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 第486章

小说: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6-17 20:44:26 源网站:2k小说网
  “发生什么事了?”

  伍用站起身问道。

  “阿鲁台已经来到阳和关外,他想退进关内躲避,据他说瓦剌大军就在不远处咬着他。”

  蓝太平把手里的密信递给伍用。

  伍用皱着眉头接过来,快速的浏览了一遍。

  “哼,他倒是熟门熟路啊。”

  蓝太平冷笑道。

  当初鞑靼就在阿鲁台和鬼力赤带领下,顺着阳和关进入长城内一路攻克宣府和居庸关,最终围困北平府。

  “绝不能放他们进来,虽然他们现在势弱,可我们也不能引狼入室放他们进来。”

  伍用抬起头坚决的说道。

  “立刻给宣府传令,让阿鲁台在关外驻扎。跟他说不要慌,大明天兵随后就到。”

  “是”

  伍用立刻提笔写密信,递给蓝太平查看后盖上将印。

  随后他立刻命人送去宣府。

  “国公爷,这鞑靼把瓦剌吸引到关外倒也省了咱们的麻烦。“

  “要不要即刻点兵奔赴宣府,随时可以支援鞑靼。”

  伍用有些兴奋道。

  “不用着急,瓦剌岂敢在我大明附近撒野?”

  “他们现在一定十分谨慎,只要咱们这边一动那瓦剌便会远遁而去。”

  蓝太平坐回去,举筷夹了粒花生米放入嘴里。

  “不错,瓦剌和鞑靼在北平府里肯定有不少探子。”

  “那咱们就按兵不动?”

  “这里距离宣府不过百里,咱们不必着急。先让他们狗咬狗一阵,不拿出点诚意还想让咱大明的儿郎白给他拼命?”

  “简直是痴人说梦,我蓝太平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求人,那你就的拿出求人的态度来。”

  蓝太平嘴角露出一抹邪笑。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伍用也明白过来了。

  他也坐下来,给蓝太平倒满酒,给他自己也倒了杯。

  “国公爷,属下敬您。”

  “噹”

  碰杯后一饮而尽,两人相视一笑。

  ……

  长城阳和关外,阿鲁台盯着城关良久。

  “太师,你认为大明皇帝会让咱们进去吗?”

  本雅失里满脸忧愁问道。

  “哼,他们自然不敢放咱们进去。”

  “我要求进关不过是要价的筹码,咱们就在这关下等着他们还价吧。”

  阿鲁台相信,大明不会袖手旁观。

  如果任由瓦剌在大明家门口,把已经归顺的鞑靼吃掉。

  那将是严重的打大明的脸,用他们的话就是大明的威严何在?

  “他们汉人最看重这些虚名,只要咱们称臣他必然会出兵。”

  阿鲁台见本雅失里仍然满面愁容于是安慰道。

  “但愿吧,只是本汗听说那威国公极其残忍狡诈。现在大明由他掌权,他们的皇帝还是个孩子。”

  阿鲁台的脸瞬间阴沉下来,鞑靼的今日全拜威国公所赐。

  见阿鲁台脸色难看,本雅失里识趣的闭上嘴。

  “瓦剌的马哈木明天就能到,我们还是先做好准备迎战吧。”

  阿鲁台丢下这句话就走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本雅失里的脸色也阴沉下来。

  “哼”

  重重的哼了一声,他也转身离去。

  第二日清晨,蓝太平从十八营中点了五千精兵。

  “缚虎,把这封信给你岳丈送去。告诉他,这一次若是再耍滑头本国公可不会手软了。”

  蓝太平似笑非笑的说道。

  “国公爷放心,他若是再敢推三阻四我提溜着他脖子也给他提溜来。”

  蓝缚虎瓮声瓮气道。

  “好,快去吧。”

  “是”

  蓝缚虎随即拍马出营,朝着朵颜三卫方向而去。

  “蓝庆业!”

  “属下在。”

  “命你两日后率一万铁骑进驻居庸关,随时等候命令准备驰援。”

  “得令”

  “其余人等各司其职,加强北平府的巡防,做好秋收的保护工作。”

  “末将遵命”

  几十名将领齐声领命。

  蓝太平满意的点点头,“出发”。

  一声令下,五千精兵随着他离开大营。

  在他的身边,有几个身影异常兴奋。

  看着明军出城,街上许多人露出了不同的神色。

  鞑靼被瓦剌追到长城边上的消息,如同占了翅膀般一夜间传遍整个北平府。

  不同的人,对这件事有着不同的看法。

  “威国公这是要率军前去帮鞑靼人?”

  “看样子应该是,毕竟鞑靼人已经向咱大明称臣了。”

  “称臣?难道低头服个软,前面的账就可以一笔勾销了?姥姥!”

  “谁说不是,他们在太原府那可是没少造孽!”

  “就该让瓦剌和鞑靼狗咬狗,威国公实在是太好说话了。”

  “他好说话?嘿,这多新鲜呢。”

  “怎么说?”

  “嘿嘿,他有个诨号那叫蓝阎王,您瞧着吧。这事啊,没那么简单。”

  “但愿如此,咱大明的儿郎凭啥为鞑靼去送死。”

  ……

  就在人们议论的时候,野外也有人放飞了大量的信鸽。

  这些洁白的信鸽飞往了四面八方,但却都带着同样的消息,“威国公领兵朝着居庸关方向而去。”

  有着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居庸关”,距离北平府西城也不过四五十里。

  蓝太平领兵不急不徐,待晌午时分也就到了。

  “不愧是天下第一关,如此雄壮真乃世之罕见啊。”

  小皇帝朱允熥忍不住感叹。

  “此关真乃是上天所赐,正好处于两山的交汇处。”

  徐妙锦仰头看着高大的关隘说道。

  “哦?妙锦姐姐是哪两座山脉?”

  朱允熥好奇的问道。

  “关隘的两边,正是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中间有近四十里的孔道可以通过,自古以来就是隔绝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

  徐妙锦侃侃而谈。

  这让一旁的蓝太平都忍不住侧目,谁能想到一个小女儿家竟然能够说的这么清楚。

  “二姐自幼不喜琴棋书画和女红,反而是对于刀枪剑戟和兵法深深着迷。”

  徐增寿在一旁解释道。

  难怪如此,常升和小皇帝都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只有蓝太平眼含深情的看向她,这让原本骄傲的徐妙锦瞬间脸红的低下了头。

  进驻关内,蓝太平下令全军休息。

  草原这边此时也接到了消息,阿鲁台得意洋洋的把飞鸽传书来的消息告诉他本雅失里。

  “我就说,他们汉人最看重脸面了。”

  “怎样,是不是急匆匆的出兵了。”

  阿鲁台仿佛掌握了不败秘诀,脸上满是自满和不屑。

  而同样得到消息的马哈木,却将大军驻扎在距离鞑靼五十里处。

  “大明的威国公率军五千朝居庸关去了。”

  “难道,他真要帮助阿鲁台?”

  年轻的马哈木犹豫了。

  “再探,命人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太尉大人。”

  “是”

  马哈木继续在帐内来回踱步,他眉宇间成了一个“川”字。

  “威国公,真有传说的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