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540章:百年之计

小说: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作者:斩悬 更新时间:2025-06-30 21:17:33 源网站:2k小说网
  看着兴奋的众人,魏昶君还有一件事没有说。

  他们必须趁北方王朝尚未崛起,先占北海以东,设军镇、筑棱堡,将女真残部与蒙古诸部彻底纳入版图,使后世再无雅克萨之辱。

  没人知道之后这片看似荒凉之地,在三百年后将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势力!

  “其二,移民做铺垫,为掌控南洋,扼住海上命脉做准备。”

  “南洋稻米可补中原之缺,橡胶、锡矿乃工业根基,此一,而自古南洋临海,若无制约,则船只受限,垄于他国,此二。”

  “自昔日郑和下西洋后,世界航海兴起,泰西诸国已有不少人开始探索到这片富饶之地,若无动作,则百年后中國商船必受制于人。”

  “吾等必须抢先控制安南、占城、吕宋,建立水师基地,垄断香料航线。”

  说到此处,魏昶君狠狠握拳。

  更关键的是,南洋是未来海军挺进印洋的跳板,若失此地,则海权论未起便已输半局。

  “今日不取,子孙代代流血!”

  魏昶君拍案而起,地图上的红袍军旗已插向库页岛与爪哇。

  “我要的,是百姓们再无后患的天下!”

  阎应元和黄公辅等人的振奋也在片刻后迅速平息下来。

  确定了在山河清扫干净之后,继续向外打的基本方向,接下来则是要开始思考发展。

  红袍军制作的沙盘是标准的勘舆全图尺寸。

  山东登州莱州的黏土模型上,胶州湾位置插着面小蓝旗。

  “十年内要建成的军港。”

  魏昶君伸手指点着,来回踱步。

  顺着这片军港的缔造,一条无形的封锁线逐渐成型,封锁的区域,正好是辽东所在。

  而且魏昶君选择发展这里,也不仅仅是为了制约辽东,更是为了丰富的资源。

  “旅顺、金州、海城,这里的铁矿砂含铁量六成以上。”

  “炼出的钢数量极为庞大。”

  “这里本就因为青州三府的商业发展极为繁华,且资源丰富,可以说是经济和军事的双重核心之地。”

  地理位置的特殊,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现有的发展基础,决定了红袍军必须全力发展山东。

  “第二个位置,则是辽东,和北海区域相当,资源丰富的同时,虽冬日苦寒,却土地肥沃,此处大量移民,进可以锁死鞑子的一切残余发展,退可以开始着手建设重工业,打开局面,等到北海入手,正好可以就地消化。”

  重工业他们也曾听说过,天工院擅长的目前全都是重工业,于国于民都极为有利,因此阎应元和黄公辅也都纷纷点头。

  “移民方案呢?”

  楚意捧着空白黄册,他已习惯里长那些天马行空的规划,就像昔日在蒙阴突然推广的土豆种植,如今已活民无数。

  “从南方和贫瘠北地徙民。”

  魏昶君蘸墨画出迁徙路线。

  “每户给辽东田三十亩,山东盐引一张。”

  墨迹在登州府位置晕开,像片待染的海洋。

  “告诉百姓,那里有能亩产四石的红薯。”

  当众人起草文书时,魏昶君还在凝视沙盘。

  手指从山海关划向其余各地,这个动作让黄公辅想起昔日,这位年轻的里长也是这样抚过地图,随后红袍军便如臂使指般一路破鞑子,平流寇,定鼎京师。

  “李自成到何处了?”

  “刚破柳州土司韦家的石寨。”

  楚意递上军报,他眯起眼睛。

  “但缴获粮仓时发现,底层粮袋装的都是麸糠,最上层铺着薄薄精米。”

  魏昶君冷笑,这手法他在历史上见过太多次,粮库里的阴阳垛,赈灾粥锅底的沙石。

  四百年时空轮转,蠹虫们的把戏竟毫无长进。

  “传令张献忠部。”

  魏昶君突然抓起朱笔在广西境内画了个猩红的圈,面无表情。

  “所有土司、缙绅的账册田契,烧了。”

  “重新分地!初定十五岁以上男丁每人五亩水田,敢藏匿者,斩。”

  楚意还在汇报着新的。

  “吴三桂部遭遇壮人毒箭,折损七十余人,王旗在思恩府查出某致仕侍郎私设水牢,关押抗租农户,青石子报瑶寨抵抗,当地声称汉官来,青山白......”

  魏昶君手指轻点着桌案,一点一点听着。

  历史记载中,明清更迭时,西南土司控制区粮食亩产仅有汉地的三分之一。

  那可是一片肥沃之地,怎会如此贫瘠?

  归根结底,都是掌控这片土地,欺压百姓的阶层,心思太多了。

  这一点倒是和世家缙绅,皇室宗亲别无二致。

  这一刻,魏昶君目光汇聚在舆图上,上面有根据前线军报传回来的消息所画出的行军线路。

  青石子和李自成一批,王旗岳豹一批,张献忠和陈铁唳一批,吴三桂一批。

  四支兵马昔日从京师出发,扫平还在抵抗的大明残余和宗亲勋贵,缙绅和各所谓的‘神教’也都纷纷被彻底铲除,眼下俨然已经开始汇聚西南。

  就快要平定了。

  魏昶君一点一点凝视着最后汇聚之地,颁布命令。

  “凡自愿废除土司制者,不斩。”

  决然又霸道的声音这一刻响彻。

  “派人去告诉王旗他们,将西南原本掌控百姓和土地的势力全部打乱。”

  “另外,放出话去,他们要么配合打乱迁徙,要么死!”

  阎应元倒是有些习以为常,他甚至能想到,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这些西南势力汇聚一处,联合残明最后的力量,尝试掀起波澜。

  但红袍军恰恰最不怕的就是厮杀,若是对方当真能趁着这个机会作乱,正好可以一网打尽。

  而魏昶君如今也转过头,看向窗外。

  天色既明,晨光熹微。

  他仿佛看到数千里之外的西南大地。

  接下来是清扫的最后一处当,不破不立。

  若是现在姑息,默许当地缙绅土司投降,暗中蓄势,看起来是最稳妥的方式,但实际上,百年之后,资源还是会被这些势力掌控。

  这样的阶层存在,则百姓永远没有受益的机会。

  他转身时,朝阳将身影投在《坤舆全图》上。

  那道长长的阴影正好覆盖从库页岛到占城的广袤疆域,像柄出鞘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