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617章 清理整顿小煤窑

小说: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作者:华山弃徒. 更新时间:2025-10-14 08:19:26 源网站:2k小说网
  “咱们之间不讲那些,你们还不是帮过我很多次?对了,老庞,我这有件事需要你帮忙。我侄子在农科院工作,现在遇到了麻烦”

  方唯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庞万新不必客气。

  随后他把方涛的事情给对方说了一下,希望对方能关照一二。

  “农科院的三产不提也罢,你侄子真不该去那边。这样,回头我给王林说说这件事,把你侄子从三产调回院里。”

  庞万新一听就知道是咋回事,但不管方涛有什么缺点,他都是方唯的亲侄子,还容不得别人欺负。

  但嘴上却说的风轻云淡,有些事能做不能说,事情做到位了对方自然会明白的。

  “那行,明天我就会离开,有什么事情电话联系。”

  方唯不再多说什么,和庞万新分开之后就回到了家里。

  他这一趟出来的时间不短,第二天,一行人便返回了村里。

  翌日。

  方唯精神饱满的来到了办公室,他这次去省城大部分时间都很悠闲,和度假差不多。

  歇了这么久,也应该认真处理一下工作上的事情。

  稍后,杨峰和杜婉怡一起走进了办公室。杜婉怡抱着一摞文件需要方唯补签字,他不在的这些天都是杨峰预先处理的,但手续上还要再完善一下。

  这些事情方唯都有印象,杨峰打电话和他汇报过,所以很快就签完了文件。

  杜秘书随后抱着文件离开了办公室,她需要将这些文件分别传到各单位,人家也需要留档的。

  “董事长,咱们的隋阳榨油厂和天南榨油厂,产能都上来了,关键时刻完全可以满负荷生产。销售公司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食用油产销两旺。

  其他食用油巨头暂时没有针对我们的行动,不过他们加快了收购的步伐,而且正在逐步垄断油料作物的市场供应。”

  杨峰的工作职责和杜秘书不一样,他是方唯的左膀右臂,所以关注面更广一些。

  甚至有时候他还会代替方唯去巡视,或者去县里、市里参加一些会议。

  最近的食用油市场相对比较稳定,但经过仔细观察却发现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所以他就特意提醒了一下方唯。

  “嗯,这事儿需要重视,你把这个情况告诉胡总和张总。”

  方唯点点头,他自然明白那些巨头们不可能放任自己的发展。

  他让杨峰去和胡林伟以及张楚联系,自己则给梁文辉打了一个电话。双方现在也算是盟友关系,互通消息对大家都有利。

  “梁总,有这么个事儿你关注一下。”

  电话接通之后,方唯便把杨峰告诉自己的消息说给了对方。

  “多谢方支书,我这边也发现了一点苗头。本想着等消息落实之后再和你联系,没想到你的消息比我灵通啊。”

  梁文辉听完,不禁感叹了一句。

  之前他滩涂市场上的原材料便宜,和瑶岭农业解了约,现在的市场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不过他这段时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搞了企业加农户模式,油料作物的供应总算是稳定了一些。

  也亏了他提前行动,现在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对他的影响反而没那么大。

  两人聊了十来分钟,便结束了通话。

  方唯很清楚,食用油的竞争不是一朝一夕能分出胜负的,大多数扛不住的企业已经倒在了之前的惨烈清洗中。

  梁文辉能活下来都算是侥幸,不过对方和瑶岭集团接下来恐怕就会成为巨头们的首选目标。

  接下来他开始处理正常的公务,这一忙活就到了中午,然后才离开办公室回家吃饭。

  匆匆数日。

  眼看着采摘季就要到来,方唯便抽空去了山里。

  他主要是想看看树种替换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会不会影响到今年野生油茶籽的收成。

  至于采摘这一块早就不用他操心,公路都已经通到了野生林的边缘地带,比早些年人拉肩抗不知道要方便多少倍。

  方唯在野生油茶林转了半天,林业公司的树种替换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树种的替换并不是按照区域来搞的,而是在全域内首先替换枯死或者半枯死的林木,其次是严重退化(老化)不怎么结果的林木。

  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对产量造成什么影响,反而能改善野生林的生态。

  “估计今年的产量还会有所提高。”

  方唯按照经验做出了评估,今年的野生油茶籽产量不降反升,应该和野生林这么多年的自然繁育有关。

  在别的地方,野生油茶树从种子发育到第一次开花结果大约需要三到七年。

  而在【育林采摘区】,野生油茶树的这个阶段可以缩短到三年之内,其后就是长达几十年的盛果期。

  所以方唯制定的树种替换计划拉长到了5年左右,其目的就是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产量。

  他还发现,移栽过来的油茶树苗生长的很快,去年移栽的树苗高度都已经超过了三米五,今年早些时间移栽的树苗也普遍长到了一人多高。

  方唯感到很满意,随后去山里采摘了一些枞树菌,便返回了村里。

  几天后。

  林业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采摘工作,公司从各乡镇临时雇佣了一批人手,使得采摘工作的进展飞快。

  山里的果实采摘完毕,接下来就是采摘自有林地板栗、油茶籽以及林下种植的草药。

  现在山里的野生草药和种植草药这一块,成为了林业公司的一大利润来源,产品供不应求,这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有车辆连夜在草药加工厂门口排队。

  这天上午。

  方唯接到了吴天明的电话。

  “老吴,最近还好吧?我还说等过段时间去羊城的时候再约你出来坐坐。”

  “我还是老样子,挺好的。对了,我一个朋友托我请你帮忙,他那边想从你们的林业公司多购买一些草药,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吴天明打电话来是为了草药的事情,他的朋友是羊城一家药材公司的老总,之前也从瑶岭林业购买过野生草药和林下种植草药。

  不过随着瑶岭林业出产的草药越来越畅销,对方能买到的草药数量也在减少。

  “可以,我可以适当的给他增加一些购买量,但不可能增加的太多。”

  方唯对吴天明的朋友有印象,大家在一起吃过饭,倒也不算是陌生人。

  “也行,那我让他直接去找你?”

  吴天明也知道方唯的难处,人家答应能增加一部份采购量就不错了。

  “不用找我了,直接去找林业公司的负责人,我会给提前他们打好招呼。”

  方唯不想那么麻烦,在和吴天明结束了通话之后,他就给林业公司的负责人打了电话。

  负责人同意给羊城药材公司增加三成的采购量,多了真的没办法,毕竟都是老客户,不可能做的太过分。

  方唯表示同意,随后就把这事儿抛在了脑后。

  目前林业公司在各乡镇新承包的林地,正在积极的移栽各种林木以及种植各类草药。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等那些草药上市销售起码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

  上午。

  方唯驾车来到了县里,然后直接去了徐博的办公室。

  两人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方唯经常东跑西颠的,徐博也动不动要到乡镇视察工作,难得碰到一起。

  “徐书记,好久不见。”

  “方支书,快请坐。”

  徐博见了方唯很热情,两人坐下之后,有人送来了茶水。

  “方支书,上面下了文件,要各地在三年之内彻底整顿治理小煤窑、小电厂、小水泥等企业。瑶岭煤矿虽然很先进,但规模在清理整顿的红线附近,还是要重视啊。”

  徐博之前就想和方唯谈谈煤矿的事情,但一直没有机会。

  所以今儿一见面,他就进入了正题,根本没有废话。

  “煤矿资源还远没有枯竭,不是我们的实力不达标,主要是想着可持续发展。既然上面提出了要求,接下来我们会提高产量,争取在一年之内提升三成到五成。”

  这些年,煤矿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技术水平和员工待遇方面,没有特意的爆产能。

  方唯的指导思想就是安全第一,在这方面投入巨大,同时也逐渐更新了设备,使得煤矿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堪比超大型煤矿。

  发展到这个程度,想提高产能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半年到一年就能提升至少50%的产能,不过他说出来的话还是保守一些,没必要那么高调。

  “那可太好了!瑶岭煤矿是县里的纳税大户,我当然希望你们能好好的发展下去。”

  徐博不禁大喜,看样子煤矿是保住了。

  他对方唯的话深信不疑,煤矿的情况如何他也不是一无所知,很清楚对方没有说大话。

  “对了,徐书记,我听说县里有规划新县城的打算?”

  前任的底子打得太厚实也不是个好事,主要是徐博很难再有所突破。

  之前靠着瑶岭农业在农业生产上看出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就像打补丁一样,有用但并不起眼。

  徐博就把主意打到了房地产这一块,打算开发新区,也就是再建一个新县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