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第275章 朕不悔

小说: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作者:v穷鬼v 更新时间:2025-06-16 16:15:35 源网站:2k小说网
  ();

  “卢老?”

  卢广扯了扯嘴角,干巴巴道:“额……将军,恕老朽眼拙,老眼昏花,好像是看错了。”

  徐仲灵:……

  两人又唤来了帐外的守卫,好一顿折腾,确认真的没什么问题之后,这才安下心来。

  “大抵是卢老这一路舟车劳顿,看出幻觉了,快些下去休息吧。”

  搞出了这么一场乌龙,虚惊一场。

  徐仲灵并没有生气,反倒是安慰似的朝着老头儿说道。

  “是!”

  惶恐的老头满面感激,站起身来躬身行礼,缓缓退去了。

  所有人都走了,营帐之中重新恢复安静。

  当卢广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后,他那温和宽恕的面容亦是渐渐变得冷漠了。

  看着帐外的方向,轻声呢喃道:“卢老,仲灵先谢过您对咱们梁朝做的贡献了。”

  老头儿没多久好活了。

  卢广的脑袋将来会用来平息乾皇的怒火和给手下的军士一个交代。

  理由是使者好大喜功,伪造了信物和文书,让他误以为双方已经达成了合作,乾元接受了他们的武装势力,并且承诺愿意出兵。

  后续的乌龙,都是因为这使者贪功说谎所致。

  徐仲灵站起身来,静静地看着一旁的沙盘。

  他眼中精光流转:“汪槐,萧歆玥……”

  ……

  “听说了吗?咱们靖安侯出游一趟,趁着越阳大战,把董贼从越阳抓出来了。”

  “靖安侯真乃神人也!”

  “快去广场啊,今日陛下登台祭天,公开处刑这贼子。”

  “靖安侯真是咱们大乾的福星啊!”

  “好死!董贼好死啊!谋国篡逆之辈,咱们乾元现在乱成这样,都是拜他所赐。”

  “好啊!哈哈哈,祖宗显灵啊!”

  ……

  季取,乾元新朝的都城。

  经历了明辰和黄啸的精心准备,后来又作为新朝都城,在萧歆玥的治理下一片欣欣向荣,安稳和谐。

  酒楼中觥筹交错,街道上人来人往,议论纷纷。

  所说的话题,也是近日的热点。

  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说,正统这个词意义是很重的。

  好几百年的时间,经历了几代人的更迭,思想钢印已然牢牢地烙印在人的心头。

  皇帝就该是某家人,某家血液的。

  只要百姓不逼到了极致,不被官家压榨的家破人亡。

  他们本能上,还是认为自己是大乾人。

  大乾国土内,都是大乾的百姓。

  即便是东边一片混乱,军阀割据,朝代更迭,但人们还是以自己作为乾元人自称。

  更遑论是慎江以西这边,没经历过太多的混乱和压榨,很快就被皇女政权交替接手。

  这些人都是忠实的乾元子民。

  那么理所应当的,他们对于萧歆玥政权所宣扬的敌人,祸国之贼深恶痛绝。

  东边一片混乱,季取却突然有消息传来,说是靖安侯带回了窃国罪臣董贼董正宏,不日将进行公开处刑,论述其罪孽。

  萧歆玥一如既往的没有侵占明辰的功劳,大大方方地将事情宣扬出去。

  一时间引得人们争相讨论。

  这位侯爷沉寂了一段时间,又做出了些事情。

  相较于八百骑杀穿草原而言,这次的事情显得并没有多么传奇,也无人知道细节。

  但是,总归也是了不得的事迹。

  千里迢迢在战争中掳来了那居于高位的贼人,这简直神奇的有些匪夷所思。

  人们称赞他,同时也是唾弃着那祸国之人。

  在一片骂声之中,董正宏一席囚衣上了刑台。

  刑台之下是人头攒动,一双双眼睛俱是激动怒火,恶狠狠地瞪着他。

  不远处的乾元礼部侍郎白厚德面容肃穆,手持锦书,高声喊着:“国有奸佞,则社稷倾危;朝有蠹虫,则黎民涂炭。今有逆臣董正宏,身居显位,心藏虺蜴,外饰忠贞之貌,内怀枭獍之谋。其罪滔天,神人共愤!若不声讨其恶,明正典刑,何以谢天下苍生?何以慰祖宗英灵?”

  “其罪昭彰,擢发难数,一曰窃权乱政,蔽塞圣听,蠹国害民。此獠结党营私,壅蔽主聪。矫诏以行己私,弄权而斥忠良,乃至谋朝篡位,废帝窃国,使我乾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二曰构陷忠良,戕害善类,率兵入宫,屠杀皇族,幸而我乾元圣上洪福齐天,自有神助,方才幸免遇难。”

  “三曰勾结外敌,丧权辱国,我朝国土绵延千万里,一毫一寸俱是我朝先祖耗尽血汗拼搏而来,此贼为保自身稳固,唇齿一碰送出三州之地,实乃千古罪人!”

  “四曰……”

  白厚德声音很洪亮,语声朗朗,传递出去好远好远。

  下方熙熙攘攘的百姓听得见,高台上端坐的雍容陛下听得见,刑场上那跪着的千古罪人也听得见。

  一桩桩,一件件董正宏做过的事情被公布出来,传与所有人听到。

  百姓双眸冒火,怒声谩骂着,肆意发泄着他们的情感。

  登上皇位的萧歆玥似乎也有些绷不住情绪,面若寒霜,冷冷地看着那囚徒。

  董正宏其实只是官僚势力的一个代表罢了。

  乾元当时的情况已经烂到没办法救了,萧氏王庭不可能跟血衣军那般蛮横地将所有权贵世家拦腰斩断,只能一点点勾心斗角,去权衡去消磨……这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和才华才能去梳理干净。

  即便是当时杀掉董正宏,后来也会冒出第二个,第三个……

  就算是除掉了董正宏,也逃不了最后血衣大军围城的结局。

  所以萧正阳才听了明辰的话,自己枯死在了京城,壮士断腕送萧歆玥出京,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妹妹的身上,去谋求那一线生机。

  破而后立,一切重来,全都重新建立。

  董正宏只是一个代表。

  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罪事都是他做的,他逃不开的。

  萧歆玥恨他逼死了自己的兄长,恨他截断乾元的王朝,毁她先祖基业。

  胜者通吃,败者万劫不复。

  现在也理所应当,该承受所有人的怒火。

  老头穿着囚服,发髻有些脏乱,低垂着浑浊的老眼,静静的看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谩骂和愤怒。

  他很老了,前半辈子养尊处优的,临老了却遭遇了太多的精神反复,癫狂疯魔,受了不少苦,看上去气息奄奄。

  再不抓紧时间杀的话,怕是自己就撑不住先死了。

  他是最大的罪人,他被所有人所愤恨。

  但是,事到如今,他却又平静得很。

  目光扫过,他看到了百官坐台上那个俊逸的年轻人。

  一开始儿子死在了他的手里,他们就是不死不休的对立面。

  但他一次都没有抓住过机会,到现在走到结局,总归……是这人赢了。

  四目相对。

  “老头儿,悔否?”

  恍惚间,他好像听到了那个戏谑的年轻人的声音。

  “悔否?悔否?”

  他眉眼低垂,干瘪的嘴唇轻声呢喃着。

  白厚德洪亮的宣讲声依旧在耳边回响,百姓目光如刀,愤恨恍若实质。

  然而老头儿却是不自觉地,嘴唇翕动着,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来。

  他要死了。

  他知道他的结局是什么。

  不仅在生命的概念上消失了,他所作所为一切的一切都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中,为后世千百万儿孙痛骂愤恨,遗臭万年。

  老头抬首看着明媚的阳光,眼角泪珠滑落:“朕不悔……朕不悔……嘻嘻嘻,哈哈哈!”

  初时还浅浅的笑容,却是愈发狂放,愈发狰狞起来。

  泪水和污渍混合在一起,老脸皱巴巴在一起,森森白牙,狰狞可怖。

  牢狱生活的这些时日,他安静的面对墙壁,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坦然接受了自己现在的结局。

  悔什么?

  有什么可悔的?

  被亿万人唾骂?

  那也是被亿万人记住了!

  坐上了一天的皇位,那也是皇上!

  只不过他拼尽全力之后失败了。

  若是他成功了呢?他就是大陈国的开国皇帝!

  这些乱七八糟的罪孽也可以得到粉饰。

  成王败寇罢了!

  这个时代有一群怪物,跟他斗了一辈子的萧正阳是个怪物,死了也没让他安生。

  萧正阳的妹妹是个怪物,天罗地网都被她跑了。

  汪槐是个怪物,区区一个平民,蓄起百万众雄踞天下。

  秦楼、洪凌霜……

  还有……这个一直都不曾看透的明辰。

  这个时代对他不公平,怎么有这么多怪物!

  他打不赢这些怪物,输了这不是很正常么?

  他还留下了名字。

  恶名也是名!

  有什么好后悔的!

  如今他要死了,死便死了!

  他还要坚持着,在着阳光下,在这邢台上,在众目睽睽之中,在人民谩骂之中……被斩首而死。

  他不悔!

  “午时已到,行刑!”

  罄竹难书的罪状被朗读完毕,正午的耀阳高高地挂在天空。

  行刑官沉着脸,怒喝了一声。

  刽子手高高举起了屠刀,凛冽的刀锋在阳光映照下透着凛冽的寒意。

  “咔!”

  刀光闪过,鲜血飞溅,狞笑的头颅高高地飞上了天空。

  承载着所有人愤恨的罪人,在这一刻生命消解。

  不知怎得,微风从东方吹来,怒骂着的百姓们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只觉一股阴冷的笑声在耳边回荡,心中忽而生出了阵阵寒意来。

  老迈的头颅落了地,在地上滚了两滚,刚好立了起来,那双浑浊的老眼并没有闭上,狰狞的笑着,令人心悸。

  虽然先前没跟董正宏会面,但明辰这次还是来了,在一边静静的看着进程。

  懒惰的侯爷难得出席了一次朝廷正规活动。

  先前这老头儿被冥土的大神通者附身过,他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之处,会不会顺利的被砍脑袋。

  二来,他也想确认,这老头儿死了,会不会在仙玉录上留下姓名。

  不过,兴许该是他多虑了,这次公开处刑一切都很顺利,没有任何意外的发生。

  老头儿也死得很干脆。

  与此同时,他手中软玉轻颤着。

  只有他可以看到的古朴书页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气质阴冷的老者坐在王座上,面上挂着诡谲的笑容,老眼阴冷,仿佛可以窥探人心一般。

  窃国疯相,董正宏。

  ……

  一切尘埃落定,处刑董正宏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乾元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说到底不过也就是斩首了一个罪人罢了。

  陈国已灭,对于国际形势没什么影响。

  但是**意义却很大。

  窃国之贼已然伏诛。

  萧歆玥实现了曾经的许诺,大大快慰了百官和百姓的心,提升了自己的威望,提升了自己的正统性。

  说到底,让百姓们过的和平的话。

  人们显然还是更认可自己作为乾元人的。

  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东边的大齐,各个混乱的割据势力,总归是贼寇。

  此事也算是画下了圆满的句点。

  时光悠悠,一切回归平静。

  ……

  “汪槐离开越阳南下了,一路上所有的叛乱都被他清剿。”

  “此人身先士卒,勇武异常,所过之处无人能挡,真是厉害。”

  靖安侯府的小院儿里,呆姐姐靠着明辰絮絮叨叨的说着朝堂上的见闻。

  一切回归日常。

  明辰的生活简单的很,白天在家逗逗妖怪,出门溜达闲逛,去军器局搞点小发明……

  夜晚猛猛蘸豆,三人混战。

  擂台赛,个人赛,组队赛……花样频出。

  不过他懒得大清早的去皇宫门口排队,所以基本不上朝。

  身边的呆姐姐倒是勤奋的很,该去上班就去上班。

  回来就絮絮叨叨的跟明辰讲故事。

  明辰没上朝,但也跟上了朝差不多,该知道的信息他都知道。

  不该知道的,他兴许也知道。

  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不都是传奇,平平淡淡的琐事议论才是常态。

  当然,明辰他们闲聊的内容,全然不是普通人可以接触的了。

  “哈哈哈,厉害?我大哥能有我家呆姐姐厉害吗?”

  明辰摸着凌玉的脑袋,笑盈盈地说道。

  作为亲近的人,凌玉早也知晓明辰和汪槐的关系。

  “我感觉你在笑话我。”

  这人说话总带着一股阴阳怪气的味儿。

  分不出来是真的还是假的。

  两人之间老夫老妻,相处起来也随意了许多。

  “我哪敢呐~”

  凌玉瞪了这恶人一眼:“你完了,我警告你!”

  当初怎么就没看出来,这货是这么个德行呢?!

  当然,看出来了,估计也还是喜欢呢……

  呆姐姐现在的口头禅是喜欢放这样没有半点作用的狠话。

  晚上该怎么样还另说。

  “东边还传来消息,那徐仲灵谎称得了陛下的支持,借着咱们乾元的名声在东边蓄起了不小的声势,百姓争相来投,假传陛下圣旨许了不少承诺,士兵奋勇,一路南下已经攻下了几座城市,马上就要打到逍遥城了。”

  “哦?”

  徐仲灵这个名字又一次出现了。

  明辰挑了挑眉。

  果然不出所料,预感是正确的。

  徐仲灵这人不简单,不达目的是不罢休的,被他盯上了,就像是牛皮糖一样缠上来,甩不脱。

  明辰叹了声:“也是狗急跳墙了……”

  毕竟汪槐大军已出,一路披荆斩棘而来,兵更多更精,将领也更强,汪槐本人御驾亲征,更是不可阻挡。

  想要活下去就要无所不用其极的增强自己的力量。

  这是为了生存。

  可以给徐仲灵的选择其实不多。

  明辰对此倒是不觉愤怒,只是笑道:“朝堂上风声如何?”

  “柳将军脾气有些火爆,直接出口骂徐仲灵是无信小人,假传圣旨,伪造盟约,这是死罪,此等行径不能善了,若是徐仲灵开了头,日后势必还会有人效仿,必须严加惩治。劝谏陛下派兵剿灭之,本身我们跟大齐还是盟友,我们与齐皇合兵,必定能轻松剿灭之。”

  “张大人则说不可,徐仲灵虽假传圣旨,罪不容诛,但是他吸纳的百姓却是忠诚于大乾的人,贸然出击,怕是会寒了天下百姓的心。大齐总归是占据着咱们乾元的领土,如今名声也不好,帮助大齐,怕是会对陛下威名有损。不如趁汪槐南下跟徐仲灵僵持之际,咱们直接从北边鹿州东出,直捣越阳,还于旧都。”

  “云大人则是认为,如今形势不明朗,不如再观望观望,没必要现在就表态,刀握在手里才是最有威慑力的。让东边这些势力彼此争斗消磨,我们安稳发展,日后等的他们相互争斗的差不多了,时机成熟,我们再渔翁得利。”

  总的来说,朝堂上的声音也就分为三派争论不休。

  打徐仲灵,打汪槐,或者围观吃瓜。

  各说各有理,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缺点。

  经过萧歆玥这段时间的经营,举办了科举,她手下的班底基本上已经打造完善了。

  不说有多少贤良英才,群臣敢于发声,愿意发声,以自己的智慧考量思索,与其他人争论,跟萧歆玥提意见。

  这是很健康的朝堂氛围,充满生机,欣欣向荣。

  不一定谁是对的,有些事情也无关对错,只有更大的利益和更小的利益。议论的意义在于将所有人思考的点都汇总起来,尽可能地减少纰漏,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来,最后交由萧歆玥来评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