初步结果。
“1993年的高考试卷和孔圣言大学期间的作业,笔迹重合度不到30%。”他的声音里带着兴奋,“更绝的是,我们在帝京大学的档案馆找到了份当年的勤工俭学记录,上面有‘刘群’的签名,跟孔圣言现在的签名,像得不能再像。”
周志高捏着那份鉴定报告,指尖在“孔圣言涉嫌伪造身份”几个字上反复摩挲。
远处的城市渐渐沉入梦乡,而一场关于正义与谎言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知道,明天的山省,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