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壶 第181章 镇压全场

小说:神农壶 作者:云开见月 更新时间:2025-06-08 17:38:36 源网站:2k小说网
  “假仁假义?呵呵,是的!”

  一道流光射出,击中那人身躯!

  澎!

  那刚刚说假仁假义的那人,瞬间炸裂而开,被飞剑虎魄洞穿,剑气爆发化为一地碎肉,体内有真气溃散出来,赫然是个炼气七重天修士。

  这种修士,怎么可能是难民。

  这一刻,全场安静了,所有人看着那悬浮的身影,牧长青!

  长青冰冷道:“我假仁假义?我假仁假义的救活了全县几十万人!”

  “你们是什么?是抛弃故土的流民,是难民,是我赤岭县的百姓吗?你们有什么资格说我?”

  “我想救你们,但是我不允许你们给我添乱,我知道你们中有不少洛寒衣的人找事,可别以为我牧长青是软柿子!”

  他说完后从半空冲下,在蓄力一拳,狠狠一拳轰杀向旁边无人的雪地。

  轰——!

  霎那间,狂暴气机从他拳头中爆炸轰出,真气,气血之力爆发,只见一道玄武一般的虚影轰向大地,大地炸开,轰出了一个直径十来米,四五米深的大坑。

  这一击,顿时吓得所有隐匿人群中的作乱修士们安静了,如此恐怖一拳,这一拳威力已经接近筑基初期一击!

  不是说这牧长青只是炼气九重天的?

  “杨氏武馆弟子,县兵听令!”

  “在!”

  韩元,王猛,周武,数百名县兵听令大喝!

  牧长青看着数万人,冰冷道:“若是谁暴乱,杀了做赤岭县土地肥料,一百暴乱杀一百,一千杀一千,十万那就杀十万!”

  “是!!”

  杨氏武馆弟子拔刀,数百县兵拔刀!

  这一刻,所有难民安静了,沉默了……

  洛寒衣安插的人手们也安静了,不敢出这个风头。

  随即长青又朗声道:“两天后检查难民群体气机,其中若有隐匿炼气境界者抓起来!”

  无节制的道德?那是约束话本小说里面的主角的,不是约束我牧长青的!

  此言一出,那些隐匿难民群体中挑拨是非的修士们顿时心生退意。

  他们也是聪明人,直到了牧长青猜测到了他们的来意,所以给了他们两天时间,立马从难民中离开。

  当下就有起哄挑拨的修士开始默默后退,退到人群后方,悄然离去。

  牧长青看着被震慑住的难民们,继续道:“只要大家听从指挥,听从安排,我牧长青会尽量让大家饿不死!”

  然后他对身后喊道:“唐川!”

  “在!”文吏唐川立马来到城头,恭敬行礼:“县尉大人。”

  长青沉声道:“立马在东西南北四大城门,每个城门处设立十个粥棚,让远道而来的百姓们喝上热粥!”

  “是!”唐川行礼,立马退下去调动人员。

  “王猛。”

  “在!”王猛走出,恭敬行礼。

  “立马调动大量的柴火,在城外升起大型取暖火堆,让大家取款!”

  “诺!”王猛行礼,随后退下了。

  “韩元!”

  “在!”韩元上前行礼。

  长青道:“即可传令各赤岭县麾下十八个乡镇的镇长乡长前来县城见我!”

  “诺!”

  韩元也连忙去安排传令兵。

  长青的声音,命令都没有掩饰,甚至故意传播,下方数万难民们闻言后喜极而泣,纷纷欢呼。

  难民们原本麻木绝望的眼神,在听到牧长青的承诺后,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的光彩。

  城下数万张灰败的面孔上,渐渐浮现出难以置信的惊喜。

  那个抱着婴儿的妇人最先跪倒在地,她干裂的嘴唇颤抖着,泪水在冻得通红的脸颊上冲出两道泥痕。

  “谢谢青天大老爷啊——”她将额头重重磕在雪地上,怀中的婴儿似乎感受到母亲的激动,竟也发出微弱的啼哭。

  这哭声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数万人压抑已久的情感闸门。

  白发苍苍的老者们用枯枝般的手抹着眼泪,他们经历过太多天灾人祸,早已对官府失去信心。

  但此刻,又看见了活下去的光明,有人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把零散的铜钱,想要塞给身旁的县兵:“军爷...老朽...老朽替孙儿谢谢牧大人...”

  青壮年们丢下了当作武器的木棍和石块,几个汉子突然抱头痛哭。他们这一路走来,见过太多同伴倒在雪地里再也爬不起来。

  有汉子感动,打开破烂的衣襟,露出肋骨分明的胸膛,对着城墙上的身影砰砰捶打:“牧爷!从今往后我赵铁牛的命就是您的!”

  最令人心碎的是那些孩子们。他们还不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大人们的喜悦感染了他们。一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突然从人群中冲出,跪在雪地里咚咚磕头:“谢谢大人救我娘!”

  他身后的少女急忙追上来,却也跟着跪下,姐弟俩的额头很快沾满雪泥。

  城门前渐渐形成奇特的景象,数万人自发地跪成大片黑点,即便没有人指挥,却出奇地默契。

  那些刚才还在厮打的难民,此刻互相搀扶着跪下。有人解下腰间最后一块干粮,分给身旁素不相识的老人。

  “乡亲们都起来吧。”牧长青的声音通过真气传遍全场,“天寒地冻的,别跪坏了身子。”

  但没有人起身,穷得什么都没有的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感激磕头,足足磕了九个响头才起来。

  县兵们下去开始指挥,难民们也开始自发维护秩序。当粥棚开始架设时,青壮年们主动帮忙搬运木柴;妇女们接过炊具,熟练地生火煮水。

  连孩子们都排成长队,用破瓦罐去河边凿冰取水。

  那个先前带头冲击城门的疤脸汉子,此刻正红着脸向守城士兵道歉。

  他粗糙的大手笨拙地想要扶起被撞倒的栅栏,嘴里不住念叨:“对不住...真是对不住...”

  暮色降临时,城外的景象已经完全不同。数百堆篝火在雪原上星罗棋布,远远望去如同坠落人间的星辰。

  粥棚前排起的长龙井然有序,有个跛脚老人不小心打翻粥碗,立刻有打粥的人招呼着他回来,重新又打了一碗,老人落泪,不断的感激哈腰。

  最温暖的画面出现在东门附近,几十个妇人围坐在特大号铁锅旁,一边熬粥一边哼着小调。

  她们把省下的布头拼成简易襁褓,轮流照看三十多个婴儿。有个刚失去孩子的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给别人的孩子喂米汤。

  有许多难民悄悄离开温暖的篝火堆,在雪地里挖起野菜来,这些带着冰碴的野味竟堆成了小山。

  当伙夫疑惑地问起时,他们只是憨厚地笑:“不能让牧爷一个人扛啊,我们只能出这么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