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一幕。

  前一秒还有些发懵的黄尚书。

  此刻,脸上竟悄然露出了几分笑容来。

  那笑容不是强寄出来的。

  而是发自内心的为荣耀的喜悦。

  杜润和胖麻子二人见状相视一笑。

  旋即。

  在百官的迎合之下,在胖麻子和杜润双重的语言安抚之下。

  黄尚书一脸骄傲的带着那所谓的工部监事完颜水,便头也不回的朝着远方的东北奔袭了过去。

  看着渐行渐远的黄尚书,以及其身后跟着的上百名黑甲禁军。

  杜润负手而立,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浊气。

  一旁的管家胖麻子见状,眼神中同样出现了几分释然。

  “杜大人辛苦了,这黄尚书着实是有些不好拿捏。”

  “管家大人言重了,若是没有管家大人在一旁给老夫打掩护,说不定就只能使下下之策了。”

  杜润摇了摇头,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疲惫。

  “是啊。”管家胖麻子深吸一口气,似是有几分如释重负的说道:“殿下特地来信,说这黄尚书若是不配合,就将黄尚书在半路上灭掉,而后再派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到东北来。

  这黄尚书再怎么说,也是陛下身边的六部尚书之一,若是强行剿灭,对我们的影响恐怕不小啊。”

  “管家大人又言重了。”

  杜润闻言,只是淡然一笑。

  作为一个在大乾官场当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油条。

  杜润对于杨宁的心思可谓是心知肚明。

  对陛下的了解程度,更是说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

  “这黄尚书虽然有些本事,但说破大天,他也不过是一个技术人才。

  大乾并非是地广人稀的漠北草原,每年想要通过科举逆天改命的考生,就算没有一百万,也有大几十万。

  在这种恐怖的人才储备之下,几乎每年都能出一个黄尚书那样的人才。

  若是黄尚书真的在去东北的路上暴毙,想要找一个替换的人选,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至于陛下会不会怀疑到燕王殿下的身上,呵呵。”

  杜润说着,戛然而止,眼神中不禁生出了几分冷冷之色道:“管家大人以为,陛下真的会为了一个六部尚书,而对自己为数不多的亲儿子动手吗?

  六部的尚书只要舍得银子去找,总能找到更好的。

  但如今的陛下,膝下总共就只有四个皇子了。

  皇子之于陛下而言,之于整个大乾天下而言。

  可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皇子若是没了一个,即便是花十倍、二十倍的银子,可都无法从天下再搜罗出来一个了。”

  “杜大人一席话,着实是让某震撼。”

  胖麻子闻言,沉寂了许久。

  直到额头的一滴冷汗顺着脸颊划过。

  胖麻子这才双手拱起,冲着面前滔滔不绝的杜润大人拱手称道。

  “行了。”

  杜润闻言,一只手按在了胖麻子拱起的双手上,而后沉声说道:“管家大人尽可放心,对于殿下来说,你就是除了陛下之外,和他最亲近的人。

  我们只需要做好服侍的工作,如今殿下在东北,心中自然是有着大谋划的。

  我们为人臣子,一定要为殿下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殿下绝非是池中之物,等到殿下登顶九五至尊的那天。

  你我,便都会一朝升天。”

  “杜大人肺腑之言,某记下了。”

  胖麻子双手一拱,再度冲着杜润拜会了起来。

  见此一幕。

  杜润也不再皇子府停留。

  他只是轻咳一声。

  身后的东宫百官,便像是突然接收到了某种指令一般。

  瞬间就排成排,罗列成了两队。

  紧接着。

  尚不等杜润开口发令,这两列近百人的东宫官员。

  便齐刷刷的朝着东宫的方向走了回去。

  望着离去的杜润以及东宫众臣。

  管家胖麻子深吸一口气。

  而后将那封由杨宁所写的家书从怀中掏了出来。

  他盯着家书上的最后一行字,嘴里振振有词的嘟囔了起来:“杜大人莫怪,您说的不错,殿下着实是拿我当成了亲人,但您却有一点说错了,那就是在殿下的眼里,某可是要比陛下更亲。

  监视您不是某的本意,某也只是奉命办事。”

  胖麻子话音刚落。

  几道黑影便从六皇子府窜了出来。

  而后头也不回的朝着才刚离开没多久的东宫百官队伍奔袭了过去。

  直到看着黑影与东宫百官的队伍,一同消失在了街尾。

  胖麻子这才眼神谨慎的关上了府门,缓步回到了府内。

  一日后。

  新鹤城内。

  城主府。

  杨宁正一脸疲惫的看着手中折子。

  如今新鹤城刚刚平定,有了共川城林乌术的前车之鉴。

  杨宁特地发令,让所有文武官员全都在家休息两日。

  但这在家告假休息,并非是彻底摆烂。

  而是要在各自家中的府上办事。

  如此一来。

  不仅可以杜绝官员与自己之间的直接交往。

  将风险降低了几个度。

  而且也能让官员主动和当地的乡绅、百姓接触。

  关键是。

  此一举,可以将那群有二心的臣子直接筛选出来。

  若是有程度严重的懒政情况。

  便可以重点盯一盯了。

  思绪未断。

  杨宁深吸一口气。

  旋即放下了手中的竹简。

  而后站起身,三百六十度的扭了扭腰。

  “想不到这新鹤城的年营收,竟然比共川城和黑江关加起来还要多数倍有余。”

  杨宁轻抚下颚,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得意之色。

  “矿产资源也要比共川城、黑江关丰富的多,关键是,这新鹤城还有六个下属的村庄,这六个下属村庄每年纳上来的税收,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杨宁嘴里嘟囔着,但却突然深吸一口气:“只不过,这六个村庄尚且还没有收归到大乾的板块。

  其中四个村庄的地理位置已经摸清了,至于另外两个村庄,就像是失踪了一般。”

  昨日,在晾了新鹤城商贾几个时辰后。

  杨宁便趁着深夜悄然进入到了新鹤城中。

  由于杨宁入城之时,身边只带了十几个护卫,以及三五官员。

  所以并未引起多大的瞩目。

  新鹤城的百姓、乡绅大多以为,深夜入城的杨宁只是一个随军富商,或者是四品大官。

  换句话说。

  现在的新鹤城内。

  除了石恒、林阮、徐渭祖、姜南风、林乌术四人,以及几百人的禁军亲卫部队之外。

  几乎没有人知道大名鼎鼎的燕王杨宁已经进驻到新鹤城城主府内了。

  也正是这种信息差。

  也正是这种高超的藏匿技术。

  让杨宁能够将如今无主状态下的新鹤城乱象尽收眼底。

  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新鹤城内真可谓一番末世一般的景象。

  一些漠北商贾,宁可抛家舍业,也要尽一切家财,用一切手段,逃离这新鹤城。

  可另外一些漠北商贾,他们的产业都在当地,即便是用尽全身力气,也没办法将自己的家业从新鹤城挪走。

  这也就导致。

  如今的新鹤城内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其中一派的商贾、乡绅,都是不顾一切的想要逃离新鹤城。

  至于另一派的商贾、乡绅,则是不顾一切的想要见到燕王杨宁一面。

  他们的一切都在这新鹤城内。

  他们不能舍。

  更舍不下。

  而这就导致。

  他杨宁昨天一晚上。

  都被前来拜访的新鹤商贾弄得鸡犬不宁。

  甚至连一个时辰。

  不。

  半个时辰的安稳觉都没睡好。

  他也不知道为何这群商贾都要趁着大半夜的登门送礼。

  前世亦是如此。

  难道无论在哪个世界。

  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

  送礼在夜晚,都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共识吗?

  想到这儿。

  杨宁深吸一口气。

  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无奈之色。

  可就在此时。

  殿门外却又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杨宁听罢,刚要沉声怒骂。

  叫他们闭门谢客。

  可下一秒,一个极为熟悉的声音。

  却瞬间传入了杨宁的双耳当中。

  “殿下,黄某来了!

  这东北道阻且长,即便是八百里加急,也在路上耽搁了些时间。

  还望殿下恕罪!”

  此话一出。

  杨宁才刚的烦躁之色瞬间消失。

  紧接着。

  他便大步朝着殿门外迈了过去。

  尚不等周遭的小侍卫将两侧重达几十斤的木门拉开。

  杨宁便已经单手伸出,将那大木门硬生生的推出了一个缝子来。

  见此一幕。

  分列在殿门两侧的小侍卫见状,眼神中也都明显生出了几分错愕。

  紧接着。

  大门缓缓打开。

  黄尚书和完颜兀就这么水灵灵的出现在了杨宁面前。

  看着眼前灰头土脸的二人,杨宁连忙将大门推开。

  而后冲着二人挥了挥手,二人见状。

  先是冲着杨宁恭恭敬敬的拱手拜了拜。

  但杨宁并不想搞这些**。

  便只是大手一挥。

  而后带领二人一路小跑的来到了书房当中。

  看着已经换上了一身大乾官服的完颜兀。

  杨宁的严重颇有几分欣慰之色。

  “看来杜大人准备的相当充分啊。”

  杨宁拍了拍完颜兀的肩膀,转而冲着一旁的黄尚书说道:“黄尚书也辛苦了,本王着实没想到,黄尚书竟有如此大义。

  黄尚书你且站好,受本王一拜!”

  杨宁说着,便要拱手向黄尚书躬身拜会。

  黄尚书见状,哪里敢受起杨宁这一拜。

  他抢先一步,直接跪在了地上。

  而后双手举过头顶,恭恭敬敬的冲着杨宁沉声说道:“殿下万万不可啊,微臣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尚书,岂能受得起您的一拜,况且,殿下,微臣此番前来,并非是为了送殿下的这位故人,更不是为了什么升官发财。

  微臣此番入东北,为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修路!

  微臣不仅要修路,还要将新鹤城的这条路,修的四通八达!

  微臣要将新鹤城的这条路,修成殿下的第三条大腿!”

  黄尚书字字慷锵有力,眼神中充满了坚毅之色。

  杨宁闻言,先是微微一怔,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得意之色。

  他要的就是黄尚书这样能舍得出一切。

  只留几分功名在世间的人才!

  这等人才,对杨宁来说,虽然不是太好摆弄。

  但是绝对好用。

  毕竟,就从当前的东北局势来看。

  不说是要日理万机,怕是也差不了多少了。

  需要他经手亲力亲为去办的事儿,自然是能少一件就少一件。

  收敛一些心神,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这是绝对没错的。

  “将路修成本王的大腿,这话若是别人来说,本王肯定不信,但若是你黄尚书亲口所言,本王相信!”

  杨宁仰天长笑,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满意之色。

  紧接着,杨宁又拍了拍黄尚书的肩膀。

  一字一顿的说道:“修路所需要的一切人力物力,黄尚书都可以自行决断,本王的计划是,每个月给你拨款白银二十万两。

  一年之内,无论如何,要给本王将新鹤城的路修成!”

  轰!

  此话一出。

  黄尚书先是微微一怔。

  旋即两个枣核一般的眼仁中。

  则是瞬间激起了万丈激动。

  他倒吸一口凉气,甚至说话都磕磕巴巴了起来。

  “殿下,您到底是要修建怎样一条路啊?”

  黄尚书的眼神中生出了几分迷离之色。

  他咽了咽口水,略显错愕的看向杨宁。

  杨宁闻言,则是淡然一笑。

  而后冲着面前的黄尚书沉声说道:“黄大人,本王何时说过,只修一条路了?

  本王在信中所写的,自始至终都只有修路两个字,至于具体修几条路,修什么样的路。

  本王可一概没说,此刻全都在等着黄大人到来,本王才敢与你商议。”

  听闻此言。

  黄尚书的脸上悄然生出了几分激动之色。

  一个月二十万两白银。

  一年就是二百多万两白银。

  若是按照这个价格去估算。

  即便是以京城的物价进行换算。

  那也是至少二十条路,足以修八百里路啊!

  二百多万两白银。

  即便是想从京城修一条直通东北的专属官路都能修出来了。

  “竟是黄某以小见大了,还望燕王殿下切莫怪罪。”

  黄尚书双手一拱,小心翼翼的请罪道。

  “无妨无妨。”

  杨宁见状,只是淡然摆了摆手。

  毕竟。

  先前在京城。

  黄尚书每年能做的最大工程。

  也就只有京城周边的那些房屋修缮了。

  一期工程最多三五十万两白银。

  其规模和成就,对于渴望功名的黄尚书而言。

  不过就是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黄大人心直口快,本王反倒喜欢与黄大人这样的人相处。

  本王这里有蓝图一份,初步修缮的道路,可是多达两百里。

  跨度不小,而且东北方面多冻土,多森林。

  数百年来,都未曾有先人能在这片沃野之上,修建出一条像样的道路来。

  黄大人,你若是能将此事做成。

  那可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杨宁一边拉着黄尚书的手,一边将怀中早就绘制好的一份简易草图塞进了黄尚书的手中。

  而听着杨宁画的大饼,黄尚书的眼睛都明显亮了几分。

  他深吸一口气。

  旋即缓缓将杨宁递过来的简易蓝图大开。

  刚一打开蓝图。

  黄尚书的两个眼睛便瞬间瞪得溜圆。

  一副四通八达的草图瞬间入目。

  道路的宽窄、形状,乃至于长度、用材。

  等等一系列极为细节的数据。

  都被一一罗列在了这张蓝图上。

  与其说这是一张道路的简易蓝图。

  倒不如说这就是一份相近的道路修缮指导书。

  其中的道路结构精妙,用材精巧。

  即便是身为工部上述的黄尚书,也不禁为之感到赞叹。

  黄尚书见状,沉寂了许久。

  他捧着那张蓝图至少看了一刻钟。

  这才咽了咽口水,半梦半醒的咽了咽口水道:“殿下,您确定这是简易蓝图,您确定要将这份蓝图给某?”

  黄尚书不傻。

  他心里门儿清。

  只要拥有这份设计蓝图。

  无论是谁都能完完整整的建造出来。

  哪怕是个工部设计入门的新手,也能轻而易举的将这套路修好。

  杨宁此举,无非就是在给他这个工部尚书送功劳、送名声!

  “这是自然,黄尚书难道不愿接下此番重任?”

  杨宁淡然一笑,话里有话的说道。

  此话一出。

  黄尚书瞬间心领神会。

  他双手一拱,几乎是以折服的语气,虔诚的说道:“殿下放心,黄某定不辱命!”

  说罢。

  黄尚书便双手一拱,拿着手中的道路蓝图便要离开。

  杨宁见状,颇有几分错愕的开口问到:“黄尚书这是要干甚?”

  “回禀殿下,此事刻不容缓,东北冻土较多,而且还要预防大雪,修路之事必须从现在开始实验实行,某绝不愿给殿下弄出丝毫的纰漏来!”

  黄尚书双手一拱,眼神中的坚毅无限。

  而听闻此言。

  杨宁也不再阻拦。

  他大手一挥,淡淡说道:“既然如此,黄大人自行安排便是,本王替你安排好了宅子,等你结束工作后,只需叫身旁的侍卫带你去即可。”

  “多谢殿下恩宠!”

  黄尚书双手一拱,旋即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城主府。

  一时间。

  城主府内便只剩下了杨宁和完颜兀二人。

  二人面面相觑,相视片刻后。

  完颜兀率先拱手,冲着面前的杨宁沉声说道:“多谢殿下救命之恩,此番入漠北,我定当竭尽全力,促成漠北东北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