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第3337章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7-10 06:54:20 源网站:2k小说网
  如果你们去翻看子战国到大明一朝黄河变黄的规律就会发现,战国到西汉的农业开发是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个时期铁器普及、耕地扩张。

  到了唐宋时期,人口快速增加,耕地压力增加,于是黄土高原大规模垦荒,森林砍伐加剧。

  到了大明一朝,人口比之唐宋增加的不是一点半点,沿河两岸的垦荒再次加剧。

  大量的垦荒和砍伐,让水土加剧流失,在大雨的冲击之下流入了黄河等河流,以及发生泥石流。

  其二,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植被破坏除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频繁发生外,还有加剧了气候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

  例如丝绸之路,那些绿洲的消失和缩小,导致水位在快速的下降;

  再例如你们去过深山老林就会发现,那里面时不时就会下上一场雨,一天能可能下个七八场都正常,而且深山老林也很少出现坍塌、滑坡等。

  再和黄土高原沿河两岸以及矿区、砍伐严重的山地相比,这就是很明显的区别,也足以证明了森林砍伐造成的严重后果。”

  说到这里,崇祯端起茶杯慢慢的喝着,留给众人思索的时间。

  众人也的确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们这些人都是从最底层做起来的,对皇帝所说的这些自然是知道的,但并没有仔细去分析植被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

  现在听皇帝这么一说,他们立刻就下意识的相信了皇帝所说。

  其实吧,别说是他们了,历史的治河书籍中都没有记载植被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哪怕是宋应星和徐光启这两位技术大牛都没有搞明白。

  众人心中泛起一种可怕的想法,那就是如今大范围的大旱就是人为造成的,这是上天对人类无限制砍伐的惩罚。

  但这话他们只能想想,可不敢在这个场合说出来。

  好一会儿后,范景文沉声道:“陛下,您的意思想让煤炭取代柴火,减少树木的砍伐,进而减少泥沙进入黄河淮河,降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对,但这只是第一步!”

  崇祯点了点头:“除减少树木砍伐外,朕还想将黄河中游两侧十里内、以及泾河、渭河、无定河等支流三五里内除了渡口等地的百姓全部迁走。

  然后在黄河两岸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只要恢复了植被就能固住更多的泥沙,减少进入河道之中,从源头上治理黄河。”

  嘶……

  群臣纷纷倒吸了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他们知道皇帝在憋个大的,但没有想到竟然会是如此夸张的想法。

  黄河并不完全都是浑浊的。

  黄河源头到青龙峡的上游,河水呈现青绿色,经黄土高原后,甘肃兰州段泥沙含量明显增加,河水呈浅黄色。

  陕西潼关段,接纳渭河、泾河等支流后,含沙量达到峰值,黄河浑浊不堪,洪水之时,水中沙含量更是恐怖。

  如果按照皇帝的这个思路,不说一劳永逸的让黄河水彻底变清,但至少含沙量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都是有可能的。

  如此以后就不会再有水患发生了,至少不会出现因为泥沙淤积导致河堤决口了。

  但这事儿也只能想一想。

  黄河两侧十里、渭河等两侧三五里百姓迁移走,这对临河而居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