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时这才放下手中的笔:“爱卿免礼。”
“按理来说,这大半夜的,不该将诸位爱卿传召入宫。”
“但是,有一件急事。”
“必须尽快落实。”
“所以,只能劳累诸位爱卿了。”
宁王立刻拱手道:“皇上言重了。不知是何急事?”
“是关于苗人的。”顾时说着,将顾沉的密信直接递了过去:“这是朕刚收到的,你们看看。”
一旁的温石立刻上前一步,接过密信,递给了宁王。
宁王翻看过后,又立刻递给了一旁的郭太师。
等到四人传阅完毕,顾时这才开口问道:“爱卿们觉得,此事该有个什么样的章程?”
“朕要如何配合皇兄才能达到最稳妥的效果?”
四人闻言,便知道顾时这是已经认可了逍遥王的提议。
确实,逍遥王的这番提议,极好。
只是卫天明这个人……
从未听过。
想来,应该是民间志士了。
宁王抿了抿唇:“逍遥王所提到的办法,确实不错,但是,并不能短时间内见成效。”
“更不是一蹴而就。”
“初步推测,如果靠这种办法,将四支苗人全部控制,最少也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毕竟,苗人不会主动配合的,咱们的进度肯定快不了。”
“苗人,是历朝历代的大难题。”
“若是真的能控制住,别说几十年上百年了,就是时间再久点儿的,也是值得的。”顾时说道。
“皇上说的是。”郭太师点点头:“若能彻底控制,确实是值得的。”
“但是,万事开头难。”
“而且,此事一旦开始,就需要有我们的人,时刻盯在那里,随时掌控进度才行。”
“老臣觉得,需要几个信得过的心腹,轮流常驻在此。”
“再者,还要再调兵过去。”
“既然要建立卫所,营寨,隔离带,人手就一定要够。”
“毕竟,苗人手段诡谲,防不胜防。”
“蛊毒之术更是神不知鬼不觉。”
“所以,除了足够的兵将之外,还需要一些大夫,最好是再能招募到一些苗医。”
林国公对此表示赞同:“郭太师言之有理。”
“老臣以为,除了这些外,我们还要进行有意的分化。”
“让他们四支苗人之间,绝对没办法团结合作。
“就目前来看。”
“朝廷与腊尔山的苗人算是比较亲近的,我们可以从这边入手。”
“毕竟之前,腊尔山这一支就与朝廷有过合作。”
“也有过约定。”
燕国公是四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个。
皇权交替,受燕皇后的拖累,燕家一步步下滑。
甚至,一度连国公位都保不住。
但是,燕铭学是个厉害的。
他及时站队,挽救燕家于大厦将倾。
又辅助新皇登基。
功不可没。
故而,新皇登基后,便又赐下国公之位,只是由燕铭学担任。
算起来,燕铭学是朝中年纪最小的国公了。
燕铭学上前一步:“皇上,臣愿带人前往,一定办好此事。”
顾时蹙起眉头:“此番前往苗疆,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回来的,短则数年,长则可能几十年。”
燕铭学恭声道:“臣愿意为了北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顾时心里很满意,但是……
“你的忠心,朕看到了。”
“只不过,以你的才华,困在那里几年,甚至几十年,是朝廷的损失。”
“你还是留在京城,才能更好的为国效力。”
郭太师点点头:“皇上所言极是。”
“但是,燕国公的才学,有目共睹,能力也极强。”
“老臣觉得,可以让燕国公打头阵。”
“先和逍遥王去对接。”
“然后负责此事的大面上的安排。”
“带些可靠的人出来。”
“等章程步入正轨之后,再将事情全盘交给那些人来盯着。”
“按理来说,这大半夜的,不该将诸位爱卿传召入宫。”
“但是,有一件急事。”
“必须尽快落实。”
“所以,只能劳累诸位爱卿了。”
宁王立刻拱手道:“皇上言重了。不知是何急事?”
“是关于苗人的。”顾时说着,将顾沉的密信直接递了过去:“这是朕刚收到的,你们看看。”
一旁的温石立刻上前一步,接过密信,递给了宁王。
宁王翻看过后,又立刻递给了一旁的郭太师。
等到四人传阅完毕,顾时这才开口问道:“爱卿们觉得,此事该有个什么样的章程?”
“朕要如何配合皇兄才能达到最稳妥的效果?”
四人闻言,便知道顾时这是已经认可了逍遥王的提议。
确实,逍遥王的这番提议,极好。
只是卫天明这个人……
从未听过。
想来,应该是民间志士了。
宁王抿了抿唇:“逍遥王所提到的办法,确实不错,但是,并不能短时间内见成效。”
“更不是一蹴而就。”
“初步推测,如果靠这种办法,将四支苗人全部控制,最少也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毕竟,苗人不会主动配合的,咱们的进度肯定快不了。”
“苗人,是历朝历代的大难题。”
“若是真的能控制住,别说几十年上百年了,就是时间再久点儿的,也是值得的。”顾时说道。
“皇上说的是。”郭太师点点头:“若能彻底控制,确实是值得的。”
“但是,万事开头难。”
“而且,此事一旦开始,就需要有我们的人,时刻盯在那里,随时掌控进度才行。”
“老臣觉得,需要几个信得过的心腹,轮流常驻在此。”
“再者,还要再调兵过去。”
“既然要建立卫所,营寨,隔离带,人手就一定要够。”
“毕竟,苗人手段诡谲,防不胜防。”
“蛊毒之术更是神不知鬼不觉。”
“所以,除了足够的兵将之外,还需要一些大夫,最好是再能招募到一些苗医。”
林国公对此表示赞同:“郭太师言之有理。”
“老臣以为,除了这些外,我们还要进行有意的分化。”
“让他们四支苗人之间,绝对没办法团结合作。
“就目前来看。”
“朝廷与腊尔山的苗人算是比较亲近的,我们可以从这边入手。”
“毕竟之前,腊尔山这一支就与朝廷有过合作。”
“也有过约定。”
燕国公是四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个。
皇权交替,受燕皇后的拖累,燕家一步步下滑。
甚至,一度连国公位都保不住。
但是,燕铭学是个厉害的。
他及时站队,挽救燕家于大厦将倾。
又辅助新皇登基。
功不可没。
故而,新皇登基后,便又赐下国公之位,只是由燕铭学担任。
算起来,燕铭学是朝中年纪最小的国公了。
燕铭学上前一步:“皇上,臣愿带人前往,一定办好此事。”
顾时蹙起眉头:“此番前往苗疆,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回来的,短则数年,长则可能几十年。”
燕铭学恭声道:“臣愿意为了北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顾时心里很满意,但是……
“你的忠心,朕看到了。”
“只不过,以你的才华,困在那里几年,甚至几十年,是朝廷的损失。”
“你还是留在京城,才能更好的为国效力。”
郭太师点点头:“皇上所言极是。”
“但是,燕国公的才学,有目共睹,能力也极强。”
“老臣觉得,可以让燕国公打头阵。”
“先和逍遥王去对接。”
“然后负责此事的大面上的安排。”
“带些可靠的人出来。”
“等章程步入正轨之后,再将事情全盘交给那些人来盯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