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第262章 中杯大杯超大杯

小说: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作者:普通的红豆 更新时间:2025-06-30 14:50:19 源网站:2k小说网
  ();

  2007年1月25号。

  BJ五环一家美宜佳便利店。

  由江澈自导自演的电影《魔幻的超市》低调开机。

  得益于江澈的号召力。

  没名气的演员比如王迅。

  他是主演,戏份不比江澈少。

  片酬只有1万块。

  戏份不多但有名气的演员,比如范伟、陈数、黄博。

  片酬也就1万,友情价。

  糖嫣零片酬。

  江澈零片酬。

  其余一些来客串的明星,也是零片酬出演。

  单纯从片酬的角度来说。

  7万块就搞定了。

  就这,大家还得抢着来。

  眼光要放长远一点。

  能跟江澈合作,还要什么片酬?

  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司员工。

  管饭就行。

  奖金由公司另算。

  便利店是广告商赞助的,不要租金。

  只在改造场景时花费了一点。

  设备是找中影租的,价格也打了折扣。

  算下来,一天的设备租赁加上人工开支,1万多就能搞定。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这部电影最大的开销竟然是请保安。

  用于阻拦想一窥究竟的媒体和好奇的路人。

  以及结束拍摄后在关了门的便利店外巡逻。

  防止有人搞破坏。

  电影绝大部分剧情都是夜里发生。

  只需要把遮光板一拉,便利店里白天也能营造出夜晚的感觉。

  一天的拍摄时间可以安排的满满当当。

  按照江澈的预估,120万人民币的投资就能搞定拍摄。

  加上后面宣发的投入,500万的总成本。

  因为是便利店,里面都是商品。

  有着江澈自导自演的嘘头。

  广告卖了4000万人民币。

  还没开始拍摄,不但收回了成本。

  还赚了3000多万。

  就这,还是江澈不愿意提前把版权卖出去。

  不然现在还能赚的更多。

  就是这么豪横。

  “一场一镜一次,开始!”

  便利店的门被推开了。

  “欢迎.”

  正在收银台后拿着毛巾擦拭口香糖包装盒的糖嫣下意识开口。

  扫了一眼来人后,她又止住了接下来的“光临”两个字。

  王迅穿着灰扑扑的外套,止步在收银台前。

  镜头对准了他的后脑勺。

  江澈戴着耳机,在监视器后面看着。

  并没有因为首次执导,他就吹毛求疵,随意喊“咔”。

  “你们老板娘呢?”王迅声音低沉。

  “不在!”糖嫣手上动作不停。

  “她今天晚上还来吗?”

  “不知道!”

  “咔!”导演江澈喊出了职业生涯首次的“咔”。

  “糖嫣你的语气要有气无力中带着点不耐烦。

  本来上夜班就够累的了,还碰到了一个纠缠不休的人。”

  “我再试一次,导演。”糖嫣微笑着比了个OK的手势。

  她心情很好。

  老板首次自导自演的电影女主角是她。

  还是击败了讨厌鬼刘施施拿下的角色。

  心情能不好嘛!

  这一次,糖嫣一把过。

  自从签约公司,她的演技培训就没断过。

  本就有基础的她现在的演技大有长进。

  加上十分珍惜这次的机会。

  她下了苦功。

  剧本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物传记,注释。

  可以说,哪怕之前刘施施能抽出十天的时间去观摩学习。

  最后胜出的人还是她。

  “行了,今天就拍到这里。

  晚上我请客!”

  第一天拍摄,江澈并不刻意追求进度。

  也不打算把大家当驴使唤。

  “耶!”

  “老板大气!”

  “老板你真帅!”

  晚餐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老板,谢谢你。”

  逮着一个空档,糖嫣对江澈表达了谢意。

  熟知后来她成熟御姐风情一面的江澈。

  给她的妆造提了些建议。

  镜头里的她非常上镜、十分好看。

  这让糖嫣感激不已。

  “好好拍戏!”江澈摆了摆手,并不在意。

  回到公寓已经是晚上10点。

  “蜜蜜,什么事?”

  “扑该了。”

  “什么扑该了?”江澈听的一头雾水。

  “门!”

  “哦。”江澈想起来了。

  这电影上映有一周了。

  “票房多少?”

  “首日不到100万,一个星期300万人民币。”

  杨蜜声音低落。

  按照这个票房走势,《门》下映前撑死500万人民币的票房。

  3000万的成本,500万的票房。

  亏到姥姥家了。

  难怪周讯当初要走呢!

  荣兴达是真的不擅长拍电影啊。

  江澈不知道的是,与荣兴达齐名的糖人松了口气。

  蔡一侬深感安慰。

  电影圈果然不是好混的。

  糖人一直在电视剧里打转是对的。

  “要不要过来我这里,我安慰安慰你。”

  “别,你的新电影里有适合我的角色吗?”

  杨蜜话锋一转。

  这才是她需要的安慰。

  江澈嘴角翘起。

  不愧是你!

  “蜜蜜,早点休息。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客串,客串都不行吗?”杨蜜连忙挽留。

  “嘟嘟.”

  电话已经挂断。

  “真是个拔掉无情的男人!”杨蜜扑倒在枕头上,愤愤不平。

  第二天。

  江澈就把拍摄标准和工作时长提了上来。

  大家也没有怨言。

  至于别的剧组可能存在的勾心斗角,在这里基本没有。

  至少当着江澈的面,没人敢放肆。

  1月底。

  应江澈的邀请,邓抄孙丽这对已经曝光了恋情的情侣来到片场客串。

  “321开始!”

  邓抄在前,孙丽在后。

  邓抄走到了柜台前。

  镜头则对准了孙丽。

  邓抄和店员糖嫣的声音传来。

  “你好,我要一个中杯的永和豆浆。”

  “先生,您要的是这个吗?”

  “这个中杯!”

  “对不起先生,这个是大杯,这个才是中杯!”

  镜头转动,对准了站在柜台前的邓抄和柜台后穿着超市**的糖嫣。

  两人中间的柜台上依次摆放着大中小三个印着永和豆浆字样的杯子。

  糖嫣正一本正经的解释着什么。

  邓抄伸手在三个杯子上依次点了点。

  “你这不是大中小三个杯子吗?我要这个中杯!”

  “对不起先生,这个是大杯,这个才是中杯。”

  糖嫣双手虚空在中间的杯子指了指,接着指向最小的杯子。

  “中杯,大杯,超大杯。”从低到高,她边指边解释了一遍。

  “我不管你们怎么叫,我就要这三个杯子里的中杯!”

  邓抄的音调不自觉提高。

  糖嫣看了邓抄一眼。

  “对不起先生,这个是大杯,这个才是中杯。”

  “好。

  摄影师,给邓抄一个面部特写。”

  镜头对准邓抄那张愣住的脸,镜头左边是一脸茫然的孙丽。

  邓抄做了个MD的嘴型,连着抽了自己好几个耳光。

  “抄儿,别这样,别这样。”孙丽大惊失色,上前拉着邓抄的胳膊。

  两人慢慢从镜头里消失。

  “好,给糖嫣一个面部特写。”

  镜头里,糖嫣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露出了八颗牙齿的标准假笑。

  笑容是那样的讽刺。

  “好,过了。”

  看完了刚才拍摄的素材,江澈起身鼓掌:

  “感谢抄哥和丽姐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客串,谢谢!”

  大家也跟着鼓掌。

  “应该的,导演,下次还有这样的活。”

  邓抄比了个打电话的手势。

  “一定!”

  邓抄和孙丽匆匆而来,匆匆离去。

  不带走一片云彩。

  “导演,刚才的这个片段你是怎么想到的?”

  吃饭的时候,黄博忍不住开口了。

  什么中杯大杯超大杯,太有意思了。

  “是啊,导演,我刚才憋笑憋的好辛苦。”

  糖嫣附和道。

  她确实憋的很辛苦。

  一想到自己要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她就想笑。

  用了好大的毅力才克制住自己。

  “偶有所得,偶有所得!”江澈摆了摆手。

  深藏功与名。

  他只是突发奇想,觉得把星巴克的这个梗融入进来应该蛮好玩的。

  于是加了进来。

  现在看来,效果很不错。

  下午,休息间隙,江澈接到了孙燕资的来电。

  “燕资,怎么啦?”

  “Elva的唱片销量出来了。”

  萧亚宣的《1087》是12月22号发售的。

  上市一个多月了。

  “多少?”

  “台省超过了20万张,全亚洲75万张。

  有望破百。”

  台省的唱片销量这一个多月差不多定格了。

  亚洲市场很大,唱片的销售周期会拉的长一点。

  破100万张很有可能。

  但差不多也就是刚破100万张的水平了。

  这个成绩还行。

  孙燕资上一张销量不佳的《完美的一天》全亚洲销量也破百万了。

  只是比起蔡依零的200万张,差距明显。

  “你新专辑录完了?”江澈提了一嘴。

  “大哥,早录完了好吗!

  我新专辑都定档3月1号发售,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孙燕资没好气道。

  你不是我老板吗?为什么一点也不关心的样子?

  之前那个让我给萧亚宣和蔡依零上上压力的人是谁?

  “咳咳!

  燕资,我相信你的新专辑销量一定能胜过Elva的。”

  “多谢你关心。”

  “燕资,还有什么事吗?”

  “下张专辑的歌曲可以开始准备了。”

  “咳咳!”江澈再次被呛到了。

  “燕资,保重身体啊,是不是公司趁着我不在压榨你了?”

  江澈明知故问。

  “没有啊,在这边我过的很开心啊。

  有什么活动公司都跟我商量着来的。

  比在华纳的时候轻松多了。

  我想闲着也是闲着,下张专辑先准备了再说。

  你觉得呢?

  我的老板!”

  “行,你老板我答应了。”

  “这次准备几首?”孙燕资追问道。

  “保底两首,尽量三首,可以吗?”

  “不能尽量,保底3首,最好4首。”

  说完,孙燕资挂断了电话。

  她比江澈还要豪横。

  江澈笑着摇了摇头。

  这是孙燕资把他当自己人的表现。

  他高兴还来不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