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
可来送信的斥候的脸色却并没有那么好看。
苗宇率领的六千人,用火攻突袭了漠北皇庭,他们点燃了蛮族的帐篷,逼出了藏匿其中的蛮兵,但没想到有整整五万。
这个数量的敌人让苗宇始料未及,而且,这一次的漠北人,不像凤双双之前遇到的那样,他们没有慌乱逃窜,而是迅速集结,翻身上马,抄起弓箭,悍不畏死地反扑,显然是早有准备。
六千人,对五万。
哪怕装备精良,哪怕战术领先,可当漠北人如潮水般涌来时,依然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这一战,打得极其艰难,极其壮烈。
最终,苗宇以折损三千人的代价,歼敌三万余,其中两万是漠北精锐士兵,剩下的,有不少是拼死抵抗的漠北百姓。
赢了,但代价太大。
剩下的三千将士,带着满身伤痕,绕道源国,艰难地向拒北城撤退。
若能顺利避开伏击,他们或许能活着回去。
可那三千具永远留在漠北土地上的尸骨,再也回不来了。
凤双双缓缓站起身,走到架子前,取下一小瓶白酒。
这是她平日里极少碰的东西,但今天,她需要它。
推**门,夜风扑面而来,带着矿山特有的干燥与冷冽。
她走到干裂的土地上,拧开瓶盖,将酒液缓缓倾倒。
“一路走好。”她低声道,“凤家军会记住你们的牺牲。”
酒液渗入泥土,仿佛无声的祭奠。
良久,她抬起头问亲卫。
“确定漠北王黎真已经进入大乾了?”
“是!多方消息确认,他七日前就已入境。”
凤双双微微点头。
黎真既然在大乾,那苗宇的残部回拒北城的途中,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可不知为何,她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
不对劲……哪里不对劲?
她瞳孔一缩,猛地转身:“立刻传信苗宇!问他,战死的士兵,身上的盔甲和防弹衣,是否全部回收了!”
亲卫一愣:“将军的意思是……”
“若没有,立刻从拒北城再调人手,找到那支残存的蛮族部队,一个不留!”
绝不能让漠北人得到凤家军的装备!
“是!属下这就去办!”
"段江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回将军,还没有,要不……咱们再派一支精锐潜入尧国,查个清楚?"
要说段江是带着物资跑了,那是绝不可能的。
段江是凤老将军在世时就亲自招揽的将领,从一名普通士卒一路擢升至现在的职位,对凤家军的忠诚毋庸置疑。
可奇怪的是,整整两万精锐、十几辆满载的辎重车,还有数千骑兵,就像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讯。
凤双双站起身,那批物资几乎是城内大半的储备,如果真出了差错……
人已经消失了这么久,到底去了哪儿呢?
......
段江的队伍失联了。
确切地说,是迷路了。
起初,他们出城时还算顺利。
尽管每日行军赶路,但段江也不是苛刻之人,士兵们的休息时间都比较充足。
然而,这支队伍毕竟是第一次长途跋涉,对复杂地形的驾驭经验不足,很快就遇到了麻烦。
刚离开城池不久,打头阵的大货车司机因过于得意,车轮一歪,整辆车深深陷进了松软的沙坑里。
众人顿时慌了手脚,有人抄起铁锹刨沙,有人尝试用马匹拉车,还有人提议用木板垫轮……可惜,这些方法统统无效。
折腾了大半天,终于有人灵光一闪:“用两辆车一起拉!”
然而,他们既没有结实的钢丝绳,也没有专业的拖车工具,只能勉强用麻绳凑合。
结果,刚踩下油门,绳子“啪”地一声断了。
众人不甘心,又找来几条麻绳拧成一股,再次尝试。这一次,车总算被拽了出来,可时间已经耽误了大半天。
段江心里有些不得劲,他们此行本是要直奔尧国,攻下都城,哪知刚出发就遭遇这种晦气事!
他当即下令,把那个冒失的司机调离前锋位置,换了个经验老道的车手领路。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换,竟让整支队伍彻底偏离了原定路线……
新换的向导确实开车利索,可他对方向却判断失误。
车队不知不觉间偏离了尧国的路径,朝着同国的方向驶去。
接下来的三天里,他们都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可以说是非常顺利,可路却越走越歪。
直到某天,他们远远望见一座城池的轮廓。
段江心中一喜,以为终于抵达尧国边境,可走近一看,这座城池外竟挤满了衣衫褴褛的难民。
他们蜷缩在路边,眼神空洞而绝望。
最奇怪的是,城门大开,竟然没有一名士兵把守!
段江心中警觉,派了一名机灵的小兵换上便装,混入人群打探消息。
“这座城的城主呢?守城的官兵去哪儿了?”小兵低声询问。
几个难民抬起头,嗓音嘶哑:“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国君早就放弃这里了,你们还来做什么?”
段江闻言,心中一震。
这么大的一座城竟被自己的国君抛弃了?要知道,这座城的规模甚至比拒北城还要大!他当机立断,下令全军进城。
踏入城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萧索,街道冷清,商铺紧闭,唯有零星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匆匆走过。
段江挥手道:“去城头插上我们的军旗!”
士兵们迅速行动,转眼间,凤家军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城头,这座无人看守的城池,就这么在短短半日内易主,成了凤家军的领地!
段江站在城楼上,俯瞰整座城池,心中既惊讶又得意。
居然就这么阴差阳错拿下一座大城,简直是不费一兵一卒的胜利!他当即下令全军休整一晚。
等他们拿出吃的准备修整,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座城。
段江一行人车上确实带着些干粮,但水源已经所剩无几。
这座城池里,还苟活着近五万的百姓。
当百姓们听说这支队伍带着粮食时,浑浊的眼睛里瞬间亮了。
他们一个个瘦得只剩一层皮包着骨头,肋骨根根分明,好像轻轻一碰就会折断。
此刻,他们盯着段江和士兵们的眼神,就像饿狼盯着一群肥美的羔羊,恨不得立刻扑上来。
饥饿,已经折磨他们太久太久了。
有些人已经十天、半个月没尝过一粒粮食,全靠挖草根、啃树皮、吞咽观音土苟延残喘。
“军爷……行行好,给口吃的吧……”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伸出手。
段江心头一紧,攥紧了拳头。
他带的粮食虽然不少,但也只够手下将士们用的,根本不够分给这么多饥民。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骚动。
“我们有水!有水!”几个瘦得不**形的汉子挤上前,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军爷,我们知道哪里有地下水!这城里的人能活到现在,全靠它!”
段江和士兵们闻言,全都愣住了。
地下水?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整个华夏诸国已经持续干旱近一年,河流干涸,井水枯竭,大乾王朝更是因为马修齐的疯狂囤粮,导致饿殍遍野,十室九空。
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去,易子而食的惨剧时有发生。
可这里……居然还有水?!
段江立刻让百姓带路。
在众人的簇拥下,他们来到城外一处隐蔽的溶洞入口,洞口幽深黑暗。
由于水资源极其珍贵,城中规定每家每日只能派一人前来取水,且必须严格限量。
百姓们争先恐后地为段江引路,点燃火把,带着他们一步步向洞穴深处走去。
岩壁潮湿阴冷,脚下的路越来越窄,最终,他们来到了一处巨大的地下深潭前。
潭水漆黑如墨,平静无波,在火把的照耀下泛着幽幽的冷光。
由于深藏地下,阳光无法直射,加上岩壁隔绝了蒸发,这潭水竟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未曾干涸。
“将军,咱们正好带了抽水泵。”一名亲兵突然说道。
段江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对啊,差点忘了!快,把水泵架起来,取水!”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架起抽水泵,将长长的水管延伸到洞口,随后一口大锅在洞口支起,米粒在沸水中翻滚,散发出难民久违的粮食香气。
由于长期的饥饿,每个人的肠胃早已脆弱不堪,哪怕是半碗稀粥,也足以让他们的身体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温度。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分配着食物,每人只能分到小半碗,即便如此,这一顿也消耗了不少军队的口粮。
然而,看着全城百姓捧着碗,小心翼翼地啜饮着热粥的模样,没有人觉得这是浪费。
这一顿饭,或许能让他们再撑两天,至少暂时远离饿死的边缘。
可来送信的斥候的脸色却并没有那么好看。
苗宇率领的六千人,用火攻突袭了漠北皇庭,他们点燃了蛮族的帐篷,逼出了藏匿其中的蛮兵,但没想到有整整五万。
这个数量的敌人让苗宇始料未及,而且,这一次的漠北人,不像凤双双之前遇到的那样,他们没有慌乱逃窜,而是迅速集结,翻身上马,抄起弓箭,悍不畏死地反扑,显然是早有准备。
六千人,对五万。
哪怕装备精良,哪怕战术领先,可当漠北人如潮水般涌来时,依然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这一战,打得极其艰难,极其壮烈。
最终,苗宇以折损三千人的代价,歼敌三万余,其中两万是漠北精锐士兵,剩下的,有不少是拼死抵抗的漠北百姓。
赢了,但代价太大。
剩下的三千将士,带着满身伤痕,绕道源国,艰难地向拒北城撤退。
若能顺利避开伏击,他们或许能活着回去。
可那三千具永远留在漠北土地上的尸骨,再也回不来了。
凤双双缓缓站起身,走到架子前,取下一小瓶白酒。
这是她平日里极少碰的东西,但今天,她需要它。
推**门,夜风扑面而来,带着矿山特有的干燥与冷冽。
她走到干裂的土地上,拧开瓶盖,将酒液缓缓倾倒。
“一路走好。”她低声道,“凤家军会记住你们的牺牲。”
酒液渗入泥土,仿佛无声的祭奠。
良久,她抬起头问亲卫。
“确定漠北王黎真已经进入大乾了?”
“是!多方消息确认,他七日前就已入境。”
凤双双微微点头。
黎真既然在大乾,那苗宇的残部回拒北城的途中,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可不知为何,她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
不对劲……哪里不对劲?
她瞳孔一缩,猛地转身:“立刻传信苗宇!问他,战死的士兵,身上的盔甲和防弹衣,是否全部回收了!”
亲卫一愣:“将军的意思是……”
“若没有,立刻从拒北城再调人手,找到那支残存的蛮族部队,一个不留!”
绝不能让漠北人得到凤家军的装备!
“是!属下这就去办!”
"段江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回将军,还没有,要不……咱们再派一支精锐潜入尧国,查个清楚?"
要说段江是带着物资跑了,那是绝不可能的。
段江是凤老将军在世时就亲自招揽的将领,从一名普通士卒一路擢升至现在的职位,对凤家军的忠诚毋庸置疑。
可奇怪的是,整整两万精锐、十几辆满载的辎重车,还有数千骑兵,就像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讯。
凤双双站起身,那批物资几乎是城内大半的储备,如果真出了差错……
人已经消失了这么久,到底去了哪儿呢?
......
段江的队伍失联了。
确切地说,是迷路了。
起初,他们出城时还算顺利。
尽管每日行军赶路,但段江也不是苛刻之人,士兵们的休息时间都比较充足。
然而,这支队伍毕竟是第一次长途跋涉,对复杂地形的驾驭经验不足,很快就遇到了麻烦。
刚离开城池不久,打头阵的大货车司机因过于得意,车轮一歪,整辆车深深陷进了松软的沙坑里。
众人顿时慌了手脚,有人抄起铁锹刨沙,有人尝试用马匹拉车,还有人提议用木板垫轮……可惜,这些方法统统无效。
折腾了大半天,终于有人灵光一闪:“用两辆车一起拉!”
然而,他们既没有结实的钢丝绳,也没有专业的拖车工具,只能勉强用麻绳凑合。
结果,刚踩下油门,绳子“啪”地一声断了。
众人不甘心,又找来几条麻绳拧成一股,再次尝试。这一次,车总算被拽了出来,可时间已经耽误了大半天。
段江心里有些不得劲,他们此行本是要直奔尧国,攻下都城,哪知刚出发就遭遇这种晦气事!
他当即下令,把那个冒失的司机调离前锋位置,换了个经验老道的车手领路。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换,竟让整支队伍彻底偏离了原定路线……
新换的向导确实开车利索,可他对方向却判断失误。
车队不知不觉间偏离了尧国的路径,朝着同国的方向驶去。
接下来的三天里,他们都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可以说是非常顺利,可路却越走越歪。
直到某天,他们远远望见一座城池的轮廓。
段江心中一喜,以为终于抵达尧国边境,可走近一看,这座城池外竟挤满了衣衫褴褛的难民。
他们蜷缩在路边,眼神空洞而绝望。
最奇怪的是,城门大开,竟然没有一名士兵把守!
段江心中警觉,派了一名机灵的小兵换上便装,混入人群打探消息。
“这座城的城主呢?守城的官兵去哪儿了?”小兵低声询问。
几个难民抬起头,嗓音嘶哑:“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国君早就放弃这里了,你们还来做什么?”
段江闻言,心中一震。
这么大的一座城竟被自己的国君抛弃了?要知道,这座城的规模甚至比拒北城还要大!他当机立断,下令全军进城。
踏入城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萧索,街道冷清,商铺紧闭,唯有零星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匆匆走过。
段江挥手道:“去城头插上我们的军旗!”
士兵们迅速行动,转眼间,凤家军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城头,这座无人看守的城池,就这么在短短半日内易主,成了凤家军的领地!
段江站在城楼上,俯瞰整座城池,心中既惊讶又得意。
居然就这么阴差阳错拿下一座大城,简直是不费一兵一卒的胜利!他当即下令全军休整一晚。
等他们拿出吃的准备修整,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座城。
段江一行人车上确实带着些干粮,但水源已经所剩无几。
这座城池里,还苟活着近五万的百姓。
当百姓们听说这支队伍带着粮食时,浑浊的眼睛里瞬间亮了。
他们一个个瘦得只剩一层皮包着骨头,肋骨根根分明,好像轻轻一碰就会折断。
此刻,他们盯着段江和士兵们的眼神,就像饿狼盯着一群肥美的羔羊,恨不得立刻扑上来。
饥饿,已经折磨他们太久太久了。
有些人已经十天、半个月没尝过一粒粮食,全靠挖草根、啃树皮、吞咽观音土苟延残喘。
“军爷……行行好,给口吃的吧……”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伸出手。
段江心头一紧,攥紧了拳头。
他带的粮食虽然不少,但也只够手下将士们用的,根本不够分给这么多饥民。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骚动。
“我们有水!有水!”几个瘦得不**形的汉子挤上前,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军爷,我们知道哪里有地下水!这城里的人能活到现在,全靠它!”
段江和士兵们闻言,全都愣住了。
地下水?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整个华夏诸国已经持续干旱近一年,河流干涸,井水枯竭,大乾王朝更是因为马修齐的疯狂囤粮,导致饿殍遍野,十室九空。
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去,易子而食的惨剧时有发生。
可这里……居然还有水?!
段江立刻让百姓带路。
在众人的簇拥下,他们来到城外一处隐蔽的溶洞入口,洞口幽深黑暗。
由于水资源极其珍贵,城中规定每家每日只能派一人前来取水,且必须严格限量。
百姓们争先恐后地为段江引路,点燃火把,带着他们一步步向洞穴深处走去。
岩壁潮湿阴冷,脚下的路越来越窄,最终,他们来到了一处巨大的地下深潭前。
潭水漆黑如墨,平静无波,在火把的照耀下泛着幽幽的冷光。
由于深藏地下,阳光无法直射,加上岩壁隔绝了蒸发,这潭水竟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未曾干涸。
“将军,咱们正好带了抽水泵。”一名亲兵突然说道。
段江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对啊,差点忘了!快,把水泵架起来,取水!”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架起抽水泵,将长长的水管延伸到洞口,随后一口大锅在洞口支起,米粒在沸水中翻滚,散发出难民久违的粮食香气。
由于长期的饥饿,每个人的肠胃早已脆弱不堪,哪怕是半碗稀粥,也足以让他们的身体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温度。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分配着食物,每人只能分到小半碗,即便如此,这一顿也消耗了不少军队的口粮。
然而,看着全城百姓捧着碗,小心翼翼地啜饮着热粥的模样,没有人觉得这是浪费。
这一顿饭,或许能让他们再撑两天,至少暂时远离饿死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