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光芒不息

  不是因为她真的准备死。

  而是因为她必须要给自己一个“退场的出口”。

  她知道,在这个世界里,太多女性在奋力前行时,连一个喘.息都没有,连一个认输的权利都被剥夺。

  而她不能允许自己崩。

  所以她会写下:

  【如果我真的倒下了,不要说我不够坚强。

  只是我太久没人听我哭了!】

  【如果我从此沉默,不是因为我认输,是我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被拿来当成武器反噬我!】

  她写完这些,从来不保存,只是写了就关掉。

  那是她给自己留的一种平衡。

  而今天晚上,她破例保存了。

  她输入文档名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最后,打上三个字:

  “我还在!”

  ……

  隔天上午九点,林语宁照常出现在律所。

  她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处理文件,和助理们开案前会议,安排周末的公益答疑讲座,还抽空回了一通来自一线基层法律站的采访邀请。

  她不想让别人看到她疲惫的一面。

  不是装,是她知道,那些真的依靠她的当事人、同事、观众,需要看到她“稳”。

  她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桌上已经摊开了新的案件材料。

  这是一场邻里土地纠纷案,原本应该是调解解决的小案子,却因为一方无理纠缠,硬生生拖进了法律程序,甚至牵出了背后土地使用权历史数据作假问题。

  小案子,但麻烦。

  她坐下,翻开资料,正看得入神,小陈急匆匆走进来,低声道。

  “林律师,有点不对劲!”

  她抬头。

  “什么?”

  “网上刚刚爆了一组新图,说你和顾总存在‘利益绑定’,甚至有人爆料你之前所有重大案件都由他公司投资方支持,涉嫌‘双向运作’,还有匿名人放出一份所谓的‘证人证言’!”

  林语宁眸光一凛。

  “谁爆的?”

  “IP在海外,匿名小号,昨天才注册的,一下子就被热搜推上去了!”

  “有人在炒‘顾延瑾扶持女友上位’的剧本!”

  “把你打造成那种—假独立、真依附的角色!”

  林语宁冷笑一声。

  “他们终于动顾延瑾了!”

  “下一步,就是想把我们两个人一起拉下台!”

  她闭上文件夹,目光锋利。

  “通知律所公关团队,准备发布严正声明!”

  “我要告诉所有人—”

  “我不靠谁,也不怕谁!”

  ……

  而彼时,墨景言正坐在他自己那栋别墅的餐厅里,低头刷着那条热搜。

  【律师林语宁与企业家顾延瑾关系引争议】

  【业内质疑“互相捧高”,林语宁是否存在“资源依赖”?】

  他看着这些字,笑得冷到极点。

  “终于!”他说。

  “终于有人开始怀疑她了!”

  “她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清白’吗?”

  “现在看看,那些追着她喊‘榜样’的人,是不是开始动摇了!”

  他坐在椅子上,手指轻敲桌面。

  “只要一点破绽!”

  “她就会从那个‘圣洁’的位置掉下来!”

  “到时候她说什么都会有人质疑!”

  “连她站上法庭,都有人问一句‘她是不是走了后门’!”

  “林语宁—”

  “你不是一直要干净吗?”

  “那我偏要让你脏!”

  ……

  可林语宁的回应,比任何人想象得都快。

  当天中午,林语宁所在律所正式发布澄清声明,列出所有案件资金流向,公示所有合约和合作内容,并由第三方机构作出证明报告。

  而顾延瑾也在自己的公司官网发布声明,公开公司内部投资与项目关系,澄清“不存在对外部执业律师的捆绑合作或资源倾斜”。

  随后,两人联合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条共同声明:

  【彼此成就,但从未依附!】

  【她是她的林语宁,我是我的顾延瑾!】

  这条简短声明一出,转发量迅速突破十万。

  评论区一水儿都是:

  【好清醒!这才是真正的关系!】

  【我磕到了!但更敬佩她敢站出来的态度!】

  【靠自己最有底气,谁来都带不歪她!】

  而当晚,某知名法律频道做了一个专题节目—《当舆论成为武器,律师如何自证清白?》

  主讲嘉宾正是林语宁。

  她穿着一身藏青色西装,坐在现场,面对镜头时,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是为了反驳谁才站出来的!”

  “我是为了不让‘干净’这两个字,被那些人当成笑话!”

  这一刻,江城再次安静下来。

  而那些藏在暗处的人,终于明白—

  她不是不怕风暴。

  她是早就学会了,在风里走。

  专题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一早,林语宁便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律所。

  办公室的气氛很不一样,许多同事在看到她时表情都有些复杂—既有敬佩,也有一种深藏的敬畏。

  她习惯了。

  不论是掌声还是疏离,她都不再在意。

  她是林语宁。

  不是谁的影子,也不是谁的附属。

  她走到自己的办公室,桌上已经摆好了一封快递信封,小陈贴心地附了一张便签:

  【封口完整,已检查无害,应该是媒体寄来的材料!】

  林语宁拆开,一叠厚厚的纸页滑落桌面,是某家深度报道机构寄来的联合专题约稿—他们打算以“女性职业者在舆论暴风中的坚持”为主题,采访十位不同行业的女性,林语宁被列为第一人选。

  她看着那份邀请函,指尖轻轻摩挲着封皮边缘。

  她没有立刻答应。

  这一次,她不会轻易站到聚光灯下。

  不是她怕,而是她知道,曝光不代表尊重。

  真正的发声,不该只是出现在热搜里。

  她把文件夹收好,准备等今天的案件处理完再回复。

  今天她要走访的是邢丽芬案的原单位—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型加工厂。

  案子并不复杂,争议点在于用人合同里有关“连续加班”的条款是否违法。

  这类案子公众关注度低,回报也少,很多律师不愿接。

  但她愿意。

  她一路坐车到达加工厂所在地,刚下车便被厂门口的老保安拦住。

  “你是哪位?”

  “林语宁,律师!”

  “干啥的?”

  “找贵单位人事负责人,配合工伤调查!”

  保安看了她一眼,嗤了一声。

  “现在啥都能告啊,摔个跟头都能说我们厂不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