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第199章 这可是中影啊

小说: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作者:普通的红豆 更新时间:2025-06-30 14:50:19 源网站:2k小说网
  ();

  江澈录歌的时候,顺便关注了一下刘一菲那部电影的票房。

  800万台币。

  这就是《恋爱大赢家》在台省的最终成绩。

  不到200万人民币。

  虽然内地也会上映。

  但希望不大。

  刘一菲主演的第二部电影。

  继续扑街。

  另一边,

  “阿非,有件事跟你说。”

  天后王非的经纪人喊住了她。

  “做咩?”

  “种子音乐想邀请你跟江澈合作他新专辑里的歌。”

  “江澈?”

  种子音乐王非没怎么听过。

  但江澈这个名字她可太熟了。

  江澈有首歌跟她同名。

  当时还有媒体说这是江澈暗恋她,特意把那首歌取了这个名字。

  “怎么样?要不要试试?”

  经纪人跟王非合作多年。

  一看就知道她心动了。

  “demo呢?”

  王非这个咖位。

  第一次合作先发demo让她试听是必须的。

  她也能判断这首歌适不适合自己。

  再看自己的意愿。

  “嗯,很不错,我接了。”

  听完demo,王非丢下这句,起身潇洒离去。

  《天下无贼》内地首周四天突破3000万人民币的票房。

  成绩十分惊人。

  冯晓刚春风得意。

  种子音乐的录音室。

  江澈等来了天后王非。

  “非姐,你好高啊!”

  江澈的开场白出其不意。

  王非愣了一下。

  “谢谢,你也不矮。”

  这就很王非。

  寒暄过后,王非拿起了写着词曲的纸张。

  进入了工作状态。

  “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

  “再唱不出那样的歌曲,听到都会红着脸躲避。”

  “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

  只用了一天。

  确切的说是半天。

  这首歌就录了大半。

  王非的实力可见一斑。

  为了避嫌,两人只录歌,不拍MV。

  “谢谢非姐,非姐辛苦了。”

  第二天,《因为爱情》录完了。

  江澈再次向王非表达了谢意。

  “有机会再合作!”

  王非戴上墨镜,潇洒离去。

  “好酷啊!”

  有工作人员看着她的背影感慨道。

  23号,《功夫》在内地和香江同时上映。

  正式加入贺岁档竞争。

  冯晓刚骄傲的宣布:

  《天下无贼》内地票房已经突破8000万人民币。

  将会很快突破9000万人民币。

  他的潜台词是破亿不成问题。

  就在《功夫》宣布内地首周四天突破6400万人民币。

  香江首周2550万港币时。

  宁昊打来电话。

  电影那些年的后期做好了。

  江澈大喜,扔下录了一半的专辑,飞往BJ。

  “这里,这里,这里还有一点小问题。”

  看完成品,江澈指出了几处小问题。

  “没问题。”宁昊答应的很爽快。

  这段时间,除了做那些年的后期。

  他顺便推销了一波之前自己拍摄的《绿草地》。

  很可惜。

  《绿草地》虽然取得了拍摄许可,能在电影院放映。

  但电影的文艺属性让院线并不愿意接手。

  找不到愿意播放的影院,这部电影还是不能与内地的观众见面。

  最后电影频道出资50万人民币买下了绿草地的电视播放权。

  这算是给了他一丝安慰。

  绿草地不能与观众见面了。

  但那些年可以。

  这部电影也是自己耗费心血辛辛苦苦拍摄而成。

  尤其看到现在天下无贼和功夫都在内地取得了惊人的票房。

  他也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那些年能取得怎样的成绩。

  “辛苦你了,宁哥。

  也是时候跟中影谈一谈了。”

  江澈摸出了手机:

  “韩总。”

  “说吧,什么事?”

  “电影那些年的后期做好了。”

  江澈没有绕弯子。

  “可以,后天带过来我看看吧!”

  电话挂断,江澈转头看向宁昊。

  “没问题,待会就能搞定。”

  江澈长出一口气。

  后期做完这才哪到哪。

  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两天后,中影的放映室。

  “**!”

  观影完毕,韩三坪主动鼓掌。

  灯光亮起,江澈看到了更清晰的韩三坪的笑脸。

  “你小子,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啊!”

  韩三坪确实很惊喜。

  本是出于好奇主动在横店与江澈见了一面。

  结果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抓住机会就说要拍电影。

  自己想着投资小,亏损几率也不大,还能支持一波新人。

  于是点头同意了。

  从始至终,对这部电影,韩三坪的期待一直不高。

  没想到啊!

  看完成品,他觉得自己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了江澈和宁昊。

  “谢谢韩总的肯定。”

  江澈喜不自胜。

  “不过,刚才我看到有几处地方还是出格了一点。

  最好修改或者删减一下。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建议。”

  电影的成品也是需要送审的。

  只有拿到龙标,才能在影院上映。

  韩三坪虽然不是审核员,但他经验丰富。

  “没问题,韩总,我们回去就改。

  不过”

  “还有什么事吗?”

  韩三坪看见江澈欲言又止的样子。

  至于江澈身后的宁昊,那就是个闷葫芦。

  “韩总,发行费我们是不是该聊聊了?”

  “哦?”韩三坪了然。

  这件事确实很重要。

  “跟我来!”

  此前的合作意向,只是确定了中影的投资份额。

  确定了电影内地的发行会交给中影。

  双方只是就发行的基本条款,

  如发行渠道、发行区域、发行期限等进行框架性的协商。

  只有像现在这样看到成片。

  结合市场调研和对影片商业前景的分析。

  最终的发行费经过商谈后才会确定。

  “稍等!”

  找了间空着的会议室,韩三坪让江澈和宁昊坐下。

  然后他就出去了。

  待会会有中影负责发行的专业人员跟两人对接。

  只有在双方争执不下时,才会报告给他。

  再由他来拍板决策。

  现在中影的发行模式有两种:联合发行和单独发行。

  单独发行,顾名思义,宣传和发行中影全包了。

  费用也会比较高。

  联合发行一般是出品方负责宣传和推广电影,中影负责发行。

  说到电影发行,现在是拷贝时代。

  以胶片拷贝为主,数字拷贝为辅。

  一个胶片拷贝的制作费用约为7000元人民币。

  数字拷贝约为5000。

  以正在热映的《天下无贼》为例。

  电影是300个胶片拷贝和100个数字拷贝。(华艺宣传时自己透露的)

  天下无贼由华艺和中影联合发行。

  其中胶片拷贝费用三七开,中影七。

  数字拷贝费用由华艺全部承担。

  如果是单独发行,胶片费用由中影全部承担。

  但胶片费用会在电影票房分账下来后优先扣除。

  同时发行费会比较高。

  中影的发行费一般是电影票房的10%~15%。

  以电影那些年为例。

  如果采用单独发行。

  总投资500万的电影,中影一般安排80~120个胶片拷贝,取中间值100。

  数字拷贝20个。

  拷贝费用就是80万。

  发行费15%。

  宣传费用一般是100~300万人民币,取中间值200万。

  假设电影内地票房3000万人民币。

  扣除5%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和3.3%特别营业税。

  剩下的91.7%里面,院线拿走57%,制片方与发行方拿43%。

  再扣除15%的发行费。

  出品方分账33.5%,也就是1005万人民币。

  扣除80万的拷贝和200万的宣传费加500万的成本,剩下225万人民币。

  中影投资占比20%。

  江澈这边到手180万人民币。

  加上贴片广告独得的100万。

  账面盈利280万人民币。

  这个钱双城映像内部还得分。(如果没有约定新的分配方式,江澈只能分49%)

  这还是以3000万人民币的内地票房为例计算的。

  现在内地能破3000万人民币的电影寥寥无几。

  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一般票房能有1000万就不错了。

  那时候就是倒亏256万人民币。

  按照这个票房计算,中影通过发行早赚回了投资。

  这也是韩三坪之前如此支持的原因。

  只靠江澈的歌迷,内地票房突破1000万是没有问题的。

  没看刘一菲那部五月之恋内地都有300万人民币的票房嘛!

  “两位久等了。”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中影的发行团队来了。

  来之前,他们得到了韩三坪的指示。

  谈判的底线有了。

  “江澈你好,你们打算选择哪种发行方式?”

  “联合发行。”

  “可以,发行费15%,拷贝给你们安排120个(100 20)可以吗?”

  江澈摇了摇头。

  “哦,那你希望是多少?”

  “发行费10%,拷贝300(240 60)个。”

  看着江澈伸出的三根手指,工作人员沉默了。

  联合发行的拷贝费用,中影是占大头的。

  如果制作了这么多拷贝最后却没用上,那就相当于亏损。

  这个责任可不好担啊。

  更不用说发行费一下砍了5个点。

  “发行费不变,拷贝我最多给你加到140个。”

  “10%,300个。”

  “不可能,就算是去年冯导的电影《手机》,也不过是180个拷贝。”

  《手机》去年拿了5400万人民币的内地票房。

  那可是冯晓刚加葛优的黄金组合。

  你江澈和宁昊加起来还不如人家一根手指头。

  有什么脸在这喊300个拷贝?

  “发行费10%,200个拷贝,多的100个的费用我包了。

  如果你决定不了,你可以向上请示。”

  如果电影上映后势头出乎意料的火热,就会考虑追加拷贝。

  但胶片拷贝的制作周期较长。

  现在盗版猖獗,不提前准备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这也是江澈为何要求准备300个拷贝。

  这个拷贝数量足以支撑内地电影票房破亿了。

  至于港台的发行,自然是交给港台的发行公司。

  “我出去一下。”工作人员果断离开了会议室。

  一旁的宁昊惊呆了。

  你为何如此硬气?

  这可是中影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