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江湖:真气要交税 卷一 第372章新·羊毛剑

小说:这个江湖:真气要交税 作者:三观犹在 更新时间:2025-09-28 08:06:42 源网站:2k小说网
  我放声大笑,赞道:

  “绝妙!唐家主深谋远虑,江某佩服!此计一石三鸟,既全了唐门情面,又助益武林公益,更是……”

  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更是为我镇武司插手同盟事务,提供了一个再正当不过的由头。”

  唐不戒与唐不咸对视一眼,皆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这一招,无异于在九幽教精心搭建的舞台上,提前埋下了一颗钉子!

  唐不戒见我爽快应允,抚须微笑,显然也十分满意。

  他顺势道:“如此甚好。这次武林大会,我唐门也需派出代表。九儿年纪虽轻,但机敏聪慧,在年轻一辈中威望不低,所以准备让她历练一番!”

  我闻言一愣。

  此次武林大会,蜀中大小六十多个门派均已报名,还有不少闻风而来的江湖游侠、散修。

  报名者多达百余人。

  唐九妹虽有六品的实力,又精通暗器,但性子却不沉稳。

  不过既是他们提出,我也不便反对。

  当然,那些真正的泰山北斗,如青城掌门、蜀山剑主,最多亲临坐镇,绝不会亲自下场比武。

  到了他们那般地位,赢了是理所应当,输了则颜面尽失,毫无益处。

  此次大会,明面上是切磋武艺,实则是九幽教借青羊宫之手,想重新划分蜀中的江湖势力格局。

  他们在算计别人,却不知自己也早已落入了别人的算计。

  这台戏,谁唱到最后,还未可知!

  ……

  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后,我便起身告辞。唐不咸亲自送我出来。

  走到堡门处,唐不咸忽然提醒道:“那个红包,记得看一眼。”

  我微微一怔,觉得有些奇怪,依言打开那个红色信封。

  里面并非想象中的几张吉祥银票,而仅有一张薄薄的纸。

  一张京城宝通号开具的全国通兑银票,而上面的金额,赫然是……

  十万两!

  我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急忙推拒:“四哥!这如何使得!这太贵重了!这万万不能收!”

  之前还以为只是个图吉利的彩头,谁知竟是如此惊天巨款!

  唐不咸脸上戏谑之色尽去,语气真诚:“江老弟,你听我说。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二哥的。”

  “老太爷私下常念叨,二哥这些年,在外头定是吃了太多的苦……他老人家说,你们师门照顾二哥多年,恩情重大。这钱,先把你师门的情分还上一些……”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老太爷的身体,他自己知道,一天不如一天了,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他这辈子最后的心愿,就是想再见一眼二哥……”

  听到此处,我心中猛地一酸,动容不已。

  原来那看似迷糊的老人,心里竟跟明镜似的,藏着对儿子最深沉的思念和愧疚。

  我收敛了所有表情,将银票小心翼翼收回怀中,正色道:

  “这票子,我暂且替二师兄收下。您的话,我也一定一字不差地带到。”

  唐不咸重重拍了拍我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

  回到镇武司衙门,独坐在值房内。

  我望着那张十万两银票,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两年了。

  整整两年了。

  为了还清师门二十八万两的债务,我背井离乡,投身这腥风血雨的镇武司。

  剿灭不死宗,平定血刀门,多少次九死一生,才还了十八万两!

  剩下的十万两,始终压在我的心头。

  我甚至已开始在盘算,等着和天下真气钱庄的渠道彻底做大后,或许能一口气将其填平。

  可我万万没想到,解局之钥,竟会以这种方式出现。

  唐老太爷,他竟用这种方式,无声无息的,亲自将师门最后的债务彻底抹平!

  我的心绪无比复杂。

  有卸下重担的狂喜,有对唐家厚赠的感激,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

  师门的债,理应是由我这个弟子来还,岂能假手于人?

  可唐老太爷等不了了。

  他是在用这十万两,买一个儿子回家的希望,买一个父子重逢的机会。

  师门早日无债一身轻,二师兄也能少了这最大的一重心结,或许……

  或许真能促成他回乡一见。

  经过一番短暂却激烈的心思想斗争,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

  这钱,我先替师门收下。

  但这人情,算我江小白欠唐家的!将来,我必十倍百倍奉还!

  心意既定,我当即道:“喊周奎来!”

  片刻后,周奎快步赶来:“大人,您找我?”

  我没有多言,只是将那张十万两的银票推到他面前。

  周奎疑惑地接过,当看清那数额时,他倒吸一口凉气,手猛地一抖:“大人!这是?”

  “拿着它,去府库,将青州无敌门名下所有拖欠的税款、罚金,连本带利,全部结清!”

  ……

  不到半个时辰,周奎去而复返。

  一张盖着镇武司鲜红大印的凭证放在我的案头。

  “大人,办妥了。这是凭证。无敌门名下所有旧欠,已全部核销,账目已清!”

  我的目光落在那张凭证上。

  “无敌门”三个字后面,跟着的再不是触目惊心的赤字,而是“已缴清”三个朱红小字。

  一瞬间,仿佛悬在心中两年之久的那块巨石,轰然落地。

  一股难以形容的轻松感席卷全身,但紧接着,是一种更加沉甸甸的责任感。

  师门的债了了,但我欠唐家的情,却刚刚开始。

  我轻轻抚过那张凭证,小心翼翼地将它收好。

  然后,铺开纸笔,沉吟片刻,挥毫修书一封。

  信中,我将蜀州局势、唐家现状、尤其是唐老太爷的身体情况及其深切的思子之情,尽数写明。

  最后,才提及十万两银票及债务已清之事。

  我封好信,唤来专司通信的吏员,将家书传给身淮州、青州监正贾正义。

  让他亲自转交给师父和二师兄。

  看着吏员领命而去,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两年来的挣扎、搏杀、算计,所有的艰辛与危险,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我不再对镇武司有任何亏欠!

  接下来,便是兑现我对师门、对师父、对自己的承诺!

  剿灭九幽教,肃清蜀州!

  这不是为了朝廷功勋,不是为了镇武司的职责,甚至不全是为了唐家的情谊。

  这是我江小白,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是证明我这两年来一切付出的意义所在!

  等彻底铲除这颗毒瘤,将蜀州江湖拨乱反正,我便可以……回家!

  是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