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皇子眼里,他的正妃不见得是最爱的女人,但必须出身高贵,白璧无瑕,能稳稳当当坐在那个位置。
而司清嘉呢?
只是个从姨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庶女,不仅身份低微,名声早已毁了个彻底。
就算皮囊再美,当个侧妃已是秦国公府祖坟冒青烟了。
哪里配得上正妃之位?
更何况,七皇子最初是被司清嘉的纯善美丽所吸引,再加上她是大儒弟子,学识不俗,又得了父皇及祖母的青睐,才主动接触。
如今看来,她的确拥有美貌与才名,却与纯善没有半点关系。
甚至用“心性恶毒”四个字来形容。
一次次做出伤天害理的行径也便罢了,七皇子还可以安慰自己:
司清嘉是太过年轻,思虑不够周全,才酿成祸患。
可当她把满腹算计和城府用在自己身上,害他彻底失去男性尊严时,七皇子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司清嘉是个彻头彻尾的蛇蝎妇人!
这样一个女子,因一道圣旨,占据着他的正妃之位,七皇子岂能甘心?
他迫切想毁掉皇帝的赐婚,便放任柳逢川前去公府闹事。
此刻瞧见太后想用司清嘉炮制药菩萨,七皇子不由松了口气,甚至隐隐涌起一丝窃喜——
如若清嘉死在了寿安宫,所谓的婚约是不是就解除了?
如若清嘉身子骨受了损,父皇指不定也会犹豫,不忍妨害了自己的一生。
太后的行为虽说残忍,但对于七皇子而言,却有百利而无一害。
再加之,他身为小辈,岂敢违拗祖母的吩咐?
自然是救不得清嘉的。
面对七皇子冷酷无情的指责,司清嘉连辩驳的余地都无。
随着最后一瓢泥浆浇在她发顶,她整具躯体都被牢牢包裹在泥塑内部,除去口鼻、谷道和四肢关节留有的气孔外,堪称憋闷至极。
且用来塑菩萨像的泥浆是特制的,仅需薄薄一层,便能均匀覆盖在皮肉上,印出司清嘉美艳秾丽的五官。
隐隐可见几分狰狞恐惧之色。
听到泥塑内部传来呜咽的动静,远慈和尚擦了擦额间的冷汗,冲着太后行了一礼。
心下却无比惭愧。
他是喜爱金银俗物不假,却从未想过会有沦为刽子手的一日。
委实罪过。
“远慈大师塑菩萨像的手艺高超,哀家很满意。”
太后抬脚行至药菩萨前,表层的泥浆还未干透,宫人们小心翼翼擦拭莲台上残留的泥水,露出鎏金的表层,在日光下灿灿生辉。
远慈大师赔着笑脸,不断应和。
七皇子却尤为沉默,一语不发。
太后摆了摆手,宫人们尽数退下。
“老七,你可是在埋怨祖母,觉得是祖母太过心狠?”太后问道。
“孙儿不敢。”七皇子摇头否认。
太后:“你以为祖母选中司清嘉,仅仅是因为她吞服了玄雁卵,体质殊异?”
七皇子确实如此作想。
“玺儿,你自幼聪慧,处事有度,从不汲汲营营,过分焦躁,可自打和司清嘉相识后,你变得愈发功利了。
先前驰禁之策,是为了获取你父皇的赏识,压太子一头。
后来太子和司菀设立农桑所,在各州县推广占城稻,功绩卓著,你又失了平常心,拿出了蕴有剧毒的除虫药。
祖母虽不知除虫药究竟从何而来,却也能猜到此物同司清嘉脱不了关系。
此女狡诈诡谲,并非良配。
也不知你父皇为何要下旨赐婚,若她真成了你的正妃,往后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太后苦口婆心的劝说。
她不知道将来哪个孙辈会登上皇位,成为真龙天子,但太子和七皇子都是最有力的竞争人选。
守成难于争霸四方,太后可不想让祖宗基业毁于妇人之手。
况且,司清嘉还有别的用处。
用来为自己绵延寿数,也是她的福分。
“回去吧,若此女运道好,当一尊药菩萨而已,要不了她的命。”太后下了逐客令。
司清嘉一连失踪了数日。
偌大的公府之中,仅有秦国公真担忧她的安危,急得满嘴燎泡。
他冲到藕香榭,急赤白脸,质问兰溪:
“你确定清嘉是被太后召进宫里了?”
兰溪哭着点头。
“奴婢不敢有丝毫隐瞒,那日大小姐接到懿旨,也不敢耽搁,直接随内侍一道入了宫,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当晚,奴婢觉得不妙,便将此事禀报给您。”
秦国公实在想不明白,太后为何会召见清嘉,还将她拘在宫里这么长时日,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既担忧又疑惑,偏生还没胆子闯进寿安宫寻一个答案。
先前为了清嘉的闺名考虑,秦国公没有大肆寻找,仅派了几名信得过的侍卫打听消息。
却一无所获。
距离太后传召,已有五日之久。
秦国公都快急疯了,生怕错过泼天的富贵,悔得捶胸顿足。
他满脸怒色冲进主院,瞧见言笑晏晏的赵氏母女,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一把夺过赵氏手里的绣绷,扔在地上,狠狠踩了两脚。
司序不明白父亲为何发这么大的火,小脸煞白。
司菀则拧了拧眉,边拍着胞弟的脑袋,边道:
“父亲,莫要吓着序哥儿。”
“府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们还有心思绣这些破烂东西?清嘉是你亲生姐妹!”
秦国公又看向赵氏。
“就算两个孩子抱错了,你也将清嘉当成亲生女儿,照顾了整整十六年。
在你眼里,养恩难道一文不值吗?”
赵氏面无表情,语气却隐隐透着讽刺:“老爷与其质问我,还不如去问问你的好女儿,眼里究竟有没有养恩,有没有我这个嫡母!
太后传旨召见,她想方设法隐瞒于我,如今瞧见情势不对,老爷倒是想起我了。”
秦国公面皮抖了抖,心底火气更重。
以往赵氏体弱,阖府事务都由寻烟打点,她温柔小意,性格温软,从不会像今日这般让自己头疼。
但赵氏则不同,她近来被司菀影响,变得愈发嚣张跋扈、蛮不讲理。
竟连公府的利益都置之不顾,哪有半分主母的样子?
而司清嘉呢?
只是个从姨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庶女,不仅身份低微,名声早已毁了个彻底。
就算皮囊再美,当个侧妃已是秦国公府祖坟冒青烟了。
哪里配得上正妃之位?
更何况,七皇子最初是被司清嘉的纯善美丽所吸引,再加上她是大儒弟子,学识不俗,又得了父皇及祖母的青睐,才主动接触。
如今看来,她的确拥有美貌与才名,却与纯善没有半点关系。
甚至用“心性恶毒”四个字来形容。
一次次做出伤天害理的行径也便罢了,七皇子还可以安慰自己:
司清嘉是太过年轻,思虑不够周全,才酿成祸患。
可当她把满腹算计和城府用在自己身上,害他彻底失去男性尊严时,七皇子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司清嘉是个彻头彻尾的蛇蝎妇人!
这样一个女子,因一道圣旨,占据着他的正妃之位,七皇子岂能甘心?
他迫切想毁掉皇帝的赐婚,便放任柳逢川前去公府闹事。
此刻瞧见太后想用司清嘉炮制药菩萨,七皇子不由松了口气,甚至隐隐涌起一丝窃喜——
如若清嘉死在了寿安宫,所谓的婚约是不是就解除了?
如若清嘉身子骨受了损,父皇指不定也会犹豫,不忍妨害了自己的一生。
太后的行为虽说残忍,但对于七皇子而言,却有百利而无一害。
再加之,他身为小辈,岂敢违拗祖母的吩咐?
自然是救不得清嘉的。
面对七皇子冷酷无情的指责,司清嘉连辩驳的余地都无。
随着最后一瓢泥浆浇在她发顶,她整具躯体都被牢牢包裹在泥塑内部,除去口鼻、谷道和四肢关节留有的气孔外,堪称憋闷至极。
且用来塑菩萨像的泥浆是特制的,仅需薄薄一层,便能均匀覆盖在皮肉上,印出司清嘉美艳秾丽的五官。
隐隐可见几分狰狞恐惧之色。
听到泥塑内部传来呜咽的动静,远慈和尚擦了擦额间的冷汗,冲着太后行了一礼。
心下却无比惭愧。
他是喜爱金银俗物不假,却从未想过会有沦为刽子手的一日。
委实罪过。
“远慈大师塑菩萨像的手艺高超,哀家很满意。”
太后抬脚行至药菩萨前,表层的泥浆还未干透,宫人们小心翼翼擦拭莲台上残留的泥水,露出鎏金的表层,在日光下灿灿生辉。
远慈大师赔着笑脸,不断应和。
七皇子却尤为沉默,一语不发。
太后摆了摆手,宫人们尽数退下。
“老七,你可是在埋怨祖母,觉得是祖母太过心狠?”太后问道。
“孙儿不敢。”七皇子摇头否认。
太后:“你以为祖母选中司清嘉,仅仅是因为她吞服了玄雁卵,体质殊异?”
七皇子确实如此作想。
“玺儿,你自幼聪慧,处事有度,从不汲汲营营,过分焦躁,可自打和司清嘉相识后,你变得愈发功利了。
先前驰禁之策,是为了获取你父皇的赏识,压太子一头。
后来太子和司菀设立农桑所,在各州县推广占城稻,功绩卓著,你又失了平常心,拿出了蕴有剧毒的除虫药。
祖母虽不知除虫药究竟从何而来,却也能猜到此物同司清嘉脱不了关系。
此女狡诈诡谲,并非良配。
也不知你父皇为何要下旨赐婚,若她真成了你的正妃,往后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太后苦口婆心的劝说。
她不知道将来哪个孙辈会登上皇位,成为真龙天子,但太子和七皇子都是最有力的竞争人选。
守成难于争霸四方,太后可不想让祖宗基业毁于妇人之手。
况且,司清嘉还有别的用处。
用来为自己绵延寿数,也是她的福分。
“回去吧,若此女运道好,当一尊药菩萨而已,要不了她的命。”太后下了逐客令。
司清嘉一连失踪了数日。
偌大的公府之中,仅有秦国公真担忧她的安危,急得满嘴燎泡。
他冲到藕香榭,急赤白脸,质问兰溪:
“你确定清嘉是被太后召进宫里了?”
兰溪哭着点头。
“奴婢不敢有丝毫隐瞒,那日大小姐接到懿旨,也不敢耽搁,直接随内侍一道入了宫,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当晚,奴婢觉得不妙,便将此事禀报给您。”
秦国公实在想不明白,太后为何会召见清嘉,还将她拘在宫里这么长时日,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既担忧又疑惑,偏生还没胆子闯进寿安宫寻一个答案。
先前为了清嘉的闺名考虑,秦国公没有大肆寻找,仅派了几名信得过的侍卫打听消息。
却一无所获。
距离太后传召,已有五日之久。
秦国公都快急疯了,生怕错过泼天的富贵,悔得捶胸顿足。
他满脸怒色冲进主院,瞧见言笑晏晏的赵氏母女,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一把夺过赵氏手里的绣绷,扔在地上,狠狠踩了两脚。
司序不明白父亲为何发这么大的火,小脸煞白。
司菀则拧了拧眉,边拍着胞弟的脑袋,边道:
“父亲,莫要吓着序哥儿。”
“府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们还有心思绣这些破烂东西?清嘉是你亲生姐妹!”
秦国公又看向赵氏。
“就算两个孩子抱错了,你也将清嘉当成亲生女儿,照顾了整整十六年。
在你眼里,养恩难道一文不值吗?”
赵氏面无表情,语气却隐隐透着讽刺:“老爷与其质问我,还不如去问问你的好女儿,眼里究竟有没有养恩,有没有我这个嫡母!
太后传旨召见,她想方设法隐瞒于我,如今瞧见情势不对,老爷倒是想起我了。”
秦国公面皮抖了抖,心底火气更重。
以往赵氏体弱,阖府事务都由寻烟打点,她温柔小意,性格温软,从不会像今日这般让自己头疼。
但赵氏则不同,她近来被司菀影响,变得愈发嚣张跋扈、蛮不讲理。
竟连公府的利益都置之不顾,哪有半分主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