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雨南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天空,心里泛起一阵担忧。这几天,附近传出有人贩子的消息,整个家属院的气氛都紧张起来。
值班室的老吴叔变得格外警惕,不让孩子们随便出门,生怕出什么意外。每天早晚都要在院子里巡视好几圈,看到陌生人就上前盘问。
香大娘昨天还在后悔,说早该把那些可疑人员抓起来。今天一大早就带着啸风去了派出所帮忙。她说那些人贩子用奶牛做掩护,专门在各个村子里转悠,趁人不备就拐走孩子。
孙雨南低头看了看正在玩积木的青山云川,突然觉得自己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两个孩子长得粉雕玉琢的,要是被人贩子盯上...想到这里,她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妈妈,你看!”青山突然举起手中的积木,打断了孙雨南的思绪,“我搭了一个城堡!”
孙雨南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蹲下身子夸奖道:“真棒!我们青山真聪明。”
“我也要搭!”云川也不甘示弱,手忙脚乱地摆弄着积木。
看着两个孩子认真的样子,孙雨南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可能管得太严了,但在这个不太平的年代,多一分警惕总比少一分小心要好。
孙雨南无奈地扶额,看来安全教育之路还很长。她转头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那栋红砖小洋楼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
傍晚时分,香大娘带着啸风回来了。孙雨南一看到她,就连忙迎了上去:“怎么样?有线索了吗?”
香大娘摇摇头,脸上写满了疲惫:“找了好几个大队,都没发现。那些人估计早就跑远了。”
“那赶猪的呢?猪呢?”孙雨南追问道。
“没找到。”香大娘叹了口气,在院子里的长椅上坐下,“可能已经被杀了。”
孙雨南皱眉:“不对劲。他们不会轻易处理掉的,这可是他们的犯罪工具。”
香大娘抬头看了她一眼:“你不懂,现在正好是猪配种的季节过去了,他们可能觉得没用了。”
“我总觉得他们舍不得。”孙雨南若有所思,“一头猪换两个孩子,这买卖太亏了。而且...”她顿了顿,“那些人不像是随便就会放弃的样子。”
几天后,香大娘拿来一堆猪的照片,递给孙雨南:“你记性好,看看能不能认出那头猪来。这些都是附近几个大队的猪。”
孙雨南接过照片,坐在桌前仔细翻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照片上,泛着淡淡的光晕。突然,她的手停在了其中一张上。
“这个猪头,我好像在哪见过。”她指着照片上的一头黑猪说道。
“金秋大队五组的。”香大娘说道,眼睛一亮,“要不要去看看?”
孙雨南点点头,她总觉得,这可能是破案的关键。她站起身,看了看正在院子里玩耍的青山云川,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些人贩子揪出来。
“我跟你一起去。”她对香大娘说,“但是得先安排好孩子。”
香大娘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让沈巧云看着。这次我们一定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审讯室内光线昏暗,孙雨南站在窗边,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窗台。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真的不知道啊......”审讯桌前,嫌疑人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他的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孙雨南转过身,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嫌疑人身上。她缓步走到审讯桌前,椅子腿在地面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声响。
“张大伯,”她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你是本分人,我们都知道。但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嫌疑人的肩膀明显抖了一下。
“我就是偷偷把猪借给了山里的小舅子,真的......”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孙雨南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十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她,这人绝对有问题。她忽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玩味:“你知道吗?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在说谎时眼睛会不自觉地向下看。”
话音刚落,嫌疑人的身体瞬间僵直。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孙雨南在心里冷笑,这种三流的心理学理论也就唬唬普通人。不过既然有用,那就物尽其用。她站起身,在审讯室里慢悠悠地踱步,皮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一旁的小吴见状,立刻会意。他清了清嗓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敬畏:“张大伯,你可能不知道。林队可是军警世家,我家祖辈三代都在做这个。今年破获的大案要案没有十个也有八个。”
孙雨南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这帽子扣得,连她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不过看着嫌疑人越发慌乱的神色,她知道这招确实管用。
“而且啊,”香大娘也适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威胁,“这案子影响太大,上头特别重视。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说话。”
孙雨南装模作样地在房间里走动,时不时用手指蹭过桌面和墙壁,还故意皱眉看着指尖的灰尘。她走到嫌疑人身后,若有所思地说道:“有意思......”
嫌疑人的后背瞬间绷直,冷汗顺着脖子流进衣领。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他终于扛不住了。“砰”地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
“我说,我全都说!”他哭丧着脸道,“是,是我帮忙运送的。但我真的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啊!”
孙雨南眯起眼睛:“继续说。”
“那天晚上,小舅子来找我,说要借我的货车运点东西。我寻思着亲戚之间帮个忙,也没多想。谁知道......”
“谁知道什么?”孙雨南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
“谁知道车上装的是......”嫌疑人的声音哽咽,“是孩子......”
审讯室内的温度仿佛骤然降低。孙雨南的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她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具体说说,那天晚上的事。”
随着嫌疑人的供述,一个跨省拐卖儿童的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这哪是什么借猪,分明是协助拐卖儿童。
“你还觉得自己是好人?”她忍不住打断对方的辩解,“你这是帮凶知道吗?”
“这位热心群众真是厉害啊,”记者感叹道,“从几十张猪的照片里就能找出关键线索。要不是发现照片里的背景不对劲,这案子还真悬。”
孙雨南站在角落里,听着同事们吞吞吐吐地回答采访。她知道,这个时代的刑侦手段还很落后,但总有一天会赶上来的。
夜深了,孙雨南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桌上堆满了案卷。
她翻开下一个案件的卷宗,目光坚定。在那些更先进的刑侦手段普及之前,她会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
孙雨南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天空,心里泛起一阵担忧。这几天,附近传出有人贩子的消息,整个家属院的气氛都紧张起来。
值班室的老吴叔变得格外警惕,不让孩子们随便出门,生怕出什么意外。每天早晚都要在院子里巡视好几圈,看到陌生人就上前盘问。
香大娘昨天还在后悔,说早该把那些可疑人员抓起来。今天一大早就带着啸风去了派出所帮忙。她说那些人贩子用奶牛做掩护,专门在各个村子里转悠,趁人不备就拐走孩子。
孙雨南低头看了看正在玩积木的青山云川,突然觉得自己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两个孩子长得粉雕玉琢的,要是被人贩子盯上...想到这里,她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妈妈,你看!”青山突然举起手中的积木,打断了孙雨南的思绪,“我搭了一个城堡!”
孙雨南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蹲下身子夸奖道:“真棒!我们青山真聪明。”
“我也要搭!”云川也不甘示弱,手忙脚乱地摆弄着积木。
看着两个孩子认真的样子,孙雨南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可能管得太严了,但在这个不太平的年代,多一分警惕总比少一分小心要好。
孙雨南无奈地扶额,看来安全教育之路还很长。她转头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那栋红砖小洋楼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
傍晚时分,香大娘带着啸风回来了。孙雨南一看到她,就连忙迎了上去:“怎么样?有线索了吗?”
香大娘摇摇头,脸上写满了疲惫:“找了好几个大队,都没发现。那些人估计早就跑远了。”
“那赶猪的呢?猪呢?”孙雨南追问道。
“没找到。”香大娘叹了口气,在院子里的长椅上坐下,“可能已经被杀了。”
孙雨南皱眉:“不对劲。他们不会轻易处理掉的,这可是他们的犯罪工具。”
香大娘抬头看了她一眼:“你不懂,现在正好是猪配种的季节过去了,他们可能觉得没用了。”
“我总觉得他们舍不得。”孙雨南若有所思,“一头猪换两个孩子,这买卖太亏了。而且...”她顿了顿,“那些人不像是随便就会放弃的样子。”
几天后,香大娘拿来一堆猪的照片,递给孙雨南:“你记性好,看看能不能认出那头猪来。这些都是附近几个大队的猪。”
孙雨南接过照片,坐在桌前仔细翻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照片上,泛着淡淡的光晕。突然,她的手停在了其中一张上。
“这个猪头,我好像在哪见过。”她指着照片上的一头黑猪说道。
“金秋大队五组的。”香大娘说道,眼睛一亮,“要不要去看看?”
孙雨南点点头,她总觉得,这可能是破案的关键。她站起身,看了看正在院子里玩耍的青山云川,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些人贩子揪出来。
“我跟你一起去。”她对香大娘说,“但是得先安排好孩子。”
香大娘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让沈巧云看着。这次我们一定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审讯室内光线昏暗,孙雨南站在窗边,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窗台。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真的不知道啊......”审讯桌前,嫌疑人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他的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孙雨南转过身,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嫌疑人身上。她缓步走到审讯桌前,椅子腿在地面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声响。
“张大伯,”她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你是本分人,我们都知道。但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嫌疑人的肩膀明显抖了一下。
“我就是偷偷把猪借给了山里的小舅子,真的......”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孙雨南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十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她,这人绝对有问题。她忽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玩味:“你知道吗?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在说谎时眼睛会不自觉地向下看。”
话音刚落,嫌疑人的身体瞬间僵直。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孙雨南在心里冷笑,这种三流的心理学理论也就唬唬普通人。不过既然有用,那就物尽其用。她站起身,在审讯室里慢悠悠地踱步,皮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一旁的小吴见状,立刻会意。他清了清嗓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敬畏:“张大伯,你可能不知道。林队可是军警世家,我家祖辈三代都在做这个。今年破获的大案要案没有十个也有八个。”
孙雨南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这帽子扣得,连她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不过看着嫌疑人越发慌乱的神色,她知道这招确实管用。
“而且啊,”香大娘也适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威胁,“这案子影响太大,上头特别重视。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说话。”
孙雨南装模作样地在房间里走动,时不时用手指蹭过桌面和墙壁,还故意皱眉看着指尖的灰尘。她走到嫌疑人身后,若有所思地说道:“有意思......”
嫌疑人的后背瞬间绷直,冷汗顺着脖子流进衣领。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他终于扛不住了。“砰”地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
“我说,我全都说!”他哭丧着脸道,“是,是我帮忙运送的。但我真的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啊!”
孙雨南眯起眼睛:“继续说。”
“那天晚上,小舅子来找我,说要借我的货车运点东西。我寻思着亲戚之间帮个忙,也没多想。谁知道......”
“谁知道什么?”孙雨南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
“谁知道车上装的是......”嫌疑人的声音哽咽,“是孩子......”
审讯室内的温度仿佛骤然降低。孙雨南的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她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具体说说,那天晚上的事。”
随着嫌疑人的供述,一个跨省拐卖儿童的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这哪是什么借猪,分明是协助拐卖儿童。
“你还觉得自己是好人?”她忍不住打断对方的辩解,“你这是帮凶知道吗?”
“这位热心群众真是厉害啊,”记者感叹道,“从几十张猪的照片里就能找出关键线索。要不是发现照片里的背景不对劲,这案子还真悬。”
孙雨南站在角落里,听着同事们吞吞吐吐地回答采访。她知道,这个时代的刑侦手段还很落后,但总有一天会赶上来的。
夜深了,孙雨南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桌上堆满了案卷。
她翻开下一个案件的卷宗,目光坚定。在那些更先进的刑侦手段普及之前,她会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