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在脑子里。”杨宁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一脸斩钉截铁的说道。

  徐遇春闻言脸色一黑,语气加重了几分:“事关家国,还请殿下严肃对待!”

  “真麻烦。”杨宁长叹一口气,将通红的烙铁全部置于熔炉之中。

  而后缓步上前,走到了徐遇春的面前轻声道:

  “这淬火之术是我自行摸索出来的。

  大乾的淬火术不知是哪个蠢货研究出来的。

  一次淬火的剑,虽然能保证刚性,但却极大程度降低了兵器的使用寿命和韧性。

  而用我这淬火之术锻造而出的剑,不仅不失多大刚性,而且其韧性也会大幅度增加。

  唯有刚柔并济,才能做到削铁如泥!

  这才是铸剑之道。”

  听着杨宁的话。

  众铸剑师全都哑语,他们纷纷看向徐遇春,眼神中满是闯了祸的躲闪。

  而被正面训斥了一顿的徐遇春,更是气的牙根直痒痒。

  只因杨宁口中研制出一次淬火的蠢货,正是他自己。

  “多说无益,殿下还是用事实说话吧。”徐遇春想给自己找个台阶。

  可杨宁闻言却一脸无奈:“我本不想多说,是你像个妇人一样追在我**后面问。”

  徐渭祖在一旁看着自己的便宜老爹吃瘪。

  那双读书读到麻木的眸中,竟破天荒的掠过了一丝喜色。

  在没有了徐遇春和众铸剑师的打扰后。

  剩下的两次淬火,杨宁只用了不到一刻钟就完成了。

  最后一次淬火结束后。

  杨宁将这柄四不像的剑,从盐水池中一把抽出。

  轻轻挥动几下,确定剑柄固定牢靠之后。

  便将这柄只开了一侧刃的“剑”一把丢到了徐遇春手中。

  徐遇春接过新剑,众铸剑师也都下意识的围而观之。

  “锻造之术虽然毫无章法,但这剑色却堪称完美。”

  “不过这剑的厚度,好像略薄了一些吧。”

  “薄厚差不多,应该不会影响使用。”

  “为何这柄新剑剑身如此光亮,难道是和三次淬火有关?”

  众铸剑师有的上手触摸,有的将其拿到阳光下观察。

  杨宁见状,也扬声一喝:“赶紧试剑吧,这把剑不仅使用寿命极高,而且能做到真正的削铁如泥!”

  削铁如泥?

  众铸剑师面面相觑。

  徐遇春也心生疑虑。

  削铁如泥只是个形容词。

  真正能做到削铁如泥的宝剑就连他都没亲眼见过。

  若这柄其貌不扬的新剑能做到。

  大乾铸器一脉的新时代,就真的来了!

  “拿木人桩来,顺便披一层甲。”

  徐遇春一边从铸剑师中拿回新剑,一边发令道。

  片刻后,帮着盔甲的木人桩推到了徐遇春眼前。

  徐遇春握着新剑,甩了甩手腕。

  而后没有任何迟疑的,猛地朝着这带甲的木人桩劈砍过去。

  其力道之大,虽不如杨宁。

  但这一剑的势头之猛,却胜过千军万马!

  “刷!”

  寒芒闪过,众铸剑师皆下意识的向后退了几步。

  “扑通!”

  下一秒,身披步卒盔甲的木人桩,瞬间被砍成了两段。

  见此一幕,徐遇春先是一怔,而后嘴角挑起一抹难压的笑容。

  众铸剑师更是满面春风,瞬间就围在了那半截被砍断的木人桩四周。

  “竟然真的切断了,这绝对算是削铁如泥了!”

  “切面平整光滑,盔甲断裂的地方也明显是切断,而不是扯裂。”

  “剑身完好如初,就连剑刃的部分也没有用丝毫损伤的痕迹。”

  “太不可思议了,我拿的木人桩可是最大号的,三次淬火的剑居然连这都能砍断。”

  “破坏力是一绝,韧性也同样出色。”

  “若再对锻造之术精进一番,这柄剑定将成为史诗传唱啊!”

  众铸剑师像见到了祖宗一样亲,恨不得把这柄四不像的新剑抱在怀里稀罕。

  可彼时的徐遇春,却突然收敛了笑容。

  而后大手一挥,驱散了众人道:“再拿五个全身披甲的木人桩来,既然六殿下说这剑不仅削铁如泥,而且使用寿命也极佳,那老夫自然要试上一试。”

  众铸剑师心领神会,连忙搬了五个全身披甲的木人桩进来。

  劈砍之前,徐遇春还特地看了一眼杨宁,语气平和的劝道:“殿下,您若是现在认输,就算咱们平局如何?”

  “大可不必。”杨宁摆了摆手,一副吃定了五百西北精兵的模样。

  徐遇春也不再多言,而是屏气凝神,将新剑沉于丹田之间。

  他双手握剑,额头青筋暴起,猛地睁眼一连五剑快速劈出。

  “簌簌簌!”

  徐遇春出剑速度极快,而且招招致命,皆为杀招。

  如果距离够近,甚至能嗅到残留的剑气。

  “嘭!嘭!嘭!”

  五个全身覆甲的木人桩,在众人的注视下,瞬间四分五裂。

  变成了一地残渣木屑。

  徐遇春收功吸气,全神贯注的看向手中的新剑。

  剑身颜色依旧如常。

  剑身的形状没有丝毫变形。

  剑刃也没出现半点卷刃。

  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四不像的形状。

  “连斩六个全甲木人桩,这剑已经胜过仓库中的剑王了。”

  “完全没有卷刃,就连韧性还一切如常,即便是御剑也比不上它啊!”

  “在这种程度的劈砍测试下,还能毫发无损,这使用寿命也太逆天了吧......”

  众铸剑师全都沸腾了,他们回过神来,将始作俑者杨宁团团包围。

  纷纷群情激动道:

  “仅用自悟的淬火术,便将剑铸到了这个程度,六殿下前途无量啊。”

  “天不生六殿下,铸剑万古如长夜!”

  “如此一来,军令状就能如约完成,我们就不用掉脑袋了!”

  “六殿下救命之恩,我等没齿难忘啊!”

  徐遇春也在一声声欢呼中,逐渐露出了由衷的笑意。

  他缓步走到杨宁面前,颇为满意道:

  “这柄剑的整体工艺,至少领先当前的大乾铸剑术十年之多!

  如果大乾军队能够普及这种剑,光是账面战斗力都能至少翻一倍。

  而且这剑的使用寿命极为恐怖,如此一来,光是军费的开支每年又能节省几十万两了。

  殿下,您今日此举,乃是造福大乾,造福天下千万百姓。

  从今日起,这柄剑就以殿下您名中的宁字命名,名为大乾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