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笛声由远及近,三辆挎斗摩托呼啸着冲进站台,车灯将煤渣照得雪亮。

  李卫国跳下车时,看见陈光阳正坐在月台边缘,两条腿悬在铁轨上方晃荡。

  他肩头的血迹已经凝固,在晨光中呈现出暗褐色。

  “光阳!”李卫国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声音里带着后怕,看着陈光阳身上的衣服都已经破的不像样了:“你**不要命了?!”

  陈光阳咧嘴一笑,露出沾着煤灰的牙齿:“李哥,我这不活得好好的?”

  回头指了指身后被捆成粽子的两人,陈光阳道:“一个敌特,一个内鬼,够你们审半年的。”

  几个公安上前将老周和三角眼拖走。

  等人都被押上摩托,李卫国才注意到陈光阳手里攥着个油布包。

  翻开一看,是本泛黄的密码本和几张老照片。

  “这是......”

  “老周的身份证明。”

  陈光阳用袖子擦了擦照片,“1951年拍的,你看这个军装款式。”

  李卫国倒吸一口凉气,眯起眼睛仔细看了起来。

  照片上的老周穿着关东军**,站在奉天火车站前。

  背景里隐约可见“满洲国”三个字。

  “操!”李卫国狠狠啐了一口,“这老东西藏得够深!”

  晨雾渐渐散去,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

  陈光阳突然想起什么,猛地站起来对着李卫国说道:“李哥,我得赶紧回去,你这摩托得借我一下子。”

  “行,可是你这伤和衣服?”

  “皮外伤!”陈光阳已经跳上挎斗摩托,“我媳妇今天要开动员大会,我得去撑场子!”

  李卫国还想说什么,陈光阳已经拧动油门,挎斗摩托“轰”地窜了出去。

  晨风裹着煤渣拍在脸上,肩头的伤口火辣辣地疼,他却把油门拧到了底。

  摩托碾过公社土路,日头刚爬上树梢,正是清晨的时候呢。

  陈光阳远远就看见生产队大院外围满了人,王大拐站在碾盘上,正扯着嗓子喊:“都静一静!让知霜同志把话说完!”

  人群中央,沈知霜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手里厚厚一沓计划书被风吹得哗啦响。

  她身边站着几个穿中山装的干部,其中有个戴眼镜的正在本子上记着什么,这应该是县里面来的同志。

  沈知霜站在人群之中,开口说道。

  “乡亲们,我知道这对于你们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很跨越的挑战,同时也很难相信!”

  “但是,我要和你们说的是,这的确是咱们靠山村的机会,也是为数不多的机会!”

  “蔬菜大棚的收益测算在这里......”

  沈知霜的声音突然卡住,她看见陈光阳浑身是血地挤进人群,军绿色胶鞋上还沾着煤灰。

  陈光阳给她一个没事儿的手势,让她继续往下说。

  三个孩子原本蹲在碾盘边玩石子,这会儿小炮弹似的冲过来。

  二虎一把抱住陈光阳的腿:“爸!你咋造这样啦?”

  小雀儿也一脸心疼:“血刺呼啦的,你疼不疼啊?”

  大龙更是皱眉,“你等着,我回家给你取手绢擦擦去。”

  陈光阳弯腰**一摸三小只的小脑袋,左肩突然传来剧痛。

  他强撑着咧嘴笑:“爹打坏人去了。”

  抬头正对上媳妇发红的眼眶,那滴泪痣在晨光里颤得人心尖发酸。

  “陈同志这是?”县里面那个戴眼镜的干部推了推镜片。

  王大拐一瘸一拐地过来打圆场:“县里林业局的案子,光阳是顾问。”

  说着用烟袋锅戳陈光阳后背,压低声音:“你咋整的?血呼啦的就往这儿蹿!”

  陈光阳没接话,目光扫过人群,嘿嘿一笑:“这不是放心不下你们么?”

  “知霜发挥的挺好的,等她说完。”

  陈光阳的鼓励,让沈知霜心头一暖,更加的稳定了起来。

  “同志们,采摘野菜的事儿,大家也获得了收益,所以开春这个时间段,是改造大棚的最好机会!”

  “我有信心,带着靠山屯,走向不一样的新未来!”

  王大拐也开口说道:“这事儿我也研究过了,的确很胆大,但是也是机会!”

  “所以同意的,过来签字画押,一家人除了人工之外,一家要拿出来100元入股!”

  院子里面的村民们面面相觑,一个个全都是陷入了犹豫之中。

  要知道,这年月工资才一两块钱一天。

  100块钱,对于村民来说,这无疑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虽然采摘山野菜赚了不少钱,可都还没有捂热乎呢!

  “我们家报名!”二埋汰和宋铁军走了过来立刻举手。

  “还有我们家。”三狗子也急忙跟着举手。

  也有几个家里面眼睛活络的,举起来手来。

  陈光阳缓缓朝着前面走去,然后站在了一旁的高处,然后开口说道:“乡亲们!”

  最近这些日子,陈光阳在村里面的威望相当高。

  尤其是山野菜这事儿,是真的让大家得到了实惠。

  所以他一嗓子之下,村民全都安静了下来。

  陈光阳的目光,扫过在场之中的其他人:“咱们村过得苦啊,要不是靠山吃山,咱们村大多数人家连媳妇都说不起!”

  “我知道你们有鼓励,但是为什么我还支持我媳妇干的这个事儿呢!”

  “就是想要给咱们靠山屯抓住一个机会,我和你们说,你们用的硫磺皂就是我和后山那些知青们弄出来的!”

  “后山的硫磺厂已经开始扩大了,并且开始招收工人了你们应该也听说了吧?”

  “所以这大棚种植和养殖场,就是为咱们村专门研究的!我有信心,我媳妇也有能力,一定能将靠山屯这个生产规模,做大做强!”

  “所以今天喊大家过来,也是想要看你们的看法!”

  “这事儿一定要村子里面的人心奇才能干成!”

  陈光阳的话说完半天,这些村民们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哗啦啦,不少人开始举起手来了。

  因为陈光阳这个人。

  他们想要跟着试一试!

  王大拐在一旁看了看,然后一脸兴奋。

  媳妇在一旁拿着笔记记录,全村差不多有300户左右,而如今,基本上全都同意了。

  而媳妇的计划是十五亩地的蔬菜大棚和70头猪的养猪场。

  前期投入,应该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