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孙传庭迅速起身,睡眼朦胧地穿好衣服,然后急匆匆地朝着城墙之上赶去。

  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莫非是李自成营地管理不善,导致意外失火?

  不对

  要是意外失火的话,这火这会儿早就灭了,怎么可能越来越大?

  毕竟李自成和他的老营将士又不是吃干饭的,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整个营地被烧?

  难道是有人故意纵火?

  可谁又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李自成的营地里放火呢?

  胡思乱想之间,孙传庭终于登上城墙,极目远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距离此处十里之外的地方,此刻已经是一片火海。

  那熊熊燃烧的大火,如同一条条愤怒的火龙,肆意地吞噬着周围的一切。

  虽然距离太远,看不清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这场大火却是实实在在的,将半边天都给染得通红。

  “这是怎么回事?”

  孙传庭有些惊讶地喃喃自语道。

  就算是失火,也不可能烧得这般厉害吧?

  李自成又不是**,失火的话他难道不会派人去灭火吗?

  这场火之所以烧得这么大,恐怕是有人故意为之!

  而且这人肯定是谋划了许久,不然绝对整不出眼下的阵仗!

  只不过孙传庭一时间也想不出来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手笔,敢在李自成的地盘上放火。

  但毫无疑问,这对于明军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样大的火一定会烧死不少人,虽然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农民军,但在孙传庭看来,在他们正式投降之前,他们只是乱臣贼子,是朝廷的敌人。

  也是因此,孙传庭心中的那丝怜悯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紧接着,他又想到了什么,赶忙对一旁的将领说道:

  “马上派遣哨骑出城,尽快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另外,命守城的将士打起十二分精神,不久之后可能会有人率军来投降朝廷。”

  孙传庭心里清楚,如果真的是有人故意这么干的话,那么其最终目的应该就是背叛李自成、投降朝廷。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人今晚就会带着队伍来到潼关城外。

  他倒是想看看这到底是哪一位人物,竟有如此胆识和手段!

  没过多久,数百人的哨骑便整装待发,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铠甲,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

  随着一声令下,他们如离弦之箭一般,离开了潼关城,直奔李自成的大营而去。

  与此同时,潼关这边也加强了防守。

  城墙上的将士们严阵以待,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密切注视着周围的动静,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

  毕竟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情,所以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来到了后半夜。

  夜色如墨,寂静的森林中弥漫着一股神秘而压抑的气息。

  而这个时候,罗汝才率领的八千多人已经在森林中走了两个多时辰了,换算下来也就是四小时。

  这一路走来,他们当真是累得够呛。

  脚下的道路崎岖不平,荆棘丛生,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再加上之前下了雪,山路更是难走。

  而且因为准备仓促,他们也没有携带任何食物,甚至连水都只带了很少一些。

  这就导致此刻所有人都是饥肠辘辘,口干舌燥,脚步也越来越沉重。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这次他们干的可是关乎于身家性命的事儿,哪有时间准备这些东西?

  不过一想到他们已经彻底背叛了李自成,眼下只能投降朝廷了。

  所以尽管身体已经疲惫到了极点,但他们还是咬着牙坚持着继续前行。

  此时此刻,他们正在一处空旷地休整。

  士兵们有的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有的则靠在树上,闭目养神,试图恢复一些体力。

  而罗汝才则是站在一处高地,正看着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对照方位。

  在这茫茫的森林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迷失方向,但好在他能够根据星星确定位置,所以队伍也没有迷路,而是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就在这时,失载走了过来。

  失载手中拿着一壶水,将水壶递给罗汝才道:

  “义父,喝水。”

  罗汝才伸手接过水壶,仰起头喝了一大口。

  那冰冷的水顺着喉咙流下,让他感到一阵舒畅,他微微眯起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惬意,随后又将水壶还给了失载。

  紧接着他又想到了什么,然后说道:

  “对了,吩咐下去,把水分给那些跟我们一起过来的农民军,尽量让他们每个人都喝到一口水。”

  虽然这个时候山上还有积雪,渴了也可以凑合,但毕竟这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足足有八千多人,因此还是有人连雪也吃不到。

  再说了,这玩意儿容易拉肚子,这个时候要是拉肚子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困死在山里!

  为了保证这些人能够跟着自己活着走出大山,罗汝才这才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失载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的神情。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忍不住说道:

  “义父,我们现在的水本来就不多,要是给了他们,万一等会没水了怎么办?”

  罗汝才听到这话笑了笑,然后不以为然的拍了拍失载的肩膀说道:

  “你且放心,为父已经算过了,最多再过半个时辰,我们就可以到达潼关了,到时候这些都不是问题。”

  “反倒是他们要是没水走不动的话,可能会死在这里。”

  “你要记住,只有带去潼关的人越多,朝廷才会越加重视我们。”

  失载听到这话,也不好反驳。

  随即他点了点头道:

  “是!我这就去吩咐。”

  很快,罗汝才的亲兵们便将各自的水拿了出来,然后分给了那些普通的农民军。

  然而就在这时,失载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随即眉头微微皱起,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担忧的神情。

  与此同时,罗汝才趁着夜色看到了失载脸上的表情。

  他心中一动,随后便问道:

  “都这个时候了,有什么事就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失载听到这话,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问道:

  “义父,其实孩儿也觉得现在这个时候投降朝廷是最好的决定,但是孩儿还有些担忧,你说朝廷真的能接纳我们吗?”

  “毕竟我们之前干的可是造反的事情,而且之前朝廷也招安过我们,但我们最后还是复叛了,更别提之前我们可是杀了不少明朝宗室子弟。”

  “你说明朝皇帝真的会既往不咎吗?”

  “万一等我们投降之后他抓着这件事情不放非要杀了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失载考虑的问题确实非常关键。

  但是很明显,关于这些事情,罗汝才也早就想到了。

  下一秒,只听罗汝才说道:

  “放心吧,你担心的事情为父也早就想到了。”

  “虽然我们之前确实做过降而复叛的事情,但是很明显,如今这个时候和那个时候可不一样。”

  “因为这次我们为了归降朝廷,可是彻底得罪了李自成和张献忠。”

  “如今这个时候,我们除了归降朝廷之外,已经没有其他任何路可以走了。”

  “朝廷自然也明白这点,所以对我们应该不会再有疑心了。”

  至于失载说的第二件事情.

  罗汝才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然后笑着说:

  “谁说我们屠杀过明朝宗室?”

  嗯?

  失载听到这话顿时就懵了,他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罗汝才。

  不是

  什么叫做‘谁说我们屠杀过明朝宗室’?

  远了不说,就说之前围攻开封的时候,他们不是和张献忠一起杀了一千多个明朝宗室吗?

  怎么现在罗汝才又说出了这样的话?

  看着失载一脸懵逼的样子,罗汝才突然摆着一张脸,神情无比严肃的说道:

  “从现在开始你要记住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从来没有杀过任何明朝宗室,这种事情一直都是张献忠自己干的,和我们无关。”

  “包括李自成这边也是如此,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造反是被迫的,并且从来也没有参加过屠杀明朝宗室子弟的行动。”

  “这些事儿都是张献忠和李自成干的,和我们毫无关系!”

  听到这话的时候,失载已经彻底傻眼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罗汝才居然把这些事情全部推给了张献忠和李自成。

  但是很快,失载就反应了过来,随后一脸的如释重负。

  因为这貌似真的是一个解决这件事情最好的办法。

  要知道失载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投降朝廷之后,朝廷会不会拿之前屠杀宗室子弟的事儿说事儿。

  要是真如此的话,怕是他们投降了朝廷也没好日子过。

  但是听到了罗汝才的这番话之后,失载就彻底放下心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

  坏事都是张献忠和李自成干的,而罗汝才包括他的整个队伍,从来也没有干过这种事情。

  当然了,若要细细深究此事,其中存在着诸多显而易见的漏洞,想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但话说回来,在如今的局势下,真正的真相究竟如何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只要能彻底解决农民军的问题,其他的一切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

  事实上罗汝才想的没错,无论是崇祯还是朱慈烺,其实都不怎么在乎哪些被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干掉的那些宗室子弟。

  因为正是有那么多宗室子弟在这场战争中丧生,这才导致朱慈烺顺利组建了大明“朱家军”。

  倘若不死那么多宗室子弟,朱慈烺想要组建这支特殊军队的想法眼下还不一定能够顺利实施呢。

  至于之后的海外分封,估计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

  从这点来说,农民军屠杀大明宗室,对于明朝其实是有利的!

  紧接着,在罗汝才的示意下,失载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将这件事情告知了其他人。

  他神情严肃,再三声明,无论之后任何人问起,都要一口咬定他们之所以会造反也是因为走投无路了。

  至于屠杀宗室子弟之类的事情,一概绝不承认,全部都一股脑儿地推到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头上。

  反正这两个家伙如今已然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根本不可能投降朝廷,所以这黑锅背也就背了。

  其他人听到这话,自然也是满口答应下来。

  休息了约莫一刻钟之后,罗汝才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大手一挥,带着队伍重新踏上了去往潼关的道路。

  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顺利抵达潼关城下了。

  与此同时,潼关城墙之上,孙传庭正借着朦胧的月色,手持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不远处李自成的大营。

  之前的那场大火,已经熊熊燃烧了几个时辰,虽然此刻火势已经没有之前那般凶猛,但那弥漫的烟雾和残存的火光,依然让人能够想象到这场灾难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毫无疑问,李自成在这场大火中绝对受到了极大的重创,他的军队也必定元气大伤。

  这倒是让孙传庭越发好奇,究竟是什么人能有如此大的本事,能够对李自成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他心中暗自盘算着,等那个人到了这边之后,一定要好好地询问一番,说不定能从其中得到一些对朝廷有利的情报。

  与此同时,之前派出去的哨骑也陆续返了回来。

  然而他们带来的消息也都没什么大用,只知道今夜确实是有人发动了叛乱,并且引发了这一系列的事情。

  但至于那个人是谁,却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

  哪怕有哨骑抓回来了几个农民军,但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来。

  因为这些农民军都是最底层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一脸茫然地被卷入了这场混乱之中。

  孙传庭对此也有些无奈,然后打起精神继续等待起来。

  因为他心里清楚,那个人一定会带着他的队伍前来潼关投降朝廷的!

  到时候,一切都将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