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822章:我将永远镇压

小说: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作者:斩悬 更新时间:2025-10-20 16:00:58 源网站:2k小说网
  ();

  京师,万众瞩目中,里长魏昶君巡视全球正式开始。

  专列在戈壁滩上疾驰三天三夜后,终于在甘州站缓缓停靠。

  防弹车厢门打开时,热浪裹着沙尘扑面而来。

  魏昶君眯起眼睛,望着眼前这片熟悉的土地。

  甘州的天空蓝得刺眼,太阳把铁轨晒得滚烫。

  站台还是三年前他看着一群人奠基的那个简陋的水泥台子,但周围已经竖起了一排排四层高的楼房。

  楼房外墙刷着白灰,阳台晾着工装,几个孩子正在楼间新修的水泥路上追逐打闹。

  “变化真大。”

  魏昶君轻声说。

  他记得上次来甘州时,这里只有几顶帐篷,勘测队的仪器都靠骆驼驮运。

  现在铁轨像黑蛇般蜿蜒向远方,柏油公路在黄沙中划出清晰的界线。

  公路两旁新栽的胡杨苗已经长到一人高,风沙明显小了许多。

  青石子指着西边。

  “石油井架又多了二十座,现在每天能产原油五百吨。”

  远处传来施工的轰鸣声。

  一支建筑队正在盖学校,起重机吊起水泥预制板,工人们喊着号子协作。

  有个戴草帽的老工匠认出了魏昶君,激动地要跪拜,被护卫及时扶住。

  “自来水厂上月投产了。”

  甘州民部长汇报着,声音带着骄傲。

  “全城两万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魏昶君走到新修的蓄水池边。

  池水映着蓝天,几个妇女正在池边洗衣说笑。

  他想起上次来甘州,百姓还得到十里外驮水。

  “矿工子弟学堂招了八百学生。”

  民部长继续介绍。

  “医院也能做外科手术了。”

  夕阳西下时,魏昶君登上城外的瞭望塔。

  塔下是连绵的厂房,烟囱冒着白烟,更远处,铁路正向着罗刹国方向延伸。

  三年前他站在这里时,只能看到无边的黄沙。

  “里长,我这边按照计划先出发了。”

  青石子轻声提醒。

  魏昶君最后望了一眼这片土地,缓缓点头,彼时将手上的舆图交给青石子。

  钻井架的灯火星星点点亮起,像撒在戈壁上的珍珠。

  他转身走下塔楼时,脚步比三年前轻快了许多。

  这次他要再去看看这群扎根苦寒之地的年轻人。

  甘州石油局新盖的大礼堂里,三十多个年轻人站得笔直,像一排刚抽穗的青稞。

  他们穿着浆洗得发硬的新工装,胸口别着各式徽章,有红袍技术奖章,有垦荒纪念章,还有个瘦高个小伙子别着蒙阴起兵时的旧铜章,边缘都磨亮了。

  魏昶君推门进来时,带进一股戈壁滩的风沙味。

  队伍里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

  最前排那个方脸小伙子紧张得同手同脚,差点被门槛绊倒。

  “里长好!”

  三十多人齐刷刷鞠躬,声音震得窗框嗡嗡响。

  魏昶君走到队伍前,目光扫过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

  他伸手碰了碰前排青年手上的纱布。

  “这是......”

  “报告里长!是调试钻井设备时磨的!”

  青年手往后面藏了藏,挺直腰板咧嘴笑着。

  “不碍事!”

  魏昶君没说话,轻轻解开纱布结。

  伤口已经结痂,但周围红肿着。

  他转头问后勤官吏。

  “医务室有冻疮膏吗?”

  “有......有的!”

  官吏慌忙应答。

  队伍里有个扎麻花辫的姑娘小声说。

  “里长,我们队小张前天上井架冻伤了耳朵......”

  魏昶君立刻走到那个耳朵包着纱布的小伙子面前。

  “零下二十度还上井?”

  小伙子结结巴巴。

  “要......要赶在冻土化冻前打完勘探井......”

  “胡闹。”

  魏昶君皱眉。

  “去记下来,给所有勘探队配发保暖面罩。”

  天工院的摄影师架起笨重的照相机时,年轻人激动地互相整理衣领。

  魏昶君站到队伍中间,突然指着最矮的小伙子问。

  “你爹是不是在淮河修水闸的那个王石头?”

  “您记得我爹?”

  小伙子涨红了脸。

  “他现在管长江大桥工地!”

  “你呢?”

  魏昶君看向旁边戴眼镜的青年。

  “袖子上这补丁,针脚像江南纺织厂的手法。”

  青年结结巴巴。

  “我娘......我娘是苏州纺织厂的,这补丁是她上月寄来的......”

  “她叫我自己缝,没......没缝好。”

  青年涨红了脸,只逗得一群人哈哈大笑。

  青年长得和他娘很像,以前母亲程氏还在的时候,这青年的娘就跟在母亲身后学习管理工厂,魏昶君摸了摸补丁的针脚。

  “你娘眼睛还好吗?听说苏州纺织厂最近在赶工。”

  “还好!就是......就是夜里检查有点费劲......”

  “传话给苏州。”

  魏昶君对随行的夜不收开口。

  “纺织女工加班不得超过亥时。”

  队伍渐渐活跃起来。

  有个黑脸汉子大声说。

  “里长!我爹跟您打过鞑子,现在他也来了,就在这承包了三百亩防沙林!”

  魏昶君盯着黑脸的汉子,看出了几分熟悉,笑着开口。

  “老李头啊?他栽的胡杨苗活了几成?”

  “七成,今年还试种了沙枣!”

  “咱现在不愁灌溉,好得很。”

  一群人在夜不收架设起相机拍照时,有个技术员红着眼眶。

  他抹着眼泪说。

  “里长,我爹临死前说......说您当年在蒙阴分粮救过他的命......”

  快门声响起时,魏昶君的手正搭在那青年的肩上。

  照片洗出来后,能看到队伍里每个人都咧着嘴笑,连那个哭鼻子的青年都露出了牙花子。

  魏昶君转身看了一眼这群年轻人单薄的衣服,又看了一眼后勤官吏。

  “他们宿舍通暖气了没有?”

  “通了,去年就装了锅炉。”

  “被子厚度够吗?戈壁滩夜里能冻死人。”

  “够,每人发了八斤棉被!”

  天色渐渐深沉,快到傍晚的时候,戈壁滩已经开始冷了,魏昶君带着一群年轻的技术员索性坐在篝火旁,温和的听着这些年轻人激动的想到什么说什么,他总是那么平静的笑。

  礼堂侧门挤进来几个满身尘土的人,带头的古铜肤色汉子搓着手。

  “里长,俺们是养路队的。”

  魏昶君笑着点头,招手让他们上前。

  汉子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展开是张画满标记的甘州地图。

  “这是俺们三年修的路。”

  “最难修的是哪段?”

  魏昶君指尖点着地图。

  “黑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