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

  杨宁瞬间喜上眉梢。

  北方商会。

  妙得很!

  若是那群漠北商贾各自为政,无人可管理。

  想要借商贾之手,试行互市区域,其难度可是如登天一般困难啊。

  但若是这群漠北商贾是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的。

  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若是能有一个足够有分量的大人物,站出来主动领导这群漠北蛮子。

  那无论是对杨宁来说,还是对想要实现互市的漠北王庭来说。

  这件事都是一个绝对的喜报。

  要知道。

  互市能否开办的起来。

  杨宁与漠北第一丞相完颜守常之间的协议。

  仅仅只是一个序章,甚至连一个正儿八经的第一步都算不上。

  要知道。

  所谓互市的第一步。

  应当是将场地规划好,将第一批想要售卖交换的物品清单罗列出来。

  至于互市能不能办好,至于互市能不能办的长久。

  这与杨宁和漠北第一丞相完颜守常的关系并不大。

  真正能对漠北、大乾互市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归根结底,还是漠北与大乾的商人。

  而这东北大地,大雪封山导致道路堵塞严重。

  又在便宜父皇登基之后就连年征战,这么多年来。

  除了在春夏之时,有一些颇为又门路的老商人。

  会选择来到东北大山里面,收一些山货。

  除此之外。

  纵观整个大乾,

  每年能来到东北边关做生意的商贾。

  满打满算也就十几个。

  所以说,

  互市的第一枪一定不能从大乾的方向打出来。

  想要将这大乾、漠北互市开办起来。

  第一枪,一定是要在漠北的地盘上打响的。

  尤其是这群本土的漠北商贾。

  他们才是这所谓互市的主力军。

  只要稳住了这群漠北本土的商贾。

  能让他们有利可图,并将其紧紧的栓牢。

  这漠北、大乾互市,便可以说是办成了第一步。

  但是。

  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个道理从古至今都是相当适用的。

  纵然是将漠北的本土商贾压榨出十成的油水。

  但若是想要将互市真正的办大办强。

  想要让互市真正成为漠北与大乾的休战附。

  还需要大乾商人一同出手。

  只有漠北、大乾双方的商人,都能在这片互市区域上看到白花花的银子。

  才能够带动东北边民,以及漠北牧民。

  唯有如此。

  才能叫东北边民与漠北牧民放下兵戈。

  重新以一种平和的状态出现在互市的现场。

  如此一来。

  兵戈可制止。

  百姓可安居乐业。

  漠北之民心,也会尽收于他这个燕王手中。

  如此操作下来,那便是一石三鸟。

  不仅能够兵不血刃的将整个漠北王庭收归下来。

  就连在京城中,乃至整个大乾的商贾中的口碑。

  也会出现两级反转之势。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

  那时候的杨宁,遍地都是朋友。

  谁敢动他?

  动了杨宁便是动了东北互市!

  动了东北互市。

  两地的百姓会吃了他。

  大乾与漠北的商贾也绝对不会给他丝毫活下去的机会。

  这就是互市真正的魅力!

  “林大人,既然你如此了解,本王当真有一事相求了。”

  杨宁轻抚下颚,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得意之色。

  林乌术闻言,先是微微一怔。

  而后连忙双手一拱,冲着眼前的杨宁恭恭敬敬的回禀道:“殿下但说无妨,从现在开始,老臣身上的这一百四十多斤肉就是殿下的了。

  只要殿下发令,老臣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定会为殿下办成!”、

  “林大人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啊,本王听得颇为感动。”

  杨宁淡然一笑,旋即继续说道:“本王的意思是,既然林大人在漠北方面的威望不低,而且在新鹤城中的人脉颇广。

  能否派人将那北方商会的行首请来,本王与之一叙?”

  “殿下想宴请北方商会的行首?”

  林乌术探出脑袋,试探性的发问道。

  “本王却有此意。”

  杨宁点了点头,毫不避讳的开口说道。

  “殿下多虑了。”

  林乌术闻言则是大手一挥,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释然之色。

  听闻此言,杨宁先是微微一怔。

  而后冲着面前的林乌术问道:“本王多虑了?这话从何说起?”

  杨宁有些发懵。

  这林乌术口中所言,根本就是答非所问啊。

  “殿下,您是有所不知,北方商会的那群漠北商贾,他们的家产家当几乎全都在新鹤城内。

  如今新鹤城沦陷突然,那群漠北商贾就算是有通天之能,想要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家产转移到齐木斯。

  那也是难如登天啊。”

  林乌术说着,眼角明显生出了一抹笑意:“以老臣之见,殿下只要顺理成章的进入新鹤城,而后进入城主府,闭门半日。

  定会有无数漠北商贾主动登门拜访的。

  到那时,殿下无论是想要拿捏漠北商贾,还是想要见北方商会的行首一面,都是易如反掌。”

  “哦?如此说来,彼时新鹤城内的商贾大多还在?”

  杨宁颇为惊喜的问道。

  “这是自然,漠北商贾所经营的业务,大多都是围绕着马匹、牛羊、皮革、矿产进行的。

  多达上万的马匹牛羊暂且不谈,成吨的皮革,与坐落在新鹤城周遭的脉矿。

  那群漠北商贾就算是想搬走,他们能搬的走吗?

  漠北商贾在这新鹤城生活了小二十年,他们的妻儿老小,全家子嗣。

  恨不得都在新鹤城内扎了根。

  别说殿下有意主动接纳他们。

  就算殿下的手腕再凌厉一些。

  那群漠北商贾也只能乖乖的赔笑。”

  林乌术伸出四根手指,为杨宁一本正经的解释了起来。

  “竟是如此。”杨宁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旋即沉声说道:“不过,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新鹤城中的商贾应当是慌极了。

  既然如此,再推迟几个时辰入城,岂不是更好?”

  “殿下圣明。”林乌术双手一拱,眼神中满是赞许之色道:“就如同杀鱼一般,想要鱼肉鲜甜没有腥味,只需要将鱼囚禁在清水缸中,饿上它三天三夜,等它排干净了身体的污秽后,肉质自然是鲜美无比。”

  “知我者林大人也。”

  杨宁点了点头,旋即一**坐在了城楼的台阶上。

  而后将目光放在了林乌术捧在手里的这份藏宝图。

  “既然还要再等几个时辰进城,林大人不妨给本王讲讲,这封藏宝图上所记载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杨宁沉声问道,眼神无比犀利。

  “殿下别急,其实这份藏宝图,只是其一。”

  林乌术见杨宁对这份藏宝图如此感兴趣,便也席地而坐。

  而后将手中的这张藏宝图摊开。

  恭恭敬敬的摆在了杨宁的面前。

  “只是其一?”杨宁略显惊愕道:“难不成这漠北第一任大将军的墓穴还是分段式的?”

  “殿下明鉴,确实是如此。”

  林乌术闻言双手一拱,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坚毅之色。

  “早年间,这漠北第一任大将军,乃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存在。

  他死后害怕在冥间受人折磨,便特地参照道家的驱邪符箓,将自己的墓穴改造成了符箓的模式。

  八卦之中,生门与死门共存,乃是九死一生之相。

  这份藏宝图中所埋藏的,只是十块墓穴之一。

  若殿下有心发掘,完全可以组建一支摸金校尉,对这漠北大将军的十块墓穴进行发掘。”

  “这漠北大将军的墓穴中究竟有什么宝贝?”杨宁眉眼一紧,语气中颇有几分质疑的问道:“能让林大人不惜提出组建摸金校尉,也要前往发掘?”

  此话一出。

  林乌术尴尬一笑。

  旋即,他又从怀中掏出了一块被削的四四方方的青石板。

  青石板有一个巴掌的大小。

  上面竖着刻了几行小篆。

  篆书夹杂着几个漠北鸟语。

  杨宁俯身看去,除了金星、华盖之外。

  就没几个能认得的字。

  “殿下请看,这是老臣在石壁背后的机关中,发掘出来的一块石碑。

  这块石碑上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漠北第一任大将军,其还有另一层身份。

  那就是漠北第一任大蛊师!

  他是漠北蛊术的创始者!

  传说在九星连珠之日,会有一身披华盖之日,将漠北第一任大将军的墓室发掘出来。

  并从中找寻到蛊术的根源,最终与天地同寿,回归本源!”

  轰!

  此话一出。

  杨宁倒吸一口凉气。

  他身上的汗毛纷纷立起。

  眼神中更是生出了阵阵错愕之色。

  不可思议。

  实在是不可思议!

  坊间传闻,说漠北蛊术乃是从西南传过去的盗版。

  可从这份数百年前的石碑来看。

  漠北的蛊术,怕是另有起源啊!

  既是漠北大将军,也是漠北第一任蛊师。

  如此说来。

  那十个墓穴之中。

  便不止存有漠北大将军的生平。

  其中甚至可能埋葬了漠北蛊术的源头!

  蛊术的强大。

  杨宁可是从刚穿越过来,便领会过的。

  那九转化骨蛊毒。

  即便是前身这般逆天的顶级根骨。

  在服下之后,也会在几个时辰后驾鹤西去。

  哪怕是用顶级的药材煮成沐浴。

  想要彻底根除,也要数月有余。

  不过老话说得好。

  福祸相依。

  蛊术既然能将蛊毒的毒性发挥到如此地步。

  那么若是换一个思路,以蛊术配合中原医术,作为救命良药的话。

  岂不是会有奇效?

  无论如何,得蛊术源头者。

  足以雄踞一方,造福百姓了!

  “怪不得林大人此行只一日,便匆匆回城。”

  杨宁强压心中喜悦,故作镇定的说道:“原来是林大人在山中发现了如此惊天秘密啊。”

  “殿下说笑了。”林乌术闻言,连忙拱手反驳道:“只凭老臣一个人,哪怕是倾尽家财,想要发掘出漠北大将军墓穴的冰山一角,那也是痴人说梦啊。

  想要发掘漠北大将军的墓穴,所耗费银两、兵员,绝不亚于一场战役。

  老臣的建议是,殿下应先以当下之事为主,至于这漠北大将军墓穴。

  等日后殿下羽翼充盈,再图之也不迟。

  毕竟,山中洞穴记载这漠北大将军墓穴的石壁壁画。

  已被老臣派人去销毁了。

  如今的东北群山中,再无任何一块石壁上,画有漠北第一任大将军的墓穴所在!”

  此话一出。

  杨宁眉眼一挑,颇为满意的站起身:“林大人心细,本王甚是宽慰啊。”

  “殿下谬赞,老臣不过一阴暗小人,怎可与殿下争辉。”

  林乌术自污了几句,赔笑说道。

  “林大人不必如此,既然本王接纳了你,便不会出尔反尔,林大人尽可放心。”

  杨宁见林乌术如此,略显鄙夷的摆了摆手。

  “老臣领命,这城外大雪纷飞,殿下和老臣进堡内,老臣再为殿下讲一讲这漠北大将军的相关事宜吧。”

  林乌术闻言,也小心翼翼的挺直了腰板。

  而后双手一拱,冲着杨宁开口说道。

  “林大人请。”杨宁单手一摆,语气坚毅道。

  “殿下请。”林乌术双手一拱,向杨宁回礼道。

  旋即。

  一君一臣。

  一老一小。

  便先后脚的走进了城楼上的瞭堡内。

  ........

  与此同时。

  京城。

  工部。

  黄尚书桌案前。

  十几个身着红袍的大臣,正满脸凝重。

  纷纷操着一股哭腔,冲着黄尚书拱手道:

  “黄尚书,您不能走啊,工部上上下下就仰仗您一人,您若是走了,工部的心不就散了吗?”

  “是啊黄尚书,六部中,本就咱工部最受欺,赝本您攀上了燕王这个高枝,又与东宫众臣相互呼应。

  这在朝中刚刚有了几分话语权,您现在离开,岂不是将这大好的局面直接葬送了?”

  “黄尚书,您务必要三思啊,您一家妻儿老小可都在京城呢!”

  “您若是就这么不管不顾的离开京城,前往东北,您的家眷如何,陛下又该如何啊!”

  听着三五同僚的劝告。

  黄尚书只是脸色铁青,一张拍在桌案上:“休要聒噪!”

  “黄尚书,您三思啊!”

  众臣见状,也不劝了。

  纷纷围在黄尚书周身跪了起来。

  硬是没给黄尚书留分毫下脚的地方。

  黄尚书见状,更是一脸铁青的坐在了木椅上。

  “殿下要在东北干大事,东北地广人稀,当地的布政使司和建造司,也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都不是科班出身。

  如今殿下刚刚将新鹤城打下来,这是内东北一大重镇级别的城池!

  殿下有心在此处修路,为百姓造福,本官还有什么借口不去帮忙?”

  黄尚书气喘吁吁的回应着,他单手扶额,满眼都是去意。

  “陛下同意了吗?黄尚书的妻儿都同意了吗?”

  为首的几个红衣大臣口条麻利。

  字字珠玑,句句都扎在了黄尚书的心窝上。

  黄尚书闻言,先是沉默了片刻。

  而后长叹一口气,眼神逐渐坚毅的说道:“若是陛下不允许本官前去,那本官便辞了这官,自费去东北找燕王殿下。

  本官在京城中也没有亲戚帮衬,妻儿便只能跟本官一同去东北了!

  诸位同僚若是还拿本官这个尚书的话当回事,便速速散去,莫要拦着本官去东北的路。

  若是耽搁了本官的时间,东北边民可不会饶了诸位!”

  听着黄尚书的威胁。

  跪在周遭的一众红衣大臣面面相觑。

  仅是片刻后,众臣便纷纷挪动红袍。

  给黄尚书让出了一条路来。

  可就在黄尚书收拾好了桌案上的卷轴竹简。

  准备出门离开之际。

  东宫首辅大臣杜润,却悄然堵在了工部的大门前。

  “情况,殿下都在密信中交代了。”

  杜润缓步走到了黄尚书的面前,刻意将嗓音抬高了几个度说道:“老臣已替黄尚书向陛下请了愿,陛下准了你三年的外出权。

  这是陛下赏你的金令,此番去东北修路,乃是造福百姓。

  朝廷虽不出不了一分一毫的银子,但黄大人能有此心,俨然是为天下立命之楷模。

  从今日开始,黄大人便加封东北建造司司农!

  掌管东北建造的一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