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622章 衣锦还乡,执拗

小说: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作者:华山弃徒. 更新时间:2025-10-14 08:19:26 源网站:2k小说网
  “到我们这里来视察?行,你去和赵金生等人说一声,准备好迎接领导的到来。”

  不用问,方唯就知道是王林要来了。

  王林的运气真不是吹的,离开新林县才几年,就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方唯也很给对方面子,让杨峰牵头好好准备一下,千万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

  第二天。

  王林一行人临近中午就抵达了社里,在方唯和赵金生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冬油菜的种植情况。

  因为他们来的比较晚,转了一圈之后就已经错过了饭点。不过没关系,杨峰早就和大食堂打好了招呼,他们过来的时候,食堂的员工马上开始炒菜。

  都是些农家菜,规格也没有超出标准,这让王林感到很欣慰。

  “方支书,瑶岭农业的稻油轮作技术很成熟,看来你们有保持地力的秘诀啊。”

  吃饭的时候,王林和方唯闲聊了几句。

  方唯笑着点点头,说了一些秘诀,无外乎是加强施肥和田间管理那一套。

  “王书记,现在市场上的油菜籽供不应求,油菜籽的价格大涨,省厅有什么指导意见?”

  最后,他还特意和王林说起了油菜籽的事情。

  “省厅已经给各县市下发了指导性意见,有条件的地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大力种植油菜。对了方支书,我看你们的油菜品种不一般,有进行推广吗?”

  王林的位置变了,所以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变了。

  他知道瑶岭农业有很优秀的油菜品种,但市面上却看不到【南油002】的踪影。

  “暂时还没有进行推广,毕竟连我们自己也是刚开始进行大面积试种,还远远没有到推向市场的阶段。还有就是目前的产量也跟不上,只能等以后再说。”

  方唯想了想,给王林解释了两句。

  实际上的原因是他要求延后【南油002】上市销售,现在各大巨头妄图打垮包括瑶岭牌食用油在内的部份国内厂商,他需要暂时保持成本优势。

  如果将【南油0002】的种子批量上市,无异于是资敌行为。

  等这波油菜籽的涨价风潮过去之后,他还是会把【南油002】拿出来的,毕竟在别的地方种植和在【种植区】种植区种植,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

  “希望你们能尽快把【南油002】推向市场,造福广大的种植户。”

  王林最后说了一句套话,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他对于方唯还是很了解的,对方要是不愿意快速的推广新品种油菜,那必然有他的道理。

  现在食用油市场风起云涌,巨头们一直没有放弃垄断市场的企图,小心无大错。

  下午。

  方唯又陪着王林一行人去参观了榨油厂,王林详细的了解了生产情况,还问了问瑶岭牌食用油的销售额。

  当听到瑶岭牌食用油最近的市场份额数据的时候,王林不禁瞪大了眼睛,感到很不思议。

  他一直都认为瑶岭牌食用油是个小众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谁知道没过几年已经做到了这个程度。

  “王书记,我们现在有三大榨油厂,新林县榨油厂、隋阳县榨油厂和天南榨油厂。分别生产菜籽油、茶油、花生油和玉米油。”

  方唯见对方不太了解情况,就主动说了公司的布局。

  王林觉得自己的眼界还是小了,人家已经完成了全国市场布局,自己却还把人家当做一个区域性的小公司。

  “很不错!食用油市场很重要,的确不能拱手让给巨头。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粮油都要有一定的自主性。”

  这件事牵扯到几大巨头,他不好发表更多的意见,只能含糊的说一下。

  方唯能理解他的难处,目前正是大力招商引资的时期,有些事不能拿到桌面上来说,市场经济就意味着很多事要用市场手段来解决。

  比如像国资食用油企业的合并,梁文辉就是参与者。

  再比如有关部门也在心照不宣的扶持瑶岭牌食用油,不是方唯的面子有多大,而是各方面都希望能有几家国内企业和几家巨头相抗衡。

  到了傍晚,方唯单独请王林在林河饭店吃了顿饭。

  “王书记,首先感谢你对涛涛的照顾,这孩子做事有点死脑筋,有什么问题还请你多担待。”

  酒菜上齐,方唯给王林敬了一杯酒。

  他不清楚方涛在农业厅科技处干的咋样,但提前打个招呼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点小事,不值一提。不过,方支书,你侄子的性格怕是很难改变,我在厅里百无禁忌,要是以后我走了,方涛同志恐怕会吃苦头。”

  王林没把方唯当外人,说了一句大实话。

  方唯看到很无奈,他也没问具体的事情,自己的侄子自己清楚,不能说对方做得不对,只能说对方不适合在机关单位干。

  当然,他也不是太担心,王林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有他的照应,方涛倒不至于吃亏。

  至于以后也好说,实在不行就回家乡,到哪里还不能混一口饭吃?

  只是小雅在省城工作,对方愿不愿意和男人一起到乡下工作还是个未知数,等到时候再看吧。

  吃完饭,王林就告辞离去。

  第二天。

  王林一行人去了清河县,方唯想起昨晚的聊天,就给涛涛打了一个电话。

  “什么?方涛下乡了?”

  “是的,方涛很多时候都在乡下为种植户提供科技服务,你要是找他,最好还是给他家里打电话。”

  现在手机已经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但普及程度不高,主要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还没跟上。

  方唯自然有手机,但他很少用,在很多地方不是没信号就是信号很差。

  他不清楚侄子有没有手机,反正他不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

  “好的,谢谢你。”

  方唯道了一声谢,便挂了机。

  对这个消息他还是感到很欣慰的,侄子在科技处没有混日子,经常送科技下乡,帮助种植户决绝实际困难,比坐办公室有意义的多。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说明涛涛在单位上的人缘并不好。

  晚上。

  方唯给涛涛家里打了电话,电话是小雅接的。

  通过对方的叙述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涛涛虽然有王林的关照,但他不会“做人”,和同事的关系说不上融洽。

  还有就是涛涛更愿意做一些实事,所以才经常下乡。

  小雅对方涛还很宽容的,能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她不觉得为人正直有什么错,但也注定了像涛涛这样的人在单位上吃不开。

  “如果,如果有一天涛涛不想在单位上干了,可以提早申请病退,然后可以到我这边的研究所发挥余热。”

  方唯这句话就是表明了愿意给侄子兜底的意愿,小雅不仅听懂了还很感动。

  一个人有退路和没有退路,差别很大,到现在小雅才彻底放下了心里的隐忧。

  “谢谢满满,真到了那一天,我绝决支持涛涛回家乡做贡献。”

  小雅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她是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男人的。

  方唯挂了电话之后忍不住很有感慨,涛涛娶了一个好妻子,即便是他的工作不顺心,回到家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哥,还是在为涛涛操心?”

  方唯打完这通电话才过来吃饭,盘莲花笑着问了一句。

  “是啊,涛涛这孩子性格执拗,但为人很正派,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

  对于侄子,方唯还是很佩服的。

  这年月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有几个?单位上多的是见风使舵的“明白人”,所以方涛才会被别人孤立。

  实际上涛涛出成果的那些年,就被人嫉妒。特别是之后他评上了高级职称、解决了住房、还获奖无数,就更被人羡慕嫉妒恨了。

  有不少人在背后拿涛涛的文凭说事儿,看不起**大学生。

  关键是涛涛敢于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在欣赏他的领导调走之后,依然我行我素,最终被人家打发到了三产。

  现如今调到了农业厅科技处,处境稍好一些,依旧不忘初心。

  在这个时代能坚持为农户服务的人并不多,涛涛即便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那也是能知行合一的人。比那些只知道耍嘴皮子的人,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只要孩子不吃亏就行,吃了亏,我可饶不了那些人。”

  盘莲花也是一个护犊子的人,平时很少见她说狠话。

  “放心吧,别人欺负涛涛我也不答应!”

  方唯随即打住了话头,开始低头吃饭。

  过了好几天,涛涛才从乡下回来,给他回了电话。

  得知侄子一切都好,方唯也就放了心,打算回头让对方和单位申请一下,到瑶岭乡来呆一阵子。

  他打算让方涛参与部分研究所的科研项目,倒不是为了给对方邀功,只是不想对方把专业荒废了。

  方涛现在不需要科研成果装点门面,他已经是高级职称、拥有各类科研成果,再多也仅仅是锦上添花没有多大的意义。

  上午。

  杨峰拿着一摞报表走进了方唯的办公室。

  “董事长,各个生产单位已经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冬油菜的种植任务。这一季新增了陈州基地和衡州基地种植油菜,估计明年的油菜籽产量,至少能翻一番。”(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