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树敌太多,我被迫上位了 第224章

小说:娘子树敌太多,我被迫上位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6-09 00:20:09 源网站:2k小说网
  ();

  “娘,您就别凑热闹了。”

  纪长卿扶额。

  “一家老小齐齐上路,叫人怎么想?”

  “知道的,当我假公济私带家眷游山玩水;不知道的,还当我携家带口投奔叛军呢。”

  冯清岁:“……”

  戚氏冷哼了一声。

  “你连自个的性命都不在意,还在意别人怎么想?”

  纪长卿长叹了口气。

  “虽然京师第三营明面上归我统领实际上归提督调度,但我也算领了兵,陛下如何会允您随我离京?”

  戚氏瞪他:“你若肯留在京城,我用得着当人质?”

  冯清岁宽慰道:“娘,您别气,回头我帮您说服二爷留下来。”

  戚氏:“你也给我好好待在京城!”

  冯清岁:“……”

  纪长卿:(^ω^)

  “还笑!”

  戚氏逮着他狠狠骂了一通。

  半晌后,冯清岁和纪长卿两人跟鹌鹑似的,缩着脖子从慈安堂出来。

  “娘中气真足呀。”

  冯清岁感慨。

  纪长卿木然点头。

  “这钦差大臣应该让她来做。”

  冯清岁:“……”

  她回头偷偷看了一眼,小声问道:“二爷还做不做这钦差?”

  纪长卿面无表情:“你觉得呢?”

  圣命又不是媒婆说亲,想拒就能拒。

  冯清岁顿时了然。

  “那我先准备一二。”

  纪长卿拧眉:“你真要跟着去?”

  “还有假的不成?”

  冯清岁笑道。

  “我师父如今被严密看守,我无计可施,旁人也无计可施,暂且不用担心。不如趁这空档了一点恩怨。”

  纪长卿:“……”

  恩怨都得排队了结,简直比他这个丞相还忙。

  “既如此,”他缓声道,“我推荐你当个随行医官吧,名正言顺一些。”

  冯清岁眨眼:“随便推荐一下就能当医官?”

  纪长卿:“……”

  “我的推荐跟旁人的能一样吗?”

  冯清岁莞尔一笑:“多谢二爷。没想到我有生之年也能捞个一官半职。”

  又道:“这官能辞的吧?”

  可别回头她跑路还得背个擅离职守的罪名。

  纪长卿:“……”

  这是有多怕自己被套牢?

  “随行医官是指临时征调的民间郎中,或者太医院派遣的低级医士,无正式品级。”

  冯清岁:“……还以为多少算个官儿呢,原来只是役徒。”

  纪长卿深深看了她一眼。

  “你若想进太医院,做有品级的医士,我也可以推荐。”

  冯清岁摆摆手。

  “我已经是三品诰命夫人,知足了。”

  纪长卿:“……”

  这会倒是想起自己还有个诰命了?

  冯清岁要离京,自然要跟师父通个声气。

  第五轻轻在凤仪宫专心编纂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收到冯清岁的飞鸽传信,才知河州决堤和民乱之事。

  脸色骤沉。

  夜里皇帝过来凤仪宫,又要宿在偏殿时,她去了偏殿找他。

  “最近频下暴雨,金河沿岸是否有州县受灾?”

  皇帝眼底因看到她而浮起的笑意瞬间沉了下去。

  “便是有州县受灾,也影响不了你编撰医书,你关心这个做什么?”

  “我想去赈灾。”

  皇帝脸色又冷了几分。

  “大熙人才济济,轮不到一国皇后亲自赈灾。”

  “你明知我担心的是什么。”

  第五轻轻拧眉。

  “今年春夏气候都一反常态,极可能滋生大疫,受灾百姓本就餐风露宿,缺衣少食,遭逢疫病的话——”

  “朕从太医院和民间都征调了大夫担任随行医官,他们会随大军前往灾区,你不必操心。”

  皇帝打断她的话。

  “你有这闲工夫,不如多关心关心朕的龙体。”

  第五轻轻定定地看着他:“若有大疫,你打算如何应对?”

  皇帝看向窗外瓢泼而下的大雨。

  “皇后,你应该少做最坏打算,多为国民祈福。”

  第五轻轻唇角露出一丝嘲讽。

  祈福若有用。

  江州当年就不会尸山血海。

  她转身回了寝殿。

  将自己整理的各种疫病的救治策略,抄了一份传给冯清岁。

  冯清岁随她多方游历,也曾经过疫区,对她的救疫策上写的大部分疫病救治方案都很熟悉。

  只有一样例外。

  痘疮。

  师父居然列了预防痘疮感染的方子。

  “痘疮竟可以预防。”她惊诧不已,“只要接种过牛痘就不会感染。”

  这么简单的预防方式,为什么没有推行开来?

  莫非是师父新近发现的方案?

  她蓦地想起什么,挽起左臂衣袖,上臂赫然有两个豆大的圆形凹痕。

  师父带她离京后,去的第一个州府是云州。

  彼时她还是个小瞎子,什么也看不见,师父说要划手臂防病,她就随她划了。

  一共划了两次,间隔大概三个月。

  每次划伤后都会出现脓包,留下凹痕。

  学医后她曾问师父这是什么防病方式,师父推说日后再告诉她。

  这一推,就到了今时今日。

  不过种痘虽简单,痘种却不好得。

  师父在方案里写了,感染痘疮的牛不常见,即便有,症状也可能很轻微,难以识别。

  且不是所有痘种都好用。

  须得提前搜寻,集中养殖,培养痘种,才能大规模接种。

  虽说近些年不曾大规模爆发痘疮,但闹灾的话,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事先准备总比事后懊恼要好。

  她誊抄了一份,送去沧海轩给纪长卿。

  纪长卿阅毕,视线久久停在痘疮防治方案那一页。

  “怎么了?”

  冯清岁疑惑问道。

  “种了牛痘的人,跟得过痘疮的人一样,不会感染痘疮?”

  他重复着方案上的语句。

  冯清岁点头。

  随即把师父给她种过牛痘的事说了,又给他描述了痘印的模样。

  “给你看看也行。”

  纪长卿一听痘印在上臂,忙道:“不用了。”

  非礼勿视。

  缓了下心情,问道:“你师父提过她什么时候发现这种预防方式的吗?”

  冯清岁摇头:“没提过。她给我种牛痘时都没直说。”

  “可以帮我问一下吗?”

  冯清岁不知他为何对发现时间感兴趣,但还是应了下来。

  回院便给师父传了信。

  第五轻轻收到信鸽送来的信笺后,看着上面的问题,久久没有动作。

  直到信鸽不耐烦地啄了啄她的手指,催促她回信。

  她才在信件背面写了个时间。

  “二十七年前。”

  一刻钟后,收到回信的冯清岁将答案告诉纪长卿。

  纪长卿也久久没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