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对儒学的解读,深得始皇心 第352章

小说:大秦:我对儒学的解读,深得始皇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7-05 07:58:25 源网站:2k小说网
  赢二那冰冷的声音也适时响起:“陛下口谕,所有新制军械,统一由廷尉府入册,由蓝田大营统一接收再行分配。”

  赢二的话像一盆冰水,浇灭了王虎心头一半的火热。他悻悻地松开手,嘴里却还是忍不住嘀咕:“我这不是为了大秦嘛……”

  “将军们莫急。”丹木**被捏疼的胳膊,脸上却依旧带着笑意,“好东西,还在后头呢。”

  他话锋一转,看向那片狼藉的试验场,说道:“霹雳陶雷,威力固然刚猛,但也有其不足之处。”

  他命人又抬上几个靶子。这次的靶子,不再是活物,而是几个用硬木扎成的假人,身上,竟披着大秦军中制式的皮甲,甚至还有一个,胸前挂着一面打磨光亮的青铜护心镜。

  “此物,胜在爆炸时的声势与飞溅的破片,足以震慑心胆,屠戮无甲之兵。但若遇上精锐甲士,其杀伤力,便要大打折扣。”

  丹木说着,再次命人投掷了一枚陶雷。

  “轰隆!”

  又是一声巨响。

  烟尘散去,众人定睛看去。那几个披甲的假人,虽然被冲击波掀翻在地,身上也布满了细碎的划痕和焦黑的印记,尤其是那几个披甲的假人,镜面上虽然多了一道凹痕,但其后的木头躯干,却基本完好。

  王虎一看,眉头又皱了起来。“这……如何对付那些身披重甲的敌军精锐?”他的热情,像是被戳破的气球,迅速地瘪了下去。在他看来,不能破甲的兵器,终究是二流货色。

  “王将军此言差矣。”这次开口的,却是丹木身旁一直沉默的司马昂。他盯着那个被炸翻的假人,眼神锐利,“这假人虽然甲胄未破,但早已翻倒在地。试想,若这是一个活人,被如此巨响震慑,再被这股大力掀翻,纵然不死,他还能站起来,与我军搏杀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南疆越人,少有甲胄。其所谓的精锐,亦不过是些身形矫健的蛮夷。而那象兵,更是无甲可言。此物,正是为其量身定做!”

  司马昂的一番话,让众人茅塞顿开。王虎也反应过来,一拍脑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管他死不死,先炸翻了再说!阵型一乱,还不是任我军宰割!”

  丹木赞许地看了司马昂一眼,心中暗道,这人倒是个懂行的。

  “司马将军所言极是。”丹木接着说道,“霹雳陶雷,攻坚破甲非其所长,乱敌军阵,慑敌军胆,才是其真正用处。但,要对付南疆的密林和那些藏在里面的蛮夷,光靠这个,还不够。”

  他拍了拍手,几名方士又从另一边的工坊里,推出一架架制式的秦军强弩。这些弩和平日里军中用的没什么两样,只是那弩匣里的箭矢,却有些古怪。

  每一根箭矢的箭头后方,都用细麻绳,牢牢地捆绑着一截拇指粗细的短小竹管,竹管同样用蜡封口。而箭头的金属部分,则被一团团浸透了油脂的麻布,包裹得严严实实。

  “这又是什么玩意儿?”王虎好奇地拿起一根箭矢,掂了掂,比寻常的弩箭要重上不少。

  “此物,我等称之为‘火箭’。”

  “南疆潮湿,林中多瘴气,草木皆湿,寻常火攻之法,难以奏效。我军将士,即便带了火油,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引燃林子。”丹木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冷意,“任嚣将军的战报中提及,越人常藏于林中,以弓箭偷袭我军粮道,而后又遁入林海,让我军追之不及,甚是可恶。”

  “而这‘火箭’,便是为他们准备的。”

  丹木拿起一根火箭,亲自为一架强弩上弦,将箭矢搭在弩臂上。他从一旁的火盆里,取出一根烧红的铁条,先是点燃了箭头处浸油的麻布,麻布“呼”的一声,燃起一团明亮的火焰。

  “将军们,看好了。”

  丹木瞄准远处一个临时搭建的、堆满了潮湿茅草和木料的草棚,扣动了扳机。

  “嗖!”

  箭矢深深地扎进了潮湿的茅草堆里,箭头上的火焰,因为潮湿,很快便有熄灭的迹象。

  王虎刚想撇嘴,说这也不过如此。

  就在这时,那根小竹管,烧到了尽头。

  “嘭!”

  一声清脆的爆响!

  那截小小的竹管,猛地炸开,虽然威力远不如霹雳陶雷,但那爆开的火焰,却如同一朵盛开的火莲,瞬间将周围的火星和高温,溅射到了一大片潮湿的茅草之上!

  原本即将熄灭的火焰,在这一刻,仿佛被浇上了一勺热油,猛地重新燃起,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朝着四周蔓延。那小小的竹管里,填充的不是普通的火药,而是添加了硫磺和油脂的特殊配方,为的,就是这一下的引燃!

  不过短短十几息的功夫,整个草棚,便被熊熊大火所吞噬,黑色的浓烟,夹杂着火星,冲天而起。

  “好!好啊!”王虎再也忍不住,一拍大腿,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烧!烧死这帮**养的!让他们再往林子里钻!老子一把火,把他们的山头都给烧成秃!”

  司马昂看着那熊熊燃烧的草棚,嘴唇翕动,他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成群的巨象,在战场上惊慌失措,身上燃烧着一团团无法熄灭的火焰,它们疯狂地奔跑,嘶鸣,不再是敌人的武器,反而成了摧毁他们自己军阵的梦魇。

  几位将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狂热与残忍。

  南疆的战事,从这一刻起,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