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温浅过来药房堂后,何方靖便很少来药堂。
有时候温浅一个星期都见不到一次人,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之前药堂会发生那些事了。
不过温浅也看出来了,何方靖不仅对中医这行没有天赋,而且对这桩生意也不是很上心,之前她听何方靖的妻子曲宛好像提过一嘴,说他现在也准备重拾课本,准备参加明年的高考。
而且看起来曲宛还挺支持何方靖的决定,说人各有志。
所以药堂里的事情温浅就看得紧了一些,几乎是当成了自己家的店来做的一般,每天都要过来,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不过温浅也注意到了,就是店里的收入还真的一直不温不火的。
也就是店面是何方靖自己家的产业,所以少了一项店租金的支出,否则店里的收入几乎快要支撑不起人员的支出和药材的损耗等等。
月底的时候温浅盘过一次账,她发现上个月的收入,除掉支出竟然是平的。
意思就是这家药堂看着还不错,却根本不赚钱。
不仅不赚钱,而且很有可能稍微不注意就赔钱。
若不是药堂是何方靖家里的祖业,温浅觉得何方靖估计早就想关门大吉了。
而这是对温浅来说是不能忍受的。
谁让她现在是这里的掌柜呢?虽然只是挂名的,但是温浅觉得还是要想办法提高店里的收入才行。
所以当阿七送走一个抓药的顾客时,便看到温浅一手撑着下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发呆。
“怎么了?外面有什么不对吗?”阿七看温浅发呆了好一会,这才忍不住好奇道。
温浅换了一只手,“我在想,我们店里生意看起来也还可以啊,怎么就不赚钱呢?”
阿七没想到温浅竟然是在烦这个。
“可能是附近的药堂太多了?”
温浅摇头。
“那就是我们药卖太便宜了,要提价!”
温浅几乎要被气笑了。
店里的中药售卖的价格和其他药堂是差不多的,如果提价,那就是明晃晃的将自己的顾客往其他的店里推啊。
“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那........您不会想辞了我们吧?”阿七忽然想到什么,不可置信的看着温浅。
温浅没好气的看了阿七眼,“我是兼职的,要走也是我走啊。”
本来药堂的人员配备就已经是最精简的了,如果再少,药堂还怎么转的动,所以减少人员的配备来盈利,也是不现实的。
阿七一听不是要辞了谁,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话说回来,药堂不盈利,他作为伙计就是心急也没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温浅。
“您读书多,还是大学生,医术还好,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中医师了,您肯定很聪明。”
“您想想,我们要怎么让东家多赚点钱?”阿七拿了把椅子过来,想一起想办法。
其实温浅也想过了,药堂的生意其实还可以,主要就是在损耗这方面。
温浅这几天盘点药材才发现,库房很多药材都存在大量的损耗。
有些药材用到的少,但是进的药材却和其他药材一样大量的进货,这就导致药材过剩,用不完也坏了。
就温浅这几天的盘点来说,就有好些药材短时间内根本用不完。
眼看着下班时间要到了,温浅便站了起来,“算了算了,这事也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 慢慢看吧。”
阿七觉得也是。
“那您回去小心点啊。”
温浅摆了摆手。
到家后,温浅继续开始写稿。
温浅写稿的时候几乎不卡,所以一个晚上便写了好几章出来。
到了半夜,温浅这才放下笔,出了书房,在院子里走动了起来。
顺便活动活动手脚。
这时候的温浅,实在是太怀恋电脑了,如果她有一台电脑,码字的速度简直就可以起飞,哪里像像在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啊,简直是造孽!
前世她可是有一天写三万字记录,还不带卡文的。
可惜啊,温浅记得等电脑真的普及的时候,还需要挺长的时间。
虽然国内现在也有电脑,但是一来温浅根本就没有门路可以弄到,二来一台电脑的价格可不低,功能还少。
温浅根本没有那个钱,所以目前也只能想想而已。
第二天上午温浅只有两节课,上完课之后回来,她便看到周亚楠已经等在了家里。
周亚楠的意思,是他们同意了温浅的分成方式。
本来按照他们之前的想法,是准备花五千块钱的版权费出版上下两册的小说,但既然温浅提出按照分成的方式,周亚楠便说版权费用就需要降下来了。
“领导的意思,如果按照分成的方式,版权费用我们需要少三千,就是两千,您看怎么样?”
周亚楠一边吃着温浅洗手的苹果,一边道。
温浅没意见啊,“我同意。”
本来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以这本书的火爆程度,到时候肯定卖的还可以。
所以就算她不收版权费也愿意出版,但没想到杂志社竟然还愿意给两千,这也算不少了,因为温浅另外还拿着杂志社每个还拿着杂志社的稿费呢。
那些稿费并不会因为温浅出版了小说而变少或者是变没有,所以出版书的收入,完全是额外的钱,她怎么也不亏。
更别说分成方式还是出版社和温浅五五分。
周亚楠没想到温浅这么爽快,对温浅那是更是喜欢。
这时候不少的文人都有一股傲气。
别说温浅能写出一本长篇小说的作者了,就是一些只能写几篇散文或者酸诗的的作者,平日里也很是傲气。
周亚楠和不少的作者都接触过,其中一些名气越大的脾气越是怪的很,温浅几乎是周亚楠接触过的脾气最好的作者了。
“那我们就说定了啊?回去我就写合同,尽快将这事敲定下来,到时候我让出版社加急,第一批的书大概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来了。”
温浅当然没有意见。
两人又约好了明天在杂志社签合同。
送了周亚楠出去之后,温浅便又抓紧时间回去多写了几个章节。
第二天, 温浅准备上午的课上完之后,趁着中午的时候再去杂志社找周亚楠。
有时候温浅一个星期都见不到一次人,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之前药堂会发生那些事了。
不过温浅也看出来了,何方靖不仅对中医这行没有天赋,而且对这桩生意也不是很上心,之前她听何方靖的妻子曲宛好像提过一嘴,说他现在也准备重拾课本,准备参加明年的高考。
而且看起来曲宛还挺支持何方靖的决定,说人各有志。
所以药堂里的事情温浅就看得紧了一些,几乎是当成了自己家的店来做的一般,每天都要过来,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不过温浅也注意到了,就是店里的收入还真的一直不温不火的。
也就是店面是何方靖自己家的产业,所以少了一项店租金的支出,否则店里的收入几乎快要支撑不起人员的支出和药材的损耗等等。
月底的时候温浅盘过一次账,她发现上个月的收入,除掉支出竟然是平的。
意思就是这家药堂看着还不错,却根本不赚钱。
不仅不赚钱,而且很有可能稍微不注意就赔钱。
若不是药堂是何方靖家里的祖业,温浅觉得何方靖估计早就想关门大吉了。
而这是对温浅来说是不能忍受的。
谁让她现在是这里的掌柜呢?虽然只是挂名的,但是温浅觉得还是要想办法提高店里的收入才行。
所以当阿七送走一个抓药的顾客时,便看到温浅一手撑着下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发呆。
“怎么了?外面有什么不对吗?”阿七看温浅发呆了好一会,这才忍不住好奇道。
温浅换了一只手,“我在想,我们店里生意看起来也还可以啊,怎么就不赚钱呢?”
阿七没想到温浅竟然是在烦这个。
“可能是附近的药堂太多了?”
温浅摇头。
“那就是我们药卖太便宜了,要提价!”
温浅几乎要被气笑了。
店里的中药售卖的价格和其他药堂是差不多的,如果提价,那就是明晃晃的将自己的顾客往其他的店里推啊。
“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那........您不会想辞了我们吧?”阿七忽然想到什么,不可置信的看着温浅。
温浅没好气的看了阿七眼,“我是兼职的,要走也是我走啊。”
本来药堂的人员配备就已经是最精简的了,如果再少,药堂还怎么转的动,所以减少人员的配备来盈利,也是不现实的。
阿七一听不是要辞了谁,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话说回来,药堂不盈利,他作为伙计就是心急也没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温浅。
“您读书多,还是大学生,医术还好,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中医师了,您肯定很聪明。”
“您想想,我们要怎么让东家多赚点钱?”阿七拿了把椅子过来,想一起想办法。
其实温浅也想过了,药堂的生意其实还可以,主要就是在损耗这方面。
温浅这几天盘点药材才发现,库房很多药材都存在大量的损耗。
有些药材用到的少,但是进的药材却和其他药材一样大量的进货,这就导致药材过剩,用不完也坏了。
就温浅这几天的盘点来说,就有好些药材短时间内根本用不完。
眼看着下班时间要到了,温浅便站了起来,“算了算了,这事也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 慢慢看吧。”
阿七觉得也是。
“那您回去小心点啊。”
温浅摆了摆手。
到家后,温浅继续开始写稿。
温浅写稿的时候几乎不卡,所以一个晚上便写了好几章出来。
到了半夜,温浅这才放下笔,出了书房,在院子里走动了起来。
顺便活动活动手脚。
这时候的温浅,实在是太怀恋电脑了,如果她有一台电脑,码字的速度简直就可以起飞,哪里像像在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啊,简直是造孽!
前世她可是有一天写三万字记录,还不带卡文的。
可惜啊,温浅记得等电脑真的普及的时候,还需要挺长的时间。
虽然国内现在也有电脑,但是一来温浅根本就没有门路可以弄到,二来一台电脑的价格可不低,功能还少。
温浅根本没有那个钱,所以目前也只能想想而已。
第二天上午温浅只有两节课,上完课之后回来,她便看到周亚楠已经等在了家里。
周亚楠的意思,是他们同意了温浅的分成方式。
本来按照他们之前的想法,是准备花五千块钱的版权费出版上下两册的小说,但既然温浅提出按照分成的方式,周亚楠便说版权费用就需要降下来了。
“领导的意思,如果按照分成的方式,版权费用我们需要少三千,就是两千,您看怎么样?”
周亚楠一边吃着温浅洗手的苹果,一边道。
温浅没意见啊,“我同意。”
本来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以这本书的火爆程度,到时候肯定卖的还可以。
所以就算她不收版权费也愿意出版,但没想到杂志社竟然还愿意给两千,这也算不少了,因为温浅另外还拿着杂志社每个还拿着杂志社的稿费呢。
那些稿费并不会因为温浅出版了小说而变少或者是变没有,所以出版书的收入,完全是额外的钱,她怎么也不亏。
更别说分成方式还是出版社和温浅五五分。
周亚楠没想到温浅这么爽快,对温浅那是更是喜欢。
这时候不少的文人都有一股傲气。
别说温浅能写出一本长篇小说的作者了,就是一些只能写几篇散文或者酸诗的的作者,平日里也很是傲气。
周亚楠和不少的作者都接触过,其中一些名气越大的脾气越是怪的很,温浅几乎是周亚楠接触过的脾气最好的作者了。
“那我们就说定了啊?回去我就写合同,尽快将这事敲定下来,到时候我让出版社加急,第一批的书大概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来了。”
温浅当然没有意见。
两人又约好了明天在杂志社签合同。
送了周亚楠出去之后,温浅便又抓紧时间回去多写了几个章节。
第二天, 温浅准备上午的课上完之后,趁着中午的时候再去杂志社找周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