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神探 第254章 早有动机,激情杀人

小说:动物神探 作者:长夜水不眠 更新时间:2025-07-27 16:57:46 源网站:2k小说网
  刘宝青微微一奇,把现场交给技侦,然后冲沈新招招手,带着沈新前往上方水库。

  刘宝青道:“也就是说,你认为受害人水性很好,所以不可能是溺亡。”

  路上,沈新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了一下。

  刘宝青又问还知不知道别的情况。

  沈新想了一下,道:“也没太多异常的情况,我跟黄伟立见过几次面,因为他也喜欢狗,所以简单聊了几句。”

  “具体他做什么的,我不太清楚,可能是做生意的。”

  他的钓具很专业,还贵。

  这是李墨说的。

  然后戴着手表,什么牌子沈新没注意。

  但现代社会嘛,能主动戴手表,一般都是为了彰显身份。

  再加上开普拉多,就这几点,基本上可以断定,黄伟立收入应该不菲。

  而且大概率是做生意的。

  不是做生意的,他也没有闲工夫经常跑来钓鱼。

  “然后这一片钓鱼的人也多,有那么一批人经常来,有几个经常夜钓的,至于昨天有几个,我不太清楚。”

  沈新知道的情况也不多,就是聊过几句。

  刘宝青点头,很快带着沈新来到水库边上。

  眼前这座山,准确的地名应该叫做石塘山。

  半山腰的水库,很多年以前是给山下农田灌溉的蓄水库。

  不大,早就已经废弃,多年下来,几乎就成了个野湖。

  上山的道路大致是南北向的,然后水库在道路西面。

  水库北面的平缓坡地,就是昨天沈新钓鱼的地方。

  然后案发地点在水库的西北面,等于在沈新钓鱼点的还要西面。

  那边水更深一些,靠着岸边,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洄湾。

  大鱼都藏在洄湾里嘛,算是黄金钓点。

  黄伟立就死在其中一个钓点。

  具体的位置就在这个洄湾湾头的桦尖处。

  这个位置距离水面也就五六十公分,有那么一小片平地,往那儿一坐,直接抛竿,很舒服。

  刘宝青指了指眼下的位置,又指了指西北面的钓点。

  这中间大概有快两百米的样子。

  刘宝青介绍道:“尸体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应该是溺水之后,从那边漂过来的。”

  这边地势稍微低一些,尸体会往这边漂。

  如今拉了警戒线,尸体已经被打捞上来,新区分局的法医和技侦正在拍照检查。

  沈新皱眉。

  可不就是黄伟立。

  还穿着昨天见到的衣服,个头中等,一米七出头的样子,留着短发。

  体型的话,因为人到中年,代谢下降,肯定有那么一点儿发福,估摸着有个一百三四十斤。

  就比较普通的身高和体型。

  沈新不免感慨,这昨天傍晚还见面,还聊天。

  结果这才多久,就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刘宝青给介绍了一下人。

  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是新区分局的主任法医王效金。

  他初步推测,死亡时间在昨天夜里凌晨左右。

  沈新插了一点。

  “他们夜钓的,一般就是从傍晚钓到深夜,还是要回家休息的。”

  也没人会去钓个通宵。

  “如果鱼情好的话,说不定会晚一些。而昨天夜里夜钓的应该不止黄伟立一个人,他溺亡,肯定是在夜钓的人都离开之后。”

  查一查昨天夜钓的人,可以帮助确定准确的死亡时间。

  刘宝青点头,指了指黄伟立的脑袋。

  他的后脑有撞击伤。

  所以绝不是自己不小心溺亡,是故意杀人。

  “应该是块这么大的石头,表面不是光滑的,有一定的棱角和锐度。”

  王效金拿手比划了一下凶器。

  左右一看,在几步外捡起一块石头,掂了掂,说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大概跟手掌差不多大小,手拿着比较趁手。

  然后是不规则的,这样有棱角。

  他又比划了一下伤口的位置。

  “你们看,伤口的位置比较偏上一些,还靠后。”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我觉得受害人应该是坐着,然后凶手从背后,用右手,从上而下,斜着砸下来。”

  他胳膊抓着石头挥了一下。

  “应该是单手,因为双手拿着石头的话,你斜着砸会比较别扭。”

  “就算石头比较硬,凶手的力量应该也不小,就敲了一下,我推测受害人当场就晕了过去。”

  “因为没有在他身上发现什么防御伤。”

  “至于溺水之前是否已经死亡,这还得回去解剖了才能确定。”

  他介绍的很详细。

  刘宝青又从技侦手里接过证物袋。

  里面装的是黄伟立的随身物品。

  车钥匙,钱包,手机。

  手机早就已经无法开机。

  刘宝青把东西递给沈新,道:“不像是抢劫的。”

  沈新点头。

  钱包里有薄薄一迭钞票,好几张红的,没动,手机也没拿走。

  这是一台旗舰手机,还是去年的新款,pro型号的,要八九千。

  如果是抢劫,不可能不拿走。

  把东西还给技侦。

  刘宝青又一指远处,带着沈新去钓点。

  这边也拉了警戒线,技侦的同事正在一寸一寸的搜查证据。

  这两天没有下雨,山上的土比较硬。

  但现在刚春天,杂草正在疯长,也不知道能不能采集到有用的脚印。

  沈新环视现场,钓位就在岸边。

  他的装备很齐全。

  钓鱼箱在,上面饵盘还在,现在还有半个拳头大的那么一团饵料。

  鱼护插在岸边,抄网就在钓箱旁边。

  炮台支架也在,但上面没有鱼竿。

  可能是被鱼拉进了水里。

  沈新看见远处围着水库也有同事在搜查。

  而在距离岸边大概三四米的位置,还有一根折断的鱼竿。

  应该不是爆竿断掉的。

  爆竿断掉的鱼竿是一截截的,而眼前这一根,只是折,没断,应该是暴力撅折的。

  在钓箱旁边,有一把折迭椅。

  现在折迭椅向左侧倒下。

  比较符合王效金的推测,从背后,右手,从上而下砸在黄伟立脑袋上。

  然后人直接向左侧倒去。

  旁边不远还有倒下的折迭桌。

  感觉应该是黄伟立倒下之后,双脚顺势把折迭桌带倒的。

  旁边散落着充电夜灯,现在还亮着。

  然后还有一些饮料零食什么的,也散落在地上。

  下面还有一盘蚊香,已然燃尽。

  那后来应该就是直接把敲晕过去的黄伟立丢进了水里。

  晕死状态下的黄伟立,最终溺亡。

  刘宝青问现场的技侦有没有找到砸人的石头。

  并没有。

  他环视一周,问沈新道:“小沈,你觉得是丢水里了,还是丢山里了?”

  他指了指水库,又指了指身后。

  沈新想了想,道:“我觉得应该丢水里,太顺手了。”

  丢后面山林里的话,你再用力又能丢出多远。

  还是丢水里比较方便一些。

  刘宝青微微颔首,表情有些蛋疼。

  这么大一个水库,也不知道凶手往哪个方向丢的,且有的找了。

  但不找还不行。

  它是一个关键证据,就算血迹和DNA被水流冲刷掉,但从石头的形状,也可以比对伤口,成为重要的证据。

  刘宝青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有的时候,我就特别讨厌这种随便捡了块石头,或者砖头当凶器的,更讨厌的,是直接丢水里。”

  沈新心说丢水里还算好的。

  像之前韩小龙的案子,石头丢粪坑里了,不还得找。

  刘宝青负手而立,盯着现场看了一会儿,转头拍了拍沈新肩膀。

  “小沈,有什么想法?”

  这是又考自己了。

  虽说刚到现场,技术侦察还没有结束,但不妨碍进行合理推测,确定侦办方向。

  想了想,沈新道:“从钱包手机都在的情况下,抢劫杀人的可能性比较低。”

  冲钱财去的,背后突然袭击,把人敲晕了,那把手机钱包等值钱的东西拿走就是了。

  荒山野岭的,又是突然袭击,黄伟立都不一定发现对方。

  那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下一步,也就是把黄伟立丢进水里。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杀人信号。

  当然,也不一定。

  有可能黄伟立发现了对方。

  钓鱼的时候,是很专注,但大晚上的,四下里很安静,一个人接近你,人不可能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不过现在社会治安环境好,人的警惕性普遍不高。

  大晚上,在荒郊野岭遇到个人,以为对方看你钓鱼,聊两句都有可能。

  黄伟立本身就是个跟谁都能聊两句的性格。

  然后凶手伺机而动,突然袭击。

  之后可能因为黄伟立看见自己的脸,以绝后患,又丢进了水里灭口。

  虽然不太合理,但干了这么长时间警察,沈新觉得任何不可能的事情,其实都有可能的。

  现实远比人想象的荒诞。

  沈新继续道:“预谋杀人的话,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小。”

  “因为凶器的选择比较随意,而且现场没有处理。“

  沈新指了指眼前这一切。

  “还有尸体,就这么直接丢水里,太潦草了,但凡有点儿预谋,完全可以把尸体拖到山里面,找地方埋起来。”

  刘宝青赞同点头。

  预谋杀人,会提前想好怎么杀人,怎么处理尸体和现场。

  哪怕他想的不够圆满,他也会想的。

  沈新接着分析:“那就是**杀人。”

  “而一般的**杀人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完全随机性的。”

  比如遇到谁了,相互看着不顺眼,不知道因为什么吵了一架,对方气坏了,直接捡起石头给了黄伟立一下。

  就像肖洪案。

  遇到了孙永喜这样的狠人,一言不合,你想着动动嘴,人家想的却是弄死你。

  “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会小一些,黄伟立这个人我接触了几次,他跟谁都能聊的上。”

  “性格上也比较稳定,待人比较和气,他跟附近的钓客关系处的都不错,听说还会凑一块儿喝喝酒什么的。”

  “他这种人,先不说会不会跟人发生口角,就算真发生了,我想在情况失控之前,他一定会主动避让的。”

  有些人容易上头,让情绪左右,不管不顾。

  可黄伟立这样的人,生活中比较成功,性格又稳定。

  说白了就是比较理智,遇到事儿了,他不会急眼,让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真要说随便遇到一个人,跟对方吵架,吵到对方气的要杀自己,沈新觉得可能性真不大。

  “所以大概率是第二种,也就是身边人的**杀人。”

  沈新觉得仇杀都不太可能。

  有仇,仇恨大到还要杀人的地步,那肯定会提前预谋。

  不会做的这么随意。

  “因为还有一点,凶手肯定了解黄伟立的情况,知道他有夜钓的习惯。”

  “然后早有动机,又因为某个事情触发,导致他临时决定动手,**杀人。”

  而这种情况,大概率都是身边人。

  刘宝青脸上浮现笑意,表情很满意。

  命案中,其实至少有八九成,都是沈新最后说的这种情况。

  早有动机,**杀人。

  所以看样子是沈新分析了一通,最后得出了一个最常见的结论,好像是说了一通废话。

  但刘宝青知道,前面的可不是废话。

  沈新相当于一条一条,有理有据的把各种情况捋清楚,又根据了解的线索,做了合理的推测和排除。

  最后才得出了可能性最大的结果。

  这能力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