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对视眼,赶牛车的速度立即加快些。

  战家门口的村民听到牛车声音也都看过来,见是夫妻俩回来了,纷纷迎过来。

  有位性子急的老妇抢先开口。

  “老四家的,年前那会你说愿意招我们来你家豆腐作坊做工,这话还作数吧?”

  苏若卿看眼老妇,再看眼众人…

  这些人中的确有一部分是年前跟她签过合约,若豆腐作坊招人就先招他们的,却也有一部分是来战家闹事被苏若卿说永不录用的。

  先不说签过合约的村民,就说永不录用的这帮村民指定是来看笑话的。

  苏若卿淡淡勾唇,“豆腐作坊是明天正式开工,却因新作坊还没建,暂时先不招人…”

  “诸位乡亲若有别的工作可以先做着,等新作坊建成,立即聘用。”

  此话一出,不等那些签了合约的村民说啥,后面那帮闹事的村民最先嘲讽起来。

  “你看你看,我就说这战家就是小作坊,再怎么折腾也就那么大点地,你们还痴人做梦?”

  “就是,这作坊都还没建呐…”

  “嗐,建不建还是个问题呢,我看这就是骗你们玩的,还是赶紧回家洗洗睡吧!”

  “我看也是,骗人的玩意,也就你们这帮蠢货会当真!”

  最后这话是个妇人说的,说话时是冲村民们说的,却说完竟冲苏若卿吐口唾沫。

  战承勋立即拉媳妇儿后退。

  唾沫并未吐到苏若卿身上,却这操作很让人恼火。

  战承勋气的立即健步上前抬腿将那妇人踹倒在地。

  在他这里没有不打女人,只有不打好人!

  妇人没想到战承勋会踹她,正还乐滋滋嘚瑟着呢,突然感觉腹部一痛,摔趴在地。

  好在战承勋并未用力,否则这妇人得出个好歹。

  其他闹事的村民却又炸了。

  愤怒吆喝战家这是急眼了,丧尽天良要杀人啊!

  战承勋黑脸瞪着站在最前面带头的村民冷声道,“你若想被打死,我可以满足你!”

  那村民、

  立马闭嘴。

  战承勋冰冷目光再环视众人,“有谁还想死的尽管过来,不想死的就赶紧滚!”

  他身上有股久经沙场的血腥气,村民们都吓得一滞。

  随后撒腿就跑。

  剩下村民原本还想说点啥,却对上战承勋阴冷的目光,又都悻悻闭嘴,纷纷散场。

  战老夫人等嫂嫂们就在院门口。

  夫妻俩回来之前,几人被那些村民逼问的都不知如何回答,幸好他们及时回来了。

  顾不得多说,先进屋。

  进屋后,也不等战老夫人说话,二嫂最先皱起眉头,“四弟妹,你真要建作坊?”

  家里的豆腐虽卖的不错,年前那帮村民来闹时,苏若卿也的确说过要再建作坊,但二嫂以为那只是四弟妹的缓兵计。

  完全没当真。

  苏若卿却是郑重点头,“嗯。”

  她还把自己想把豆腐做大做强这件事儿告诉家人,并说现在已过了年,她还想再做些其他东西。

  例如高产粮食。

  家人们从未听说过高产粮食,都是好奇?

  苏若卿用最简单的话概述,“就是好比原本一亩地能收获200斤玉米,那高产粮食可能收获500斤!”

  家人均是一阵愕然。

  倒不是对高产粮食居然能这么厉害惊愕,而是完全不信苏若卿的话,觉得她怎么敢这么吹啊?

  二嫂这个话痨精还很快就摆着手否认起来,“不可能!”

  “我昨天刚问过隔壁婶子咱们村往年的粮食产量大概是多少,她说正常年头,玉米最高300斤,小麦最高也不过才200斤,四弟妹你这一下就翻了一倍还多100斤的产量,这根本不可能!”

  苏若卿笑了。

  前世年头好的时候,小麦和玉米的亩产都是可以高达一千多斤的。

  但她没这么说。

  毕竟是还没结果的事儿,万一说的太满,结果若又年头不好,那岂不是打脸!

  她就说,“我不能保证会有多少的产量,但我保证一定比普通种子的产量高。”

  说起“种子”,大家好像这也才想起苏若卿一直在说高产种子,却没说这高产种子在哪?

  到底是真是假?

  这事儿,苏若卿还得甩锅给年前遇到的那个卖大料的“洋人”。

  并说高产粮食现在洋人手里,但年前时她就跟洋人说好了,年后过来送粮种。

  战承勋也忙附和媳妇儿。

  两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硬给众人说信了。

  战老夫人和战管家都是满脸期待。

  “倘若那洋人所言为真,那咱们盛渊百姓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不用流离失所了!”

  盛渊每隔几年就会有场天灾,例如蝗灾,旱灾…

  发生灾害的村民家里没有余粮,在老家活不下去就会选择逃荒去没有天灾的地方,而每每逃荒,路上就是遍地饿殍!

  战老夫人虽不再是官家,却想到那些饿死的百姓,这心里还是忍不住的心疼。

  还有他们所在的西北…

  众人都说西北贫瘠,这是因为西北的冬天比其他地方早,产量自然也就比其他地方低。

  百姓没有粮食,经济也就发展不起来。

  且每年也有很多饿死的百姓以及很多逃荒去其他地方的。

  人丁少,粮食薄,自然而然也就会贫瘠。

  思及此,众人都忍不住叹口气。

  继而,大嫂突然想起个新问题。

  “对了四弟妹,我问过村里人,西北这边的小麦是每前一年的8、9月份种植,可现在已经年初,咱们没法种这个了。”

  苏若卿颔首。

  “所以,咱们种板栗和玉米。”

  板栗和玉米的种植时间分别是当年的3月中旬和4月初,完全来得及。

  就是家里目前只有六亩田地,除板栗和玉米外,苏若卿还想种植一些蔬菜和大料,这就需要重新买地。

  既如此,次日一早她就去找了亭长。

  听闻她要买地,亭长倒不意外。

  战家人家多,田地少,想养家糊口的确得再买些田地,只是村里现在的田地价格不便宜,亭长的建议是做到家里人手能分配到一亩田地的量即可,不要再多。

  苏若卿却道,“亭长,我想要20亩田地。”

  战家刚流放过来时是有11人,现在又回来一位男丁,那就是12人。

  他们已经有6亩地,那就再要6亩地即可,却为啥要这么多?

  亭长满脸不解,并还开始劝说苏若卿,说是现在的田地一亩是8两银子,20亩可是160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怎料苏若卿很淡定回应。

  “无妨,我们出的起。”

  不仅如此,她还说想再买块村里的宅基地重新建套大点的房子。

  这再让亭长一惊。

  村里的田地每亩是8两,宅基地则是按照平方算,5平方1两银子,那50平方就是10两银子,虽听着好像还可以的样子,可谁家的宅基地不是100平方打底的?

  那就是最低20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