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车站见到梅明泽时,孙雨南心里一震。才几年不见,这位曾经风度翩翩的知识分子,已经满头白发,脸上的皱纹像枯树的年轮一样密密麻麻。
香大娘红着眼圈拍了拍老友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老梅,苦日子熬到头了。”
梅明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眼神却有些恍惚:“是啊,都过去了。”他的手不自觉地摸着胸前的布包,里面装着那张来之不易的平反书。
把梅明泽送到家后,香大娘拉着孙雨南叮嘱:“你不是提到最近工作上总是碰到瓶颈吗?可以找老梅请教,他可是留过洋的高材生。”
孙雨南心不在焉地应着:“再说吧。”她看着梅明泽家破旧的院子,心里五味杂陈。
“你这孩子,”香大娘恨铁不成钢,“机会难得,别错过了。老梅虽然吃了苦,但学问还在呢。”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孙雨南笑道。她知道香大娘是为她好,但有些事情,还需要时间来消化。
六月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高考即将恢复。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都是这个话题。
孙雨南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她早有准备。只是香大娘比她还着急,整天催着她看书学习,连做饭时都要念叨几句。
“你说你,大好时光不学习,尽瞎逛什么街!”香大娘手里颠着锅铲,语气里满是恨铁不成钢。
孙雨南忍不住笑道:“香大娘,您这是变了性子了?曾经可不是这样。”
香大娘叹了口气,放下锅铲,目光柔和地看着孙雨南:“傻孩子,现在机会来了,可不能错过。你看看老梅,要不是那场运动,现在早就是大学教授了。”
此时的老家,孙雨西正趴在桌子上哀嚎:“大哥,我真的不想做卷子了。”他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二姐也太狠了,这么多试卷,我写到什么时候去?”
桌上堆满了各种习题册,密密麻麻的题目看得人头晕眼花。孙雨东放下手中的笔,笑着摸了摸弟弟的头:“你也知道二姐的性格,不做完她肯定不会罢休的。”
“可是,”孙雨西愁眉苦脸地翻着试卷,“万一高考最后没重启呢?我们不是白忙活了吗?”
“那就当提前预习了。”孙雨东说着,也拿起了一本习题册,“来吧,我陪你一起。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做。”
两兄弟躲在家里偷偷用功,生怕被外人知道了不好解释。毕竟在这个年代,读书人还不太受待见。
而孙雨南却完全不在意这些。她依旧每天带着家里人出去玩,爬山看景,野外烧烤,日子过得不要太惬意。
“香大娘,走,咱们进城淘宝去。”孙雨南拉着香大**手就往外走,“听说最近好东西可多了。”
香大娘被她拽得一个趔趄,无奈地跟上她的脚步:“你慢点,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你这么折腾。”
两人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来到了老相识夏守义的摊位前。他的竹篮里装着各种零碎的古董,有的明显带着岁月的痕迹,有的则保存完好如新。
“这个烛台,”夏守义献宝似的拿出一个铜制烛台,“绝对是真品,您看这做工,这包浆。”
孙雨南仔细打量了一下:“二十块。”她开出的价格很公道,既不会让卖家吃亏,也不会让自己太过亏本。
“成交!”夏守义痛快地应下。
他又从篮子底下掏出一个金杯,小心翼翼地擦了擦:“这个我本来想留着的,您帮我看看值多少?”
“唐朝的物件,”香大娘眼睛一亮,仔细端详着金杯的纹路,“文物商店能卖到一百多。”
“那...那您要吗?”夏守义搓着手问,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要!”香大娘毫不犹豫地应下。最近这段时间,文物价格处在低谷,她和孙雨南都看准了这个机会。
“还有什么好东西?”香大娘问道,兴致勃勃地翻看着篮子里的其他物件。
夏守义笑得见牙不见眼:“您在这等着,我这就回去拿。保证都是好东西!”说完,他一溜烟跑回了家。
孙雨南看着香大娘兴致勃勃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这段日子,平反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深藏的宝贝也慢慢流向市场。虽然价格低,但只要有眼光,总能淘到好东西。
郭洪涛回到城市后,虽然补偿还没到位,却已经还清了欠香大**钱。这让香大娘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日子在慢慢变好。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摊位上的货物也越来越丰富。孙雨南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希望的味道。她继续逛着街,眼睛在各种古董上扫视,心里盘算着下一个目标。
夏守义很快就抱着一个大包袱回来了,里面装着各种瓷器和铜器。香大娘和孙雨南挑挑拣拣,又买了不少东西。
“雨南啊,”回去的路上,香大娘突然说,“你说咱们要不要开个店?”
孙雨南一愣:“开店?”
“对啊,”香大娘眼睛发亮,“现在这行情这么好,咱们进的货又都是真品。开个店,既能赚钱,又能帮那些有困难的人。”
孙雨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知道香大娘说的是那些刚回城的知青,他们手里有些老物件,但又急需用钱。
“行啊,”孙雨南笑着说,“不过店面得您来找,我可不懂这些。”
香大娘拍了拍她的手:“你啊,就知道玩。不过也好,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活法。”
孙雨南看着香大娘慈祥的笑容,心里一暖。她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香大娘都会支持她。
夕阳西下,两人慢悠悠地往家走。街上的人群渐渐稀疏,但空气中依然飘荡着热闹的气息。
孙雨南提着大包小包,心里盘算着明天该去哪里逛逛。虽然香大娘和妈妈都劝她想想以后,但她觉得,现在这样的日子也挺好。
至于弟弟们的学习,她会继续督促的。毕竟,总得有人为家里的未来做打算不是吗?
在车站见到梅明泽时,孙雨南心里一震。才几年不见,这位曾经风度翩翩的知识分子,已经满头白发,脸上的皱纹像枯树的年轮一样密密麻麻。
香大娘红着眼圈拍了拍老友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老梅,苦日子熬到头了。”
梅明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眼神却有些恍惚:“是啊,都过去了。”他的手不自觉地摸着胸前的布包,里面装着那张来之不易的平反书。
把梅明泽送到家后,香大娘拉着孙雨南叮嘱:“你不是提到最近工作上总是碰到瓶颈吗?可以找老梅请教,他可是留过洋的高材生。”
孙雨南心不在焉地应着:“再说吧。”她看着梅明泽家破旧的院子,心里五味杂陈。
“你这孩子,”香大娘恨铁不成钢,“机会难得,别错过了。老梅虽然吃了苦,但学问还在呢。”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孙雨南笑道。她知道香大娘是为她好,但有些事情,还需要时间来消化。
六月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高考即将恢复。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都是这个话题。
孙雨南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她早有准备。只是香大娘比她还着急,整天催着她看书学习,连做饭时都要念叨几句。
“你说你,大好时光不学习,尽瞎逛什么街!”香大娘手里颠着锅铲,语气里满是恨铁不成钢。
孙雨南忍不住笑道:“香大娘,您这是变了性子了?曾经可不是这样。”
香大娘叹了口气,放下锅铲,目光柔和地看着孙雨南:“傻孩子,现在机会来了,可不能错过。你看看老梅,要不是那场运动,现在早就是大学教授了。”
此时的老家,孙雨西正趴在桌子上哀嚎:“大哥,我真的不想做卷子了。”他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二姐也太狠了,这么多试卷,我写到什么时候去?”
桌上堆满了各种习题册,密密麻麻的题目看得人头晕眼花。孙雨东放下手中的笔,笑着摸了摸弟弟的头:“你也知道二姐的性格,不做完她肯定不会罢休的。”
“可是,”孙雨西愁眉苦脸地翻着试卷,“万一高考最后没重启呢?我们不是白忙活了吗?”
“那就当提前预习了。”孙雨东说着,也拿起了一本习题册,“来吧,我陪你一起。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做。”
两兄弟躲在家里偷偷用功,生怕被外人知道了不好解释。毕竟在这个年代,读书人还不太受待见。
而孙雨南却完全不在意这些。她依旧每天带着家里人出去玩,爬山看景,野外烧烤,日子过得不要太惬意。
“香大娘,走,咱们进城淘宝去。”孙雨南拉着香大**手就往外走,“听说最近好东西可多了。”
香大娘被她拽得一个趔趄,无奈地跟上她的脚步:“你慢点,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你这么折腾。”
两人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来到了老相识夏守义的摊位前。他的竹篮里装着各种零碎的古董,有的明显带着岁月的痕迹,有的则保存完好如新。
“这个烛台,”夏守义献宝似的拿出一个铜制烛台,“绝对是真品,您看这做工,这包浆。”
孙雨南仔细打量了一下:“二十块。”她开出的价格很公道,既不会让卖家吃亏,也不会让自己太过亏本。
“成交!”夏守义痛快地应下。
他又从篮子底下掏出一个金杯,小心翼翼地擦了擦:“这个我本来想留着的,您帮我看看值多少?”
“唐朝的物件,”香大娘眼睛一亮,仔细端详着金杯的纹路,“文物商店能卖到一百多。”
“那...那您要吗?”夏守义搓着手问,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要!”香大娘毫不犹豫地应下。最近这段时间,文物价格处在低谷,她和孙雨南都看准了这个机会。
“还有什么好东西?”香大娘问道,兴致勃勃地翻看着篮子里的其他物件。
夏守义笑得见牙不见眼:“您在这等着,我这就回去拿。保证都是好东西!”说完,他一溜烟跑回了家。
孙雨南看着香大娘兴致勃勃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这段日子,平反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深藏的宝贝也慢慢流向市场。虽然价格低,但只要有眼光,总能淘到好东西。
郭洪涛回到城市后,虽然补偿还没到位,却已经还清了欠香大**钱。这让香大娘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日子在慢慢变好。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摊位上的货物也越来越丰富。孙雨南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希望的味道。她继续逛着街,眼睛在各种古董上扫视,心里盘算着下一个目标。
夏守义很快就抱着一个大包袱回来了,里面装着各种瓷器和铜器。香大娘和孙雨南挑挑拣拣,又买了不少东西。
“雨南啊,”回去的路上,香大娘突然说,“你说咱们要不要开个店?”
孙雨南一愣:“开店?”
“对啊,”香大娘眼睛发亮,“现在这行情这么好,咱们进的货又都是真品。开个店,既能赚钱,又能帮那些有困难的人。”
孙雨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知道香大娘说的是那些刚回城的知青,他们手里有些老物件,但又急需用钱。
“行啊,”孙雨南笑着说,“不过店面得您来找,我可不懂这些。”
香大娘拍了拍她的手:“你啊,就知道玩。不过也好,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活法。”
孙雨南看着香大娘慈祥的笑容,心里一暖。她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香大娘都会支持她。
夕阳西下,两人慢悠悠地往家走。街上的人群渐渐稀疏,但空气中依然飘荡着热闹的气息。
孙雨南提着大包小包,心里盘算着明天该去哪里逛逛。虽然香大娘和妈妈都劝她想想以后,但她觉得,现在这样的日子也挺好。
至于弟弟们的学习,她会继续督促的。毕竟,总得有人为家里的未来做打算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