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第653章

小说: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6-22 19:35:23 源网站:2k小说网
  ();

  其实,这完全是想当然。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扯淡!

  可千万别被网文给忽悠了。

  要知道,战场和试验场,完全是两回事。

  在实战时,影响火枪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试验场上,燧发枪能一分钟发射三发,甚至五发的都有。

  可到了战场上,燧发枪能够维持每分钟两发,就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了。

  这个射速,再加上低到令人发指的命中率,根本不足以对抗建奴骑兵。

  真正到了战场,与成熟的火绳枪相比,燧发枪无论是在火力、精度,还是在射速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另外还要算上士兵这个关键因素。

  士兵到了战场上,慌乱紧张是必然的事情,这就非常容易出错。

  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在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

  结果一扣扳机,通条就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离谱吧?

  还有更离谱的。

  火枪兵在忙乱之间,误将弹头而非火药先塞入枪口,造成不发弹的现象,是极其普遍的。

  遇到这种情况,士兵只能退出行列,到后面慢慢把弹头挖出来。

  发挥一下想象,战场上正打的热火朝天,你用通条去挖装填好的火药和子弹的枪管,是个什么样的画面。

  最最离谱的还不是这个。

  在战场上,那么多枪一起发射的情况下,许多士兵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开枪,有没有哑火。

  因此导致多次重复装弹。

  举个栗子。

  老米南北战争,盖兹堡战役。

  战后北军清理战场,发现双方士兵遗留在战场上**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枪管中还有子弹。

  其中有大半枪支,误塞了两颗弹头。

  塞了3到10颗弹头的,竟然超过四分之一。

  其中有一支枪中,塞了23颗弹头,创下了历史记录。

  怎一个‘强’字了得?

  火枪发展到南北战争那个年代,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战术,都已经十分成熟。

  这都能出现那样的笑话,何况是处于起步阶段的燧发枪?

  事实上,在铜壳子弹出现之前,火枪都无法对弓箭造成碾压式的优势。

  这也是云逍热衷于造炮,而对火枪不怎么感冒的原因……跟喜欢粗大,可没任何关系。

  云真人要的,是在战场上碾压建奴骑兵,是降维打击!

  那样才够爽,够痛快不是?

  将刚问世的燧发枪装备到军中,的确是怪丢人的,不,丢尽穿越者的脸。

  并且还会害无数士兵送命。

  啥?

  你说为什么不造线膛枪?

  别扯犊子了。

  早在一百多年前(15世纪),就出现了线膛枪。

  然而一直到300多年后的第一次**战争,英军装备的火枪,都还是前装**。

  火枪击发的方式,一变再变,但大部分士兵的管子里依旧是光光的。

  为啥?

  前装线膛枪的历史,就是个苦逼史。

  膛线是枪管的灵魂,这没错。

  可线膛枪的造价高,这还是只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线膛枪的装填速度,实在是太吉尔慢了。

  因为线膛枪有膛线,普通的弹丸塞进去会漏气。

  要保证弹丸嵌合膛线,和枪管严丝合缝,就必须将弹丸做的比枪管口径要稍大一些。

  所以在装填时,就需要射手来把子弹使劲塞进枪管,然后再用捅条硬捅进去……那难度,比男同志的第一次,只高不低。

  推弹过程,就像是疏通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