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的心中有万分的不甘,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随着一阵天旋地转的感觉传来,石榴也彻底的倒在了酒桌上。
“石榴大哥,在整点啊!石榴大哥,你咋地了?你咋还趴桌子上了?”
看着倒在酒桌之上的石榴,李国庆忍不住嘲讽道:“我说石榴,你这也不行啊!还以为你挺能喝的呢!”
身为石榴的兄弟,李国庆当然知道石榴的酒量。
不然得的话,他也不可能和石榴斗酒。
将石榴扶到炕头后,李国庆转头对父亲说道:“爹,我看你们爷俩聊的挺好啊!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在你这屋睡了啊!”
“行了,知道了。”
李玉忠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当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李国庆早早起来。
之前,他在泥泞泽内整了许多的灵芝。
现在,他准备去县城里,把这些灵芝全都卖给那个华侨。
和玲子说了一声后,李国庆便骑着自己的单车,径直朝着县城郊区的黑市行去。
来到黑市后,李国庆在周围扫了一圈,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老鲍头。
“老鲍头。”
李国庆隔着老远,和这个老鲍头打招呼。
老鲍头看到李国庆后,整个人都是一愣。
这才过去两天,李国庆怎么就过来找他了?难道是因为找不到灵芝,所以放弃了?
老鲍头带着一个疑惑的心情,来到了李国庆的身旁:“国庆,你这啥情况啊?怎么这么快就过来找我了?”
李国庆把自己手上的包裹打开,只露出里面的一个角:“老鲍头,你仔细看看,这包裹里是啥?”
“这……这是灵……”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鲍头并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野生灵芝在东北这边,属于绝对的稀有中药。
这玩意的价格,可不比野山参的价格低。
老鲍头见李国庆要将包裹打开,当下赶忙拦住了他的动作:“国庆,这里人多眼杂,咱们还是别把这包裹给打开了。”
李国庆也是个谨慎的人。
他见老鲍头都这么说了,便也没有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老鲍头掂量了一下李国庆手中包裹的重量,觉得这包裹里最少都得有二斤灵芝。
这才过去两天时间,李国庆居然就在山里采到了灵芝。
这种采药速度,简直太惊人了。
身为一个药贩子,老鲍头见识过各种各样的采药厉害的人。
可像李国庆这么牛掰的,他还是头一次见。
此时,老鲍头心里十分的庆幸。
他庆幸能和这样一个采药厉害的人,保持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
有李国庆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珍惜药材,他不想发财都难啊!
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老鲍头看向李国庆的眼神变得越发慈祥了。
那神情,就像爷爷在看孙子一样。
“老鲍头,你这是啥眼神啊?你能不能别这样看我,你看的我心里发慌。”
李国庆见老鲍头的眼神不太正常,于是忍不住提醒到。
老鲍头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他赶忙低下头,同时还露出了一个自认为慈祥的微笑:“国庆啊!我太稀罕你这个后生仔了,一时间没忍住,所以才那么盯着你的。”
“老鲍头,你少和我扯那些没用的,赶紧带我去见那华侨。”
李国庆之所以选择和老鲍头长期合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老鲍头不怎么坑人。
老鲍头每次从李国庆这里拿药,都会带李国庆去见雇主。
他们三方坐在一起,自然就没有恶意赚差价的可能。
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李国庆拍了拍老鲍头的肩膀,淡淡道:“这几次呢!咱么合作的都还不错,既然如此,咱们以后就长期合作吧!”
“那太好了啊!”
老鲍头听到这话,兴奋的差点从原地跳起来。
李国庆看着这个老小孩,一时间也有些无奈:“既然要长期合作,那咱们还是来聊聊抽成的事吧!你作为中间人,想抽几成毛利啊?”
老鲍头犹豫了片刻,之后说道:“正常来说,我们中间人都是抽两成的毛利,可因为咱俩合作的好,所以,我就只抽你一成的毛利,你看行吗?”
“可以!”
身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李国庆从小就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
身为本地人,他自然知道,这老鲍头确实没有骗他。
想到这里,李国庆指了指自己的自行车后座:“既然都已经谈妥了,老鲍头,那你赶紧上车吧!咱们去见那个华侨。”
两人一路前行,不一会的功夫,便来到了县城第一招待所。
老鲍头带着李国庆,直接来到了顶楼。
到了顶楼后,他敲响了一个房间的房门。
片刻后,房门开了,一个穿着摩登风格衣服的女子,出现在了门口。
她看着老鲍头和李国庆,一开口便是一口流利的外国话。
老鲍头听到这口外国话后,眉头都跟着皱在了一起。
老鲍头听这些外国话的时候,和听天书没有任何区别:“姑娘,你会讲普通话吗?请讲普通话。”
显然,那姑娘并不会国语。
这一老一少叽里呱啦地说了半天,却听不懂对方的任何一句话。
这时,李国庆终于看不下去了。
这姑娘所说的外地语言,李国庆能听懂,也会说。
身为一名特战队员,李国庆经常去国外执行任务。
不知不觉间,他就在外面学会了好几种语言。
这个姑娘所在国家的语言,他刚好就会。
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李国庆直接就和这姑娘交流了起来。
通过交流,李国庆得知,这姑娘叫阿拉,是那位华侨的女儿。
五十年前,他的祖父从大陆这边逃亡到东南地区,从此在那边安了家。
阿拉因为从小生活在东南地区的缘故,并不会国语。
这段日子,阿拉来到东北这边,整天闷在屋子里,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这可憋坏了她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阿拉的话匣子便彻底打开了。
一旁,老鲍头看着这两人的表演,人都傻了。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李国庆居然还会外语:“国庆,这什么情况啊?你啥时候学的外语啊?”
对于会外语这件事,李国庆还真不太好解释。
石榴的心中有万分的不甘,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随着一阵天旋地转的感觉传来,石榴也彻底的倒在了酒桌上。
“石榴大哥,在整点啊!石榴大哥,你咋地了?你咋还趴桌子上了?”
看着倒在酒桌之上的石榴,李国庆忍不住嘲讽道:“我说石榴,你这也不行啊!还以为你挺能喝的呢!”
身为石榴的兄弟,李国庆当然知道石榴的酒量。
不然得的话,他也不可能和石榴斗酒。
将石榴扶到炕头后,李国庆转头对父亲说道:“爹,我看你们爷俩聊的挺好啊!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在你这屋睡了啊!”
“行了,知道了。”
李玉忠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当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李国庆早早起来。
之前,他在泥泞泽内整了许多的灵芝。
现在,他准备去县城里,把这些灵芝全都卖给那个华侨。
和玲子说了一声后,李国庆便骑着自己的单车,径直朝着县城郊区的黑市行去。
来到黑市后,李国庆在周围扫了一圈,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老鲍头。
“老鲍头。”
李国庆隔着老远,和这个老鲍头打招呼。
老鲍头看到李国庆后,整个人都是一愣。
这才过去两天,李国庆怎么就过来找他了?难道是因为找不到灵芝,所以放弃了?
老鲍头带着一个疑惑的心情,来到了李国庆的身旁:“国庆,你这啥情况啊?怎么这么快就过来找我了?”
李国庆把自己手上的包裹打开,只露出里面的一个角:“老鲍头,你仔细看看,这包裹里是啥?”
“这……这是灵……”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鲍头并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野生灵芝在东北这边,属于绝对的稀有中药。
这玩意的价格,可不比野山参的价格低。
老鲍头见李国庆要将包裹打开,当下赶忙拦住了他的动作:“国庆,这里人多眼杂,咱们还是别把这包裹给打开了。”
李国庆也是个谨慎的人。
他见老鲍头都这么说了,便也没有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老鲍头掂量了一下李国庆手中包裹的重量,觉得这包裹里最少都得有二斤灵芝。
这才过去两天时间,李国庆居然就在山里采到了灵芝。
这种采药速度,简直太惊人了。
身为一个药贩子,老鲍头见识过各种各样的采药厉害的人。
可像李国庆这么牛掰的,他还是头一次见。
此时,老鲍头心里十分的庆幸。
他庆幸能和这样一个采药厉害的人,保持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
有李国庆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珍惜药材,他不想发财都难啊!
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老鲍头看向李国庆的眼神变得越发慈祥了。
那神情,就像爷爷在看孙子一样。
“老鲍头,你这是啥眼神啊?你能不能别这样看我,你看的我心里发慌。”
李国庆见老鲍头的眼神不太正常,于是忍不住提醒到。
老鲍头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他赶忙低下头,同时还露出了一个自认为慈祥的微笑:“国庆啊!我太稀罕你这个后生仔了,一时间没忍住,所以才那么盯着你的。”
“老鲍头,你少和我扯那些没用的,赶紧带我去见那华侨。”
李国庆之所以选择和老鲍头长期合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老鲍头不怎么坑人。
老鲍头每次从李国庆这里拿药,都会带李国庆去见雇主。
他们三方坐在一起,自然就没有恶意赚差价的可能。
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李国庆拍了拍老鲍头的肩膀,淡淡道:“这几次呢!咱么合作的都还不错,既然如此,咱们以后就长期合作吧!”
“那太好了啊!”
老鲍头听到这话,兴奋的差点从原地跳起来。
李国庆看着这个老小孩,一时间也有些无奈:“既然要长期合作,那咱们还是来聊聊抽成的事吧!你作为中间人,想抽几成毛利啊?”
老鲍头犹豫了片刻,之后说道:“正常来说,我们中间人都是抽两成的毛利,可因为咱俩合作的好,所以,我就只抽你一成的毛利,你看行吗?”
“可以!”
身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李国庆从小就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
身为本地人,他自然知道,这老鲍头确实没有骗他。
想到这里,李国庆指了指自己的自行车后座:“既然都已经谈妥了,老鲍头,那你赶紧上车吧!咱们去见那个华侨。”
两人一路前行,不一会的功夫,便来到了县城第一招待所。
老鲍头带着李国庆,直接来到了顶楼。
到了顶楼后,他敲响了一个房间的房门。
片刻后,房门开了,一个穿着摩登风格衣服的女子,出现在了门口。
她看着老鲍头和李国庆,一开口便是一口流利的外国话。
老鲍头听到这口外国话后,眉头都跟着皱在了一起。
老鲍头听这些外国话的时候,和听天书没有任何区别:“姑娘,你会讲普通话吗?请讲普通话。”
显然,那姑娘并不会国语。
这一老一少叽里呱啦地说了半天,却听不懂对方的任何一句话。
这时,李国庆终于看不下去了。
这姑娘所说的外地语言,李国庆能听懂,也会说。
身为一名特战队员,李国庆经常去国外执行任务。
不知不觉间,他就在外面学会了好几种语言。
这个姑娘所在国家的语言,他刚好就会。
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李国庆直接就和这姑娘交流了起来。
通过交流,李国庆得知,这姑娘叫阿拉,是那位华侨的女儿。
五十年前,他的祖父从大陆这边逃亡到东南地区,从此在那边安了家。
阿拉因为从小生活在东南地区的缘故,并不会国语。
这段日子,阿拉来到东北这边,整天闷在屋子里,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这可憋坏了她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阿拉的话匣子便彻底打开了。
一旁,老鲍头看着这两人的表演,人都傻了。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李国庆居然还会外语:“国庆,这什么情况啊?你啥时候学的外语啊?”
对于会外语这件事,李国庆还真不太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