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玉香二号】研究成功,林炳坤兴奋的一晚没睡。

  这段时间新凯奇正在大力推广他们的玉米新品种,虽然这个玉米新品的各项数据还比不上【玉香一号】,但也相差很小。

  自从对方搞出了这个新品种,【玉香一号】的销量多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关键是很憋气。

  现在好了,【玉香二号】的各项数据绝对碾压新凯奇的玉米新品,等到了明年,林炳坤一定会打一个翻身仗。

  方唯倒是很淡定,他从来不认为新凯奇能压制住瑶岭农业。

  这天。

  孙士礼突然来到了村里,同时他还带来了两个陌生人。

  “方支书,这两位是农大的教授,他们一直在从事海水稻的研究。这位是马教授,这位是林教授,他俩有事想请你帮忙。”

  孙士礼其实并不想跑这一趟,他很清楚,自己和作物所已经沾了很多光,真不想再麻烦方唯。

  但马教授和林教授的研究项目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这次带两人来找方唯,也是上面的意思。

  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过来。

  方唯和马教授、林教授寒暄了几句,然后冲着孙士礼说道:

  “孙所长,你这么长时间也不来看我,是不是把我忘了?”

  他看出了孙士礼矛盾的心情,赶紧安抚了一句。

  他并不觉得对方占了自己多大的便宜,对方和作物所也给与了自己巨大的帮助,他和孙士礼以及研究所和作物所,早就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对不住啊,我前段时间太忙了,回头我请你喝酒赔罪。”

  孙士礼哈哈一笑,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

  方唯随后带着三个人去了会客室,让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

  “方支书,今天冒昧前来,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和林教授从事海水稻的研究有15年了,但一直都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我们到你这儿取取经。”

  马教授和林教授一直在死磕海水稻的研究,一转眼就是15年。

  两人回头一看,这些年浪费了太多的机会,但直接把项目搁置起来又有点不甘心。

  正好上面很重视海水稻的研究,两人就找到了孙士礼,让对方帮忙引荐一下方唯,毕竟方唯在水稻育种这一块名气太大。

  “海水稻和普通的水稻有很大的区别,我恐怕也帮不上忙。不过,我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有一些心得,我倒是可以和二位探讨一下。”

  海水稻又叫耐盐碱水稻,可以在海边滩涂和盐碱地中种植。

  15年前,马教授和林教授在海边滩涂发现了这种野生的海水稻,经过培育,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这么多年他俩一直过不了产量关和品种快速退化关,项目研究也就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他们这才打算把项目的主导权让出去,找高手合作。

  而他们心目中的感受正是方唯。

  可方唯从没有接触过海水稻,概念他是知道的,但也仅此而已。不过他对这个项目本身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才愿意和马教授以及林教授进行交流。

  “多谢方支书!我们还有个请求,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我们希望你能参与到海水稻的研究中来,我俩给你打下手,希望你能带领我们取得成功。”

  马教授说话很直接,一点都不含蓄。

  方唯愣了一下,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愿意把自己项目的主导权拱手让人的。

  “马教授,你是不是高看我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我还真不一定能提供帮助呢。”

  方唯嘴里说着客气话,但心里已经在跃跃欲试。

  孙士礼好歹是当领导的,马上就听出了对方的潜台词,知道这事儿有戏。于是他冲着马教授偷偷的使了个眼色,对方顿时心领神会。

  林教授坐在一边很少说话,看样子,他们这个团队是以马教授为主的。

  “方支书,如果你解决不了这个难题,那么国内就没人可以帮助我们。老林,你去把资料和协议拿过来,请人家过目。”

  马教授随即让林教授去拿东西,看样子他俩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林教授去车上拿来了资料,另外还有一份科研合作协议。

  “既然二位不嫌弃,那我就试一试吧。”

  方唯没有看对方的研究资料,他虽然不是这地方的专家,但上一辈子可是了解过海水稻的。

  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他可能比二位教授知道的还要多。

  他随即看了看合作协议,然后把杨峰喊进来,让对方看看条款有没有问题。

  杨峰回到办公室把协议传给了集团公司法务部,经过略微的修改,又传了回来。

  方唯随后和马教授、林教授签署了合作协议,从这一刻起,他就是海水稻三人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了。

  “这一忙活都到中午了,走,我请各位吃饭。”

  忙活完这些事,时间就来到了中午时分。

  方唯把孙士礼和两位教授喊上,并让杨峰作陪,一行人去了县里的林河饭店。

  下午。

  他和马教授、林教授一起探讨了水稻育种的各种技术路径,从传统育种方法到杂交育种,最后还谈到了转基因技术在育种当中的运用。

  马教授和林教授都感到大有收获,只可惜对培育海水稻并没有直接的帮助。

  两人临走前,又给了方唯一小袋种子。

  这是两人根据野生海水稻培育出来的种子,其中有很少一部分的野生海水稻种。

  “方支书,咱们各有各的工作,只能分别从事项目的研究。不过大家可以经常通过电话交流,不管谁有进展,都要通知对方,可好?”

  “没问题,大家已经是合作伙伴了,既然是伙伴就必须以诚相待。”

  傍晚时分,方唯把三人送上了车,然后看着车辆一路远去。

  回家的时候,他把马教授二人这么多年的研究资料带了回去,打算晚上好好看看。

  翌日。

  方唯来到办公室,继续研究海水稻的资料。

  他发现马教授二人这么多年的问题在于,一直没办法提高产量,亩产那么低,根本就没有种植的价值。

  至于口感不提也罢,说多了都是眼泪。

  根据资料记载,海水稻几乎没有米香,口感粗粝难以下咽。

  “到哪儿去找一块试验田呢?”

  新林县肯定没有盐碱地更没有海边滩涂,所以不具备(研究)种植海水稻的条件。

  人工模拟只能在水田加盐,但这样的条件并不可靠。

  想来想去,他给秦思成打了一个电话,希望对方帮忙帮自己租赁一块海边滩涂。新林县不具备条件,但粤地靠海,在深城及周边找一块盐碱地还是能够做到的。

  “方支书,你准备研究海水稻?没问题,你等我的消息,我帮你找一块滩涂。”

  秦思成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思,对他来说,找一块盐碱地简直太容易了。

  过了没几天,他就给方唯回了话,告诉对方他已经找好了一块200亩的滩涂。

  “这里以前是我一个朋友的地,滩涂附近还有几栋建筑也是他的,都可以给你用。租金嘛,象征性的给一点就成,反正他已经撂荒了好几年。”

  ”多谢秦总!等过几天我去看看,租金该怎么给就怎么给,哪能让朋友吃亏?”

  两人聊了几句,便挂了机。

  随后他去了瑶寨,让王三七去寨里问问,谁愿意跟自己去海边尝试培育海水稻?

  毕竟距离较远,不可能经常回家,所以一定要自愿才行。

  没想到王三七在寨里一宣传,好几个育种小组的成员就跑来找方唯,说自己愿意去粤地。

  方唯选了三个人,让他们先准备好,过几天就去深城。

  现在距离年底小洁举办婚礼也没多久了,他打算去了那边呆到元旦后再回来。

  “三哥,我看你还是喜欢搞科研,管理公司你都没这么上心。”

  盘莲花也打算和方唯一起走,两人在深城买的别墅早就装修好了,这次去了收拾一下就可以入住。

  “你说的不错,我还是觉得育种更有意思一些。”

  方唯的主要问题是坐不住,相较于坐在办公桌前伏案工作,他其实更喜欢室外活动。

  三天后。

  方唯和盘莲花分别开着自己的座驾,带上育种小组的三个人,直奔深城。

  秦思成请所有人吃了顿饭,第二天便带着大家去了海边。

  “这里有水有电,不过土地需要你们自己开垦。”

  到了地方一看,这一带的滩涂面积还不小。

  这里的建筑以前是开农家乐的,不过现在已经闲置不用。这里白天休息可以,但晚上的话,最好还是去村里租房子住。

  海边一方面是太潮湿,另外遇到台风天气住在这里也不安全。

  “行,就是它了!”

  方唯也不需要挑挑拣拣,试验田嘛,只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即可,后期还可以进行改造。

  这个项目是他个人和人家签约的,所以一切开销都由他来支付,包括三个阿哥的工资和奖金。

  这一点他从来都不含糊,公私分明,省得让别人抓住把柄。

  秦思成随后甩给了方唯两份合同,这一大片地的租金为每年1块钱,附属设施免费提供。不过水电费需要自己承担,灌溉用水可以去和村里商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