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英雄出少年,乃皇子中的后起之秀,理当如此!”

  “老臣也觉得,六皇子殿下应当得到这份殊荣!”

  “先是在皇子军演中夺魁,又在寿宴上替陛下化解了刺杀危机。

  六皇子殿下的功绩,已经配得上这监国之位了!”

  “既是寿宴,也是监国登位之日,双喜临门,臣等为陛下贺!”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乾贺!”

  众臣闻言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纷纷朝着大乾皇帝跪拜了下来。

  就连楚王杨楚和齐王杨奇,都一并拱卫的附和了起来。

  三皇子杨建见朝中众官员都跪地庆贺。

  他心中虽有不愿,但还是跪地拱手,一脸吃瘪的庆贺了起来。

  话音未落。

  四个小太监便低着脑袋。

  捧着一个巨大的红色木盘走了进来。

  红色木盘上放着两个涂着金漆的红木盒子。

  大乾皇帝主动走下龙椅,走到那个红色木盘前。

  而后大手一挥,直接打开了那两个红木盒子。

  第一个红木盒子里,便是杨宁之前就见过的监国礼冠。

  监国礼冠属于朝服序列,其规格和形状都与皇帝的九龙冠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二者唯一的本质不同,就是颜色。

  皇帝的九龙冠是以金黄色为主基调。

  而监国礼冠则是以黑色为主基调。

  虽说少了几分华丽,但却徒增了几分威严!

  “朕杨辛,昭告大乾历代先祖,今将大乾监国礼冠,传于六皇子杨宁,以告知天地,名正言顺!”

  大乾皇帝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杨宁面前。

  将发簪穿过礼冠,正正的戴在了杨宁的头顶!

  “臣等参见大乾监国——杨宁殿下!”

  众臣见状,再度拱手称道。

  杨宁深吸一口气,不禁挺直了腰板:“多谢父皇恩赐。”

  “这不是恩赐,这是你应得的。”大乾皇帝淡然一笑,而后径直的打开了另一个红木盒子。

  里面放着的,赫然是一枚镶嵌着金边的玉牌。

  这枚玉牌杨宁认得,就是专属的皇子玉牌。

  是皇子出门在外的身份象征。

  但寻常的皇子玉牌,只有一穗玉珠点缀。

  可杨宁的这块玉牌,却有整整九穗玉珠,和五条金线点缀!

  九五至尊之意,跃然纸上!

  大乾皇帝将玉牌递给杨宁。

  杨宁接过玉牌,低头一看。

  玉牌上赫然写着六皇子杨宁的名讳。

  “这才是朕给你恩赐,翻过来看看。”大乾皇帝嘴角一挑,略显满意的说道。

  杨宁闻言,也立刻将玉牌翻转。

  可出现在眼前的一行小字,却让杨宁瞪大了眼睛。

  只因这玉牌上写着的是。

  “大乾监国、六皇子杨宁!”

  要知道。

  在古代通讯不发达、信息不流通的环境中。

  玉牌就是能证明身份最好的体现了。

  而这枚由便宜父皇赏赐的新玉牌。

  竟将自己为期一年的监国,也写了上去。

  这无疑是对自己的认可。

  尤其是右下角那个由朱砂篆刻的国印。

  更是要比一般的皇子玉牌大了数倍。

  这摆明就是要让天下人皆知啊!

  “多谢父皇恩赐。”杨宁双手一拱。

  当着养心殿内文武百官的面,直接就将这枚玉牌挂在了腰间。

  众人见状,眼神中也都纷纷闪出了几分诧异之色。

  但很快,敬佩和祝贺取代了诧异。

  众官纷纷向杨宁拱手称道:“臣等为监国大人贺,为陛下贺!”

  杨宁闻言,刚想拱手回礼。

  却被便宜父皇拉着手,直接带出了养心殿。

  朝中百官见状,本想跟着大乾皇帝一起出去。

  可贴身小太监却拦在了养心殿门口。

  冲着追出来的百官摇了摇头。

  而彼时和杨宁独处的大乾皇帝。

  则全然没了殿堂之上的那副威严模样。

  大乾皇帝不顾龙袍的华贵,一**坐在了养心殿门口的台阶上。

  杨宁见状,也不顾身上的蟒袍,同样坐在了大乾皇帝身边。

  “宁儿,这么多年朕对你的关照太少了,不要恨朕。”大乾皇帝突然换了一种语气。

  不像是一个九五至尊,更像是一个心中有愧的父亲。

  杨宁闻言,却只是淡然一笑:“儿臣平日里忙着锤人,就算父皇相关照儿臣,恐怕也没机会吧。”

  “你这逆子。”大乾皇帝拍了拍杨宁的肩膀,而后略显试探的说道:“徐渭云是个好姑娘,七日之后,就是你们大婚的日子了吧。

  朕想的是,既然你即将成婚,又刚刚担任了监国之位。

  去东北边关就藩一事,是不是可以暂缓下来。

  等你在京城站稳脚跟,在朝中做出些功绩。

  到时再想为太子报仇,也可更顺理成章些。”

  此话一出。

  杨宁眼神一紧。

  他心里清楚,这是便宜父皇将自己当成接班人了。

  便宜父皇看重自己,不想放自己去东北边关冒险。

  毕竟,仅从今日漠北使团的刺杀行动便能看出。

  漠北王庭对大乾江山的觊觎,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杨宁今日又亲手抓住了完颜兀。

  定会成为漠北王庭的眼中钉、肉中刺。

  等杨宁到了东北边关,说不定会比太子死的更加惨烈!

  大乾已经失去了一个储君。

  不能再失去第二个了!

  “父皇,我只用了一个月就戴上了这顶礼冠。”杨宁没有强硬的回绝,而是一脸沉稳的说道:“你觉得,就凭大乾王朝的这些文武百官的脾气秉性。

  他们会这么轻易的接受儿臣坐在大乾监国之位上吗?

  就算日后儿臣真的成了储君,他们会服儿臣吗?

  若手中没有军功战绩,百官安能视儿臣为储君?”

  此话一出。

  大乾皇帝先是微微一怔。

  旋即,大乾皇帝眼中明显流露出几分不舍。

  他拍了拍杨宁的肩膀,缓缓开口说道:“既然你想做,父皇支持你。

  禁军中有八千精锐,是当年跟着太子的。

  你去东北就藩,不能没有自己的部队。

  那边民风剽悍,军心涣散,若无雷霆手段、王者之师,很难成气候。

  这八千精锐就算是父皇给你的赏赐。

  等你真在东北站稳脚跟,再将这八千禁军还给朕吧。”

  说着,大乾皇帝便从怀中掏出了一枚纯金的虎符。

  径直递到了杨宁的手中。

  看着那枚能号令八千禁军的金虎符。

  杨宁一把接过,慷锵有力的回应道:

  “儿臣多谢父皇赏赐,儿臣向父皇保证!

  漠北一日不平,儿臣一日不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