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全能机械厂
次日,陈江等人一早便在四楼吃了早饭。
酒店早饭免费,餐食的种类也不少,不过都以主食为主。
只不过这一次,刘 明却是并未向昨天那般占便宜的大吃大喝。
人这东西,新鲜感总是会很快退却,适应能力亦是极强的,刘 明此时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
“我和前台定好了车,他们会在九点前,送我们到孙老板的工厂。”
陈江一边喝着粥,一边对着两人说道。
他注意到,在听到孙老板的称呼时,石燕吃东西的动作明显僵了一下。
陈江目光下移,见到石燕捏着勺子的右手因为太过用力而有些发白,甚至就连手臂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陈江微楞,可随即便猜到了,应该是石燕听到了对方姓孙,想起了孙成虎的事儿。
略作思量,陈江选择了视而不见。
和刘 明一样,石燕也得脱敏。
这世界上姓孙的很多,如果遇到姓孙的,就把石燕保护起来,那她这辈子都走不出那段阴影,这人也就算是彻底废了。
“都没什么问题吧?”
陈江夹起最后一个包子笑呵呵的问道。
“肯定没问题啊!”刘 明头都没抬便回答道。
至于旁边的石燕则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并未开口。
“燕姐?”
“没……”石燕回过神来:“我也没问题。”
………………
吃完饭,三人回屋刷牙洗漱,随后乘坐酒店的专车来到了沈城铁西区。
看着外面道路两旁成片的朱红色楼房,陈江心中不免有些唏嘘。
这里的七层老楼,大多数都是各种国营工厂的家属楼。
老话讲,全国经济看东北,东北经济看沈阳,沈阳经济看铁西。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这句展现了全国人民对未来生活向往的顺口溜,便是源自于铁西区。
这里曾是全国的标杆,一眼望不到头的工厂,养育了不知道多少的工人。
甚至有些工厂庞大到,有自己的工厂医院和学校。
这里不知道是多少人向往的天堂,可仅仅是在三年后,便成了无数人的悲伤之地。
那恐怖的下岗潮,已经来了……
孙老板的厂房在一条小路里,几人还未到,孙老板已经在路口迎接多时。
“陈总,我在这里等着您。”
下车为陈江打开车门恭敬说道。
这车已经被陈江包了下来,今天都要跟着陈江三人。
“是小陈吧?”
远处,孙老板迎上前来笑着打着招呼。
只是一眼,陈江便知道自己用错了套路!
按照陈江之前的计划,他这一次是想先打造一个不差钱的身份,随后找些理由再加上章卫国的面子,玩一手先用后付的套路。
这路子和后世的贷款经济很像,比如开网吧和台球厅,就是先按机器和设备,后续一边盈利一边还钱。
可现在见到对方的衣着,陈江立马明白,自己路子走反了。
眼前的孙兴国,穿的竟然是蓝色的工作服,脚上踩着的也是防砸的劳保鞋。
衣服看得出是新换的,鞋面干净,可鞋下方的边沿沟壑中灰尘明显,应该是刚刚匆匆擦过。
至于裤子,上面明显带着不少污渍,像是机油之类的东西,不过已经干涸。
这一套衣着,对方应该是之前还在干着活,看到时间了,才匆忙换了一件干净衣服出门。
这是实干家,自己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只会起到反作用!
这些东西几乎是在陈江的脑子里瞬间思考完成,下一刻他已经是大步迎了上去,双手握住了孙兴国的右手。
“孙叔叔好,我是陈江,这两个是我的创业伙伴。”
孙兴国的手掌十分粗糙,但是两人双手一碰,陈江便在上面感受到了其中隐含的力量。
“好啊!”
“我听卫国说了,你很会做买卖,现在的年轻人就得和你们一样,敢打敢拼。”
陈江闻言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以诚信为本,做买卖只要不昧着良心,哪怕是不成功,也不会赔什么钱的。”
“说的好!”孙兴国哈哈大笑:“你小子这几句话和我对脾气,咱们别在这儿站着说了,跟我去厂子里看看去。”
两人在前面并肩而行,你来我往间,大有一副相见恨晚的味道。
而在后面,刘 明则是侧头看向了石燕。
“姐,江哥吃错药了吧?”
“来之前,他不是说要让我帮他把身份架起来么?”
“这怎么一见面,立马变的和三孙子似的,压根儿不给我机会搭话啊!”
石燕闻言微微摇头:“反正猜不透他在干啥,跟着他演就对了。”
三人跟着孙兴国进了厂房。
私人的小厂房不大,占地大概不到一千平的样子。
这小厂房甚至没有院子,一进大门就直接进了生产车间。
里面十多个工人正在忙碌着,见到陈江几人进来,最多也就是抬头露了个笑脸,便继续干起了手里的活计。
“我去,这还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啊!”
后面跟进厂房的刘 明忍不住开口惊呼道。
这厂房里面,密密麻麻的堆放着不知道多少机器。
打苞米的脱粒机……
小型的传送带……
打豆浆的工业豆浆机……
甚至在角落里,陈江还看到了一条自动切薯条的半自动生产线正在试运行着。
“孙叔,你们……这厂子到底是做啥的?”
“这覆盖面也太全面了一点吧?”
饶是陈江见过这么多的大风大浪,此时也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
孙兴国闻言呵呵轻笑。
“你孙叔我干的是机械厂,市场需要啥,我就做啥,有人买啥,我就研究啥!”
“这么和你说吧,目前为止市面上的机器,我这车间里大多都能搓出来。”
“你不就是想要做辣条的机器么,在里面,我带你们去看。”
孙兴国一遍往前走着,一边喊着远处正在试验薯条流水线的工人。
“老王,去正两斤面粉去,把那个辣条机试验一下。”
陈江人麻了。
他前一世没接触过机械领域的买卖,可最基本的常识还是懂的。
农机和食品加工器械,这特么是俩不同的领域。
孙兴国真应该感谢此时的各行各业都不规范,否则就凭他这个混合生产,但是卫生一项,他能被人罚死!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全能机械厂
次日,陈江等人一早便在四楼吃了早饭。
酒店早饭免费,餐食的种类也不少,不过都以主食为主。
只不过这一次,刘 明却是并未向昨天那般占便宜的大吃大喝。
人这东西,新鲜感总是会很快退却,适应能力亦是极强的,刘 明此时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
“我和前台定好了车,他们会在九点前,送我们到孙老板的工厂。”
陈江一边喝着粥,一边对着两人说道。
他注意到,在听到孙老板的称呼时,石燕吃东西的动作明显僵了一下。
陈江目光下移,见到石燕捏着勺子的右手因为太过用力而有些发白,甚至就连手臂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陈江微楞,可随即便猜到了,应该是石燕听到了对方姓孙,想起了孙成虎的事儿。
略作思量,陈江选择了视而不见。
和刘 明一样,石燕也得脱敏。
这世界上姓孙的很多,如果遇到姓孙的,就把石燕保护起来,那她这辈子都走不出那段阴影,这人也就算是彻底废了。
“都没什么问题吧?”
陈江夹起最后一个包子笑呵呵的问道。
“肯定没问题啊!”刘 明头都没抬便回答道。
至于旁边的石燕则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并未开口。
“燕姐?”
“没……”石燕回过神来:“我也没问题。”
………………
吃完饭,三人回屋刷牙洗漱,随后乘坐酒店的专车来到了沈城铁西区。
看着外面道路两旁成片的朱红色楼房,陈江心中不免有些唏嘘。
这里的七层老楼,大多数都是各种国营工厂的家属楼。
老话讲,全国经济看东北,东北经济看沈阳,沈阳经济看铁西。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这句展现了全国人民对未来生活向往的顺口溜,便是源自于铁西区。
这里曾是全国的标杆,一眼望不到头的工厂,养育了不知道多少的工人。
甚至有些工厂庞大到,有自己的工厂医院和学校。
这里不知道是多少人向往的天堂,可仅仅是在三年后,便成了无数人的悲伤之地。
那恐怖的下岗潮,已经来了……
孙老板的厂房在一条小路里,几人还未到,孙老板已经在路口迎接多时。
“陈总,我在这里等着您。”
下车为陈江打开车门恭敬说道。
这车已经被陈江包了下来,今天都要跟着陈江三人。
“是小陈吧?”
远处,孙老板迎上前来笑着打着招呼。
只是一眼,陈江便知道自己用错了套路!
按照陈江之前的计划,他这一次是想先打造一个不差钱的身份,随后找些理由再加上章卫国的面子,玩一手先用后付的套路。
这路子和后世的贷款经济很像,比如开网吧和台球厅,就是先按机器和设备,后续一边盈利一边还钱。
可现在见到对方的衣着,陈江立马明白,自己路子走反了。
眼前的孙兴国,穿的竟然是蓝色的工作服,脚上踩着的也是防砸的劳保鞋。
衣服看得出是新换的,鞋面干净,可鞋下方的边沿沟壑中灰尘明显,应该是刚刚匆匆擦过。
至于裤子,上面明显带着不少污渍,像是机油之类的东西,不过已经干涸。
这一套衣着,对方应该是之前还在干着活,看到时间了,才匆忙换了一件干净衣服出门。
这是实干家,自己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只会起到反作用!
这些东西几乎是在陈江的脑子里瞬间思考完成,下一刻他已经是大步迎了上去,双手握住了孙兴国的右手。
“孙叔叔好,我是陈江,这两个是我的创业伙伴。”
孙兴国的手掌十分粗糙,但是两人双手一碰,陈江便在上面感受到了其中隐含的力量。
“好啊!”
“我听卫国说了,你很会做买卖,现在的年轻人就得和你们一样,敢打敢拼。”
陈江闻言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以诚信为本,做买卖只要不昧着良心,哪怕是不成功,也不会赔什么钱的。”
“说的好!”孙兴国哈哈大笑:“你小子这几句话和我对脾气,咱们别在这儿站着说了,跟我去厂子里看看去。”
两人在前面并肩而行,你来我往间,大有一副相见恨晚的味道。
而在后面,刘 明则是侧头看向了石燕。
“姐,江哥吃错药了吧?”
“来之前,他不是说要让我帮他把身份架起来么?”
“这怎么一见面,立马变的和三孙子似的,压根儿不给我机会搭话啊!”
石燕闻言微微摇头:“反正猜不透他在干啥,跟着他演就对了。”
三人跟着孙兴国进了厂房。
私人的小厂房不大,占地大概不到一千平的样子。
这小厂房甚至没有院子,一进大门就直接进了生产车间。
里面十多个工人正在忙碌着,见到陈江几人进来,最多也就是抬头露了个笑脸,便继续干起了手里的活计。
“我去,这还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啊!”
后面跟进厂房的刘 明忍不住开口惊呼道。
这厂房里面,密密麻麻的堆放着不知道多少机器。
打苞米的脱粒机……
小型的传送带……
打豆浆的工业豆浆机……
甚至在角落里,陈江还看到了一条自动切薯条的半自动生产线正在试运行着。
“孙叔,你们……这厂子到底是做啥的?”
“这覆盖面也太全面了一点吧?”
饶是陈江见过这么多的大风大浪,此时也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
孙兴国闻言呵呵轻笑。
“你孙叔我干的是机械厂,市场需要啥,我就做啥,有人买啥,我就研究啥!”
“这么和你说吧,目前为止市面上的机器,我这车间里大多都能搓出来。”
“你不就是想要做辣条的机器么,在里面,我带你们去看。”
孙兴国一遍往前走着,一边喊着远处正在试验薯条流水线的工人。
“老王,去正两斤面粉去,把那个辣条机试验一下。”
陈江人麻了。
他前一世没接触过机械领域的买卖,可最基本的常识还是懂的。
农机和食品加工器械,这特么是俩不同的领域。
孙兴国真应该感谢此时的各行各业都不规范,否则就凭他这个混合生产,但是卫生一项,他能被人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