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句不饶
“我现在连个匿名举报都要亲自处理!”
“你是在保护自己的职业!”
“但我也在防御他!”
顾延瑾轻声道。
“你不是怕他毁你!”
“你是怕他拿你当例子,毁掉你身后所有想说话的人!”
林语宁靠在椅背上,轻轻闭上眼。
“我真是太了解他了!”
“他会不惜一切代价,让我‘跌下来’,哪怕只是名声!”
“他不在乎我做了多少对的事,他只要找到一个‘错’,就能否定我所有的清白!”
顾延瑾握住她的手。
“你不会跌!”
“因为你从来不是靠外壳站着!”
“你是靠骨头!”
林语宁轻轻一笑,没有说话。
夜色沉沉,城市依旧喧嚣。
可她知道,无论这一仗多么漫长,她都会走下去。
因为她站的,不止是自己的立场。
而是所有在黑暗中等着灯亮起来的,那个角落。
江城夜色浓重,连霓虹灯都像蒙了一层沉闷的雾。
墨景言坐在工作室顶层的玻璃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酒精与焦躁的气味。
他已经抽掉整整一盒烟,手边的酒瓶只剩半瓶,眼神却仍旧亮得可怕,像一头困兽死死盯着猎物,却迟迟无法落爪。
他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林语宁当天在社区宣讲会的影像。
她站在讲台上,穿着一身深色套装,眉眼温柔却坚定,每说一句,台下人都看得认真极了。
她没有声嘶力竭地煽动.情绪,也没有把自己摆在“救世主”的位置上,但她的存在本身就已足够令人信服。
她说。
“你不争,就没有!”
她说。
“我们就在你这边!”
那一瞬间,墨景言几乎无法呼吸。
不是因为感动,也不是因为羞愧。
而是因为愤怒。
彻骨的愤怒。
“她凭什么……”
他咬着牙,低声呢喃,像是在自言自语,也像是在压抑狂怒。
“她凭什么现在还能这样?”
“当年是我一手捧起来的人,是我给她第一份资源,第一个进圈的机会,第一个亮相的场子!”
“现在她就站在那里,说着什么公平正义,就好像她不是从我这儿开始的!”
“她忘了是谁让她能站在那个位置了吗?”
他一脚踹翻了椅子,踉跄着站起来,打开窗。
寒风灌入,吹得他脑子一瞬间清醒不少。
可越清醒,他越无法接受。
林语宁现在光芒万丈,连那些他曾经都瞧不上的媒体现在都在吹捧她,把她塑造成“当代清醒女性”的典范。
她走到哪儿都是中心。
她连一句“我不解释”都能赢来无数喝彩。
他却只能藏在这间灯光昏暗的办公室,靠着烟和酒维持那点残存的尊严。
他咬牙打开手机,翻出那份匿名举报的策划案,又看了一眼新拟定的“证人声明”。
“下一步就送出!”
他拨通一个号码,语气森冷。
“让人联系司法协会,匿名发一封举报信,附上我们准备的材料!”
“找几个有‘正义’形象的老律师带头质疑,把她从道德高度拉下来!”
“别打她的案子!”
“打她的人!”
“打她的选择!”
“打她的身份!”
“打她的感情!”
“她不是靠‘专业’赢的吗?那我们就让人怀疑她的‘专业’是不是有选择性!”
“她不是说自己不依附男人吗?那我们就让她在最信任的男人身上摔一跤!”
“我要让她知道—就算站得再稳,也不是不会跌!”
……
与此同时,林语宁正坐在律所档案室里,和案件小组成员们开临时复盘会。
小陈从角落里快步走进来,拿着手机,脸色不好看。
“林律师,刚刚上了条新热搜!”
她接过手机,眉头一挑。
【知名律师林语宁曾参与存疑证据整合案,是否存在“操控司法资源”嫌疑?】
【是否因个人影响力干预案件流程?】
【她是否曾利用公益身份,影响陪审团舆论?】
一条条字眼,熟悉又精准。
她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嘴角扬起一抹讽刺的冷笑。
“他终于出手了!”
小陈低声问。
“怎么办?”
“启动反应预案!”她冷静地说。
“公关部门发布首轮澄清,内部证据资料同步准备备案,我来录一条回应视频!”
“另外,让法务通知媒体—如果擅自引用虚假材料,律所将保留追责权利!”
“还有,把我和顾延瑾之间的业务线再审核一遍!”
“我要在他们动之前,先把我这边的每一根线捋干净!”
她说完这些,又补了一句。
“还有,通知江大法律系,暂缓我的公开课安排!”
小陈一顿。
“你怕这时候他们会拿你在学界的影响力做文章?”
“他们一定会!”
“他们会说我是在‘树立意识形态’,在‘塑造舆论人设’!”
“我不给他们借口!”
小陈点点头,立刻去执行。
林语宁坐在原地,看着手机上那些不断更新的评论、转发、质疑、质问、攻击,她的脸上没有表情。
她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风暴。
她甚至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
可她还是心口发紧。
不是怕被误解,也不是怕影响名声。
而是因为她太清楚,这些针对她的质疑,不是对事,是对人。
是对她这个“敢站出来”的女人的审判。
只要她还站在前面,只要她还说一句“我看见了”,就会有人等着她跌倒。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顾延瑾的号码。
“我看见了!”他声音不重,却很稳。
“你在哪?”
“就在楼下!”
林语宁看着窗外。
“我现在想见你!”
“我上来!”
她挂了电话,靠着椅背闭上眼。
她知道她扛得住。
但她现在更想让自己,不再一个人扛。
……
半小时后,她发布了一条回应视频。
镜头中,她穿着一件灰色西装,表情平静,背景是律所的书墙。
她没有回避,也没有遮掩。
她直视镜头:
“这些质疑我都听见了!”
“关于我三年前所代理的环境污染集体诉讼案,所有证据均已归档,并接受过三次内部稽核,无任何作假、篡改、遗漏!”
“若有证据指向我执业不当,我欢迎监督,也欢迎举报!”
“我现在连个匿名举报都要亲自处理!”
“你是在保护自己的职业!”
“但我也在防御他!”
顾延瑾轻声道。
“你不是怕他毁你!”
“你是怕他拿你当例子,毁掉你身后所有想说话的人!”
林语宁靠在椅背上,轻轻闭上眼。
“我真是太了解他了!”
“他会不惜一切代价,让我‘跌下来’,哪怕只是名声!”
“他不在乎我做了多少对的事,他只要找到一个‘错’,就能否定我所有的清白!”
顾延瑾握住她的手。
“你不会跌!”
“因为你从来不是靠外壳站着!”
“你是靠骨头!”
林语宁轻轻一笑,没有说话。
夜色沉沉,城市依旧喧嚣。
可她知道,无论这一仗多么漫长,她都会走下去。
因为她站的,不止是自己的立场。
而是所有在黑暗中等着灯亮起来的,那个角落。
江城夜色浓重,连霓虹灯都像蒙了一层沉闷的雾。
墨景言坐在工作室顶层的玻璃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酒精与焦躁的气味。
他已经抽掉整整一盒烟,手边的酒瓶只剩半瓶,眼神却仍旧亮得可怕,像一头困兽死死盯着猎物,却迟迟无法落爪。
他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林语宁当天在社区宣讲会的影像。
她站在讲台上,穿着一身深色套装,眉眼温柔却坚定,每说一句,台下人都看得认真极了。
她没有声嘶力竭地煽动.情绪,也没有把自己摆在“救世主”的位置上,但她的存在本身就已足够令人信服。
她说。
“你不争,就没有!”
她说。
“我们就在你这边!”
那一瞬间,墨景言几乎无法呼吸。
不是因为感动,也不是因为羞愧。
而是因为愤怒。
彻骨的愤怒。
“她凭什么……”
他咬着牙,低声呢喃,像是在自言自语,也像是在压抑狂怒。
“她凭什么现在还能这样?”
“当年是我一手捧起来的人,是我给她第一份资源,第一个进圈的机会,第一个亮相的场子!”
“现在她就站在那里,说着什么公平正义,就好像她不是从我这儿开始的!”
“她忘了是谁让她能站在那个位置了吗?”
他一脚踹翻了椅子,踉跄着站起来,打开窗。
寒风灌入,吹得他脑子一瞬间清醒不少。
可越清醒,他越无法接受。
林语宁现在光芒万丈,连那些他曾经都瞧不上的媒体现在都在吹捧她,把她塑造成“当代清醒女性”的典范。
她走到哪儿都是中心。
她连一句“我不解释”都能赢来无数喝彩。
他却只能藏在这间灯光昏暗的办公室,靠着烟和酒维持那点残存的尊严。
他咬牙打开手机,翻出那份匿名举报的策划案,又看了一眼新拟定的“证人声明”。
“下一步就送出!”
他拨通一个号码,语气森冷。
“让人联系司法协会,匿名发一封举报信,附上我们准备的材料!”
“找几个有‘正义’形象的老律师带头质疑,把她从道德高度拉下来!”
“别打她的案子!”
“打她的人!”
“打她的选择!”
“打她的身份!”
“打她的感情!”
“她不是靠‘专业’赢的吗?那我们就让人怀疑她的‘专业’是不是有选择性!”
“她不是说自己不依附男人吗?那我们就让她在最信任的男人身上摔一跤!”
“我要让她知道—就算站得再稳,也不是不会跌!”
……
与此同时,林语宁正坐在律所档案室里,和案件小组成员们开临时复盘会。
小陈从角落里快步走进来,拿着手机,脸色不好看。
“林律师,刚刚上了条新热搜!”
她接过手机,眉头一挑。
【知名律师林语宁曾参与存疑证据整合案,是否存在“操控司法资源”嫌疑?】
【是否因个人影响力干预案件流程?】
【她是否曾利用公益身份,影响陪审团舆论?】
一条条字眼,熟悉又精准。
她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嘴角扬起一抹讽刺的冷笑。
“他终于出手了!”
小陈低声问。
“怎么办?”
“启动反应预案!”她冷静地说。
“公关部门发布首轮澄清,内部证据资料同步准备备案,我来录一条回应视频!”
“另外,让法务通知媒体—如果擅自引用虚假材料,律所将保留追责权利!”
“还有,把我和顾延瑾之间的业务线再审核一遍!”
“我要在他们动之前,先把我这边的每一根线捋干净!”
她说完这些,又补了一句。
“还有,通知江大法律系,暂缓我的公开课安排!”
小陈一顿。
“你怕这时候他们会拿你在学界的影响力做文章?”
“他们一定会!”
“他们会说我是在‘树立意识形态’,在‘塑造舆论人设’!”
“我不给他们借口!”
小陈点点头,立刻去执行。
林语宁坐在原地,看着手机上那些不断更新的评论、转发、质疑、质问、攻击,她的脸上没有表情。
她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风暴。
她甚至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
可她还是心口发紧。
不是怕被误解,也不是怕影响名声。
而是因为她太清楚,这些针对她的质疑,不是对事,是对人。
是对她这个“敢站出来”的女人的审判。
只要她还站在前面,只要她还说一句“我看见了”,就会有人等着她跌倒。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顾延瑾的号码。
“我看见了!”他声音不重,却很稳。
“你在哪?”
“就在楼下!”
林语宁看着窗外。
“我现在想见你!”
“我上来!”
她挂了电话,靠着椅背闭上眼。
她知道她扛得住。
但她现在更想让自己,不再一个人扛。
……
半小时后,她发布了一条回应视频。
镜头中,她穿着一件灰色西装,表情平静,背景是律所的书墙。
她没有回避,也没有遮掩。
她直视镜头:
“这些质疑我都听见了!”
“关于我三年前所代理的环境污染集体诉讼案,所有证据均已归档,并接受过三次内部稽核,无任何作假、篡改、遗漏!”
“若有证据指向我执业不当,我欢迎监督,也欢迎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