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逆转审判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江城市法院。

  网络诽谤案开庭在即,林语宁提前半小时抵达,身穿深灰色西装,头发束得一丝不乱,面容清冷克制。

  法院门口聚集了一些媒体,他们本以为今天又是一次“爆点庭审”,却没想到林语宁丝毫不躲,也不怯。

  她站在法院石阶前,面对镜头,平静地开口:

  “我是林语宁!”

  “今天,我不是受害人,也不是公众人物!”

  “我是一个律师!”

  “一个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

  “如果这个社会对女性发声者最大的回击,是用标签、侮辱、诽谤去消耗她的力量,那我愿意成为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不是为了搏热度,而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面对恶意,我们不必退让!”

  她的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记者们一时之间没有人再追问,所有闪光灯安静了几秒,然后才反应过来,纷纷按下快门。

  开庭之后,她坐在原告席上,举证、陈述、答辩,每一个步骤都严丝合缝。

  那些匿名账号背后的代理人试图以“未直接针对”为由卸责,辩称“转发内容来源于网络,主观无诽谤意图”。

  林语宁却清晰地举出多条平台发布记录、转发路径、阅读引导文字—精准锁定对方引导舆论的动机与手法。

  最后一句总结陈述时,她抬头看向法官席,语气依旧冷静:

  “我不是要一场赔偿!”

  “我只是要一次说明!”

  “说明我不是没有底线的人!”

  “说明我可以、也有权利,为自己讨一个清白!”

  庭审结束前,主审法官面色肃然,裁定择日宣判,并明言:

  “本案已充分具备实质审理条件!”

  而后续处理流程,将直接进入刑事程序补充调查。

  被告席一时间陷入死寂。

  他们从未想过,这个女人,会真的咬住不放。

  ……

  庭审结束后,林语宁走出法院门口,街道上阳光正盛,她站在日光下,安静地站了一会。

  顾延瑾站在台阶下,眼神带着安定的温度。

  她走下去,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拉住她的手。

  那一瞬间,她忽然觉得—

  原来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原来,她真的可以在风暴中走得这么远。

  她回头望了一眼那座法院大门。

  然后低声说。

  “我终于不是被告了!”

  “我在这里,是原告!”

  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这个世界—

  她不是沉默的受害者。

  她,是反击者,是站立者,是能将刀口转向那些加害者的“她自己”。

  未来也许还有更复杂的博弈、更难走的路。

  可她已经不怕了。

  她走出了婚姻的围城、走出了沉默的淤泥、走出了舆论的包围。

  下一步,她要走进她真正的世界。

  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她自己的世界。

  江城的夜沉了下来,法院外的人群也早已散去。

  林语宁站在街角等车,顾延瑾就陪在她身旁。

  两人都没有说话。

  她的手里还拿着那一份陈述稿,纸页边角已经被她反复摩挲得有些起毛,指尖却不肯松开。

  顾延瑾看着她沉静的侧脸,过了好一会才轻声道。

  “你做得很好!”

  林语宁转头看他,那一瞬间,她的眼睛里不是得意,也不是骄傲,而是一种安静而长久的疲惫。

  “可为什么我没有很开心?”

  她的声音很轻,仿佛在自问,又像是在对他说。

  “我做了所有该做的,陈述、证据、程序、审理,一条不落!”

  “我赢面很大,对吧?”

  顾延瑾没有立刻回答。

  林语宁垂下眼,笑了一下。

  “可我只觉得,像是从刀锋上硬生生走了一遭,活是活了下来,却伤痕累累!”

  “是不是我太计较了?”

  “是不是该早一点忘掉那些骂我、伤我、泼我脏水的人?”

  “是不是我还不够清醒?”

  顾延瑾侧过身,面对着她,语气低缓。

  “语宁,清醒从来不是不痛!”

  “你不是要赢,是你已经被推到了不能不赢的位置上!”

  “你没有选择!”

  “你今天之所以没有痛快,是因为你知道自己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在战斗!”

  “你是替那些还在沉默里的人,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林语宁的眼神微动。

  “所以你才不能退,不能松,也不能崩!”

  “你不是冷血!”

  “你是太有心了!”

  “而有心的人,总是最疼的!”

  林语宁缓缓吸了一口气。

  “可我真的累了!”

  “顾延瑾,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还能再打下去!”

  “我以为我已经强大了,可我发现我的强大建立在每一个人的期待之上!”

  “我不敢出错,不敢说错一句话,不敢忘记任何细节,因为我怕,只要我有一点瑕疵,就会被他们扣上‘果然是靠男人起家的’帽子!”

  “我怕极了!”

  “你说我站在法律这条路上,是不是错了?”

  顾延瑾看着她,忽然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抱住她。

  他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抱着她,让她的额头贴在他肩膀上。

  风从她身后吹过,带着白天未散尽的热,又带着夜的沉静。

  他低声说。

  “你没有错!”

  “他们错了!”

  “你一直都没有错!”

  “你只是一个人,在替这个社会补上太多不该你扛的漏洞!”

  “现在,你可以卸下来一点!”

  “至少,卸在我这儿!”

  林语宁闭着眼,指尖轻轻握住他的衣角。

  那一刻,她没有说话,但她知道,自己的疲惫终于有了落点。

  ……

  这一场反诽谤诉讼,在接下来的两周内迅速进入实质性阶段。

  法院已明确立案,并在公告中点名三家涉案公关公司、两家自媒体平台,以及六个与事件直接相关的匿名账号。

  消息一出,网络舆论再次翻转。

  很多人这才意识到—原来“法律人维.权”并不是一句空口号。

  林语宁真的站上了原告席,以一个专业人士的身份,完成了对无数“沉默受害者”的一次集体回击。

  而那些曾经带节奏、编造谣言、转发剪辑视频的自媒体账号开始纷纷道歉、删帖、发澄清。

  但她一个都没有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