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

  被补习的他们……

  都是国内量子通讯与传输领域的顶尖学者、教授。

  杨墨听后。

  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也说明。

  他带这两百九十四名科研人员进入稷下学宫的决定是正确的。

  靠他一个人。

  只能将死知识带出稷下学宫。

  但……

  若是让这些科研人员进去。

  他们可以和山长有着互动,不懂就问,触类旁通,在学术和科研上获得巨大的进步!

  稷下学宫就像是个“培训基地”。

  使得华夏在人才储备上,底蕴悄然攀升!

  “至此,【三界传送门】所需要的技术,都已获得了。”

  杨墨长呼了一口气,眸子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华夏的布局。

  终于要展开了!

  ……

  泰山。

  天门基地研发中心。

  空间虫洞实验室。

  一项精密的探测实验,正在悄然准备中。

  “大家抓紧时间,下午院长就要来了,证明我们研究成果的时候到了!”

  徐明辉望着各小组的科研负责人,反复叮嘱着。

  他的手上。

  拿着一份“空间虫洞方坐标探测预案”。

  在他身侧。

  则摆放着一台又一台的大型引力场束装置、电荷发生装置、标量场零点装置、机械波探测仪等机器。

  每台机器。

  都处于待机状态,随时准备启动。

  通过“九章四号”的链接与操控,这些机器紧密联合在一起,可探测到十万公里外的高空异常波动。

  任意空间敏感参数。

  都会被记录在核心总数据库。

  空间虫洞。

  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看似很简单,只是一个点。

  但这个点……

  却需要满足无数个条件,才能人为制造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在宇宙中,很难找到天然形成的虫洞的原因。

  其原理。

  便是空间在更高维度上的折叠。

  需要先定位需要折叠的空间坐标,然后启用引力场束等装置,凭借着海量的能源动力将另一个点在光谱、等距、等离子波等参数上拉扯到同频同振。

  如此。

  才能制造出极其微型的虫洞。

  此外。

  虫洞生成后,要穿梭虫洞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由于虫洞的不稳定。

  任意物体或者讯息传递,都有可能出现损失、解构的情况。

  所以必须要借助【量子传输技术】,利用量子的无限跨距离纠缠特性,实现信息或者物体的超距离传送!

  “徐老,各项装置检查已完毕!”

  一个小组负责人走上前,对徐明辉汇报道。

  “再检查一遍!”

  徐明辉沉声道。

  ……

  下午。

  天门研发基地。

  杨墨带着潘建义等人,赶到了这里。

  简单安排后。

  径直来到了空间虫洞实验室。

  “院长,您交代的七个分支技术,我们都已攻破了。”

  徐明辉递上了一份研究进度表,主动介绍道:“这些便是空间波动探测的组合装置,可探测到十万公里范围内的异常空间波动。”

  杨墨看着进度表。

  点了点头。

  吩咐道:“准备试运行吧。”

  进度表里。

  徐明辉所带领的二十四个攻坚小组,已取得了八个分支技术上的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