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

  二公主庆柔当即来了兴趣。

  她一脸好奇的看向杨宁,眼神中满是机灵的问道:“六哥现在都已经是大乾监国了,还有什么事是自己做不了主,非要去讨教父皇的?”

  “你......别多问。”杨宁刚想下意识的回答。

  但话到嘴边却戛然而止了。

  这件事可以当着文武百官说。

  但是绝对不能再私下里告知二公主庆柔。

  一方面是因为父皇宠她,朝中的大事小情,父皇从来都不会直接告知。

  另一方面,是因为三皇子杨建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暗桩小太监的调查行动,这才刚刚开了个头。

  其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内容。

  谁都不知道。

  若是现在告诉了二公主庆柔,就凭这丫头的大嘴巴。

  万一要是泄露给不该泄露的人,定会打草惊蛇。

  到时候要是在想要顺藤摸瓜,找到真正的幕后黑手可就难了!

  “切,真小气,六哥怎么变得越来越小气。”二公主庆柔嘟着嘴巴,眼中满是幽怨。

  杨宁见状虽有几分于心不忍。

  但儿女私情怎可乱于国事呢?

  他先是大乾监国,而后才是二公主庆柔的皇兄啊。

  “算了算了,本公主不和你计较,就算你不告诉我,我到时候也可以去找父皇问!”庆柔夹着嗓子,说了一句狠话。

  杨宁见状没再理会,仍是摸了摸二公主庆柔的脑袋。

  紧接着,二人便一路朝着大乾皇帝所在的养心殿走去。

  与此同时。

  养心殿内。

  大乾皇帝正一脸笑意的坐在龙椅上。

  今天是杨宁奉旨监国的第二天。

  朝中已经有两百多份奏折全都送到了东宫。

  将近三成的大臣,更是被直接委派到了东宫书房。

  如今的养心殿内,大臣少了许多,奏折少了许多。

  就连那嘈杂的拌嘴声都少了许多。

  大乾皇帝龙眉舒展,享受着这属于他的片刻宁静。

  可就在此时。

  一个紫袍小太监却缓步来到了大乾皇帝面前。

  他双手一拱,直言说道:

  “陛下,六皇子杨宁和二公主庆柔求见!”

  “庆柔是朕昨天就宣她入宫的,她来没问题,老六怎么也来了?”大乾皇帝略显狐疑的问道。

  可小太监却只是双手一拱,眼神中明显生出几分为难道:“回禀陛下,小的也不知道。

  六殿下,啊不,监国殿下只是说有要事要同陛下您商量。”

  “嘶。”大乾皇帝倒吸一口凉气,略显无奈的摆了摆手道:“宣进来,朕倒要看看他这个监国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朕的都小半个朝廷搬到了他的东宫,他有什么事情不能自己解决。

  还非要跑来找朕?”

  旋即。

  随着紫袍太监的一声宣。

  身着黑色蟒袍的杨宁和二公主庆柔。

  双双走进了养心殿,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之下。

  二人齐齐冲着端坐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拱手拜道:

  “儿臣参见父皇。”

  看着二公主庆柔那副乖巧、灵动的模样,大乾皇帝会心一笑:“庆柔过来,朕昨日让你回去准备今日讲课,你准备的如何了?”

  “父皇还不了解人家吗?”庆柔轻车熟路的一**就坐在了龙椅旁边,眼神中毫无忌惮的说道:“所见即所得,讲课的内容都在女儿的脑袋里。”

  “哈哈,你可比你这憨六哥聪明多了。”大乾皇帝瞥了一眼愣愣站在大殿中央的杨宁,略显打趣的说道。

  二公主庆柔见状,也略显骄傲的白了杨宁一眼。

  杨宁见状,额头不免紧锁出了几道皱纹。

  大乾皇帝见状,这才略显几分无奈的冲杨宁问道:“老六,你来找朕干甚?

  朕给你的权力足够处理朝中大小事务了,你还有什么拿捏不住的?”

  “回禀父皇,此事非同小可!”杨宁双手一拱,斩钉截铁的说道。

  大乾皇帝闻言,不禁龙眉一紧道:“多大的事?那么多文武百官都解决不了了?”

  “只有父皇您能解。”杨宁也是就坡下驴,满眼真诚的回应道。

  此话一出。

  大乾皇帝的眼神中明显闪过一抹动摇。

  旋即,他冲着坐在龙椅旁的二公主庆柔轻声说道:“说不定你六哥真有什么急事,这样,庆柔你先去一旁待一会儿。

  容父皇和你六哥单独说两句话。”

  “哼。”二公主庆柔嘴里轻哼着,略显不愿。

  但她身体还是十分诚实的,抬起**就离开了龙椅。

  杨宁见状,也连忙箭步上前。

  来到便宜父皇面前之后。

  大乾皇帝先是摆了摆手道:“就站在这儿说罢。”

  “不可。”杨宁双手一拱,语气中充满了坚毅的味道。

  “为何不可?”大乾皇帝满脸不解的问道。

  “儿臣都说了,这件事非同小可,只能说给父皇一个人听。”杨宁斩钉截铁的说道。

  “来吧来吧。”大乾皇帝招了招手,示意杨宁近一些。

  可杨宁见状,直接贴在便宜父皇的耳边说道:“父皇,您昨天委派给儿臣的暗桩太监,儿臣已经和他取得了联系。

  昨日江东水患,水坝二次决堤一事,父皇应该听说了吧?”

  大乾皇帝闻言,眼神中的无奈瞬间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极为严肃的神色。

  “继续说。”大乾皇帝点了点头,完全没让朝中文武百官看出任何端倪。

  紧接着,杨宁继续耳语道:“这件事,恐怕与三皇子杨建有关。

  儿臣的暗桩太监,在暗中探寻到,三皇子杨建在江东一隅竟然有十几套房产。

  而且房产并非是空府邸,全都是有人居住的。

  最重要的是,居住在三皇子杨建江东府邸的这群人,是东瀛人!

  据暗桩太监的可靠消息,这群东瀛人中会武功的不少。

  极有可能有东瀛军方的背景!”

  此话一出。

  大乾皇帝眼神一怔,整个人都有几分不自信。

  旋即,他缓缓看向杨宁,试探性的问道:“所以,你想跟朕说什么?

  难道你觉得,这江东水坝的二次决堤是三皇子杨建一手为之?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江东一隅的税收,全都是朕亲自把持。

  老三就算有意为之,也没道理啊。”

  “儿臣明白,所以儿臣又派暗桩去探查了,不过.......

  就从暗桩的这份卷宗来看,三皇子杨建至少有这个可能。”

  杨宁没有回避,而是坚毅点了点头。

  大乾皇帝闻言,略显诧异的咽了咽口水。

  而后瞪大了眼睛,险些破音说道:

  “按照你的意思,朕的儿子也通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