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第222章:游走各方

小说: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作者:斩悬 更新时间:2025-08-12 13:33:42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一刻,阎玄眼中精光闪烁,他知道,大人这是要用平阳府这块肥肉,撬动晋商那富可敌国的资源。

  “张炼。”

  “在!”

  “你亲自去一趟,找那些在河套、漠南活动的蒙古汉人头领,告诉他们,黑袍军,愿意用盐、茶、布匹、铁器换取他们的战马。”

  “上好的蒙古战马,有多少要多少,价格可以比明廷高两成,甚至可以用缴获的明军精甲、兵器交换,告诉他们,跟着黑袍军,有肉吃,比给那些蒙古台吉当狗强。”

  “明白!”

  “老赵。”

  阎赴最后看向赵渀。

  “大人吩咐!”

  “你带精干人手,潜入河南周边,摸清官军布防、粮草囤积、官吏底细,更要暗中联络那些对朝廷不满的底层。”

  “大人放心,老赵定将河南之地,摸得如同自家后院。”

  老军户抱拳领命,眼中战意昂扬。

  阎赴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扫视着三位心腹干将。

  “佯攻西安,是解燃眉之急,联络晋商、蒙古汉人、河南豪杰,是谋长远之利。”

  “黑袍军的地位变了,我们不再是东躲而藏、朝不保夕的反贼,我们要成为棋手,在这乱世棋局中,主动落子,用我们的地盘、我们的武力、我们的潜力,去换取资源,编织一张覆盖北方的网。”

  “从今日起,黑袍军,不再只是打打杀杀,我们要经营,要布局,要在这夹缝中,真正崛起。”

  命令下达,平阳府这台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城西军营,阎天顶盔贯甲,跨上战马。

  他身后,五千名黑袍军肃立,新编的兵马经过月余操练,如今旌旗猎猎,刀枪如林。

  “兄弟们。”

  阎天声音洪亮,压过呼啸的寒风。

  “目标西安府,这一次,咱们不是去拼命,是去吓人,吓死仇鸾那狗贼,吓破西安府那帮老爷的胆。”

  “把声势给老子造起来,要让整个陕西都知道,我黑袍军阎天又回来了!”

  将士们齐声怒吼,杀气腾腾。

  他们知道,这次任务,关乎袍泽存亡,关乎大局!

  马蹄声如雷,五百骑兵,四千余步卒踏碎积雪,如同黑色的洪流,滚滚西去。

  与此同时,几支小队,如同离弦之箭,从平阳府不同的城门悄然出现。

  阎玄一身半新不旧的绸缎棉袍,外罩厚实的羊皮坎肩,腰间挂着个不起眼的铜算盘,活脱脱一个精明的行商模样。

  他面前摊开一张简易的山西舆图,手指精准地点在祁县、太谷的位置。

  “晋商重利,更重长远,平阳府商路已通,盐、铁、粮、布、药材皆是紧俏货,尤其是盐引、铁器,朝廷管控极严,他们求之不得,吾等此行,必以利诱之!”

  他拿起桌上那份盖着阎赴鲜红大印的密信,小心地塞进一个特制的双层油布信封,再藏入贴身夹袄的内袋。

  然后,他拿起几份早已准备好的货单和路引,递给身边两名同样扮作伙计的精干随从。

  “王五,你负责记账。”

  阎玄指着货单。

  “这上面列的是明货,上等延绥皮货、陕北甘草、黄芪、平阳新麦,这是敲门砖,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

  “老李,你管暗账。”

  阎玄眼神锐利。

  “记住。见了乔家、渠家、曹家这些大掌柜,私下里再亮底牌。”

  “告诉他们,黑袍军控制下的平阳府,盐路、铁路、粮路,皆可为其开放,只要他们肯出诚意,火硝、硫磺、精铁、熟铜,尤其是火硝、硫磺,有多少要多少,价格,好商量。”

  “甚至可以用平阳府内某些行当的专营权来换,比如盐引专卖,铁器专供。”

  “明白!东家!”

  张炼已换上了一身厚实的羊皮袄,头戴翻毛皮帽,脸上刻意涂抹了些风霜之色,像个常年跑口外的行商。

  他身边跟着一个身材敦实、面色黝黑的向导,是早年流落陕北的蒙古汉人,精通蒙语,熟悉草原路径。

  “巴图兄弟,此行凶险,全仰仗你了。”

  张炼拱手,语气诚恳。

  巴图咧嘴一笑。

  “张先生放心,河套那边,我熟,有几个头人,早年受过汉人恩惠,也恨那些台吉老爷们盘剥,咱们找他们,准没错!”

  张炼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几块成色极好的茶砖和一小袋盐巴。

  他郑重地交给巴图。

  “这是见面礼,告诉他们,黑袍军有诚意,只要上好的蒙古战马,公马、母马、骟马都要,皮毛光滑,四蹄有力,牙口年轻的。”

  “价格可比明廷官市收购价高出两成,现银、盐、茶、布匹结算,都行,甚至可以用缴获的明军精甲、刀枪交换。”

  他转向另外两名扮作驼夫的精锐士兵。

  “记住,我们是收皮货、贩茶叶的行商,少说话,多看,多听,遇到盘查,一切听巴图兄弟的。”

  “若遇险情,保命第一,东西可以丢,人必须回来。”

  张炼心中盘算着。

  蒙古汉人头领,夹在明廷、蒙古本部台吉和汉地之间,日子艰难。

  他们对精良的铁器、盐茶有着近乎贪婪的需求。

  黑袍军给出的价码,足以让他们动心!

  风险在于,这些头人是否可靠?

  是否会为了更大的利益出卖他们?但为了组建一支能与明军边骑抗衡的骑兵,这险,值得一冒。

  另一边,赵渀的打扮最为寒酸。

  一件打满补丁的破棉袄,腰间胡乱系着草绳,脚上是露着脚趾的破草鞋,脸上还刻意抹了锅灰,活脱脱一个逃荒的老农。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同样衣衫褴褛的汉子,个个眼神精悍,动作利落。

  “都听好了。”

  赵渀声音沙哑,如同破锣,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咱们这趟去河南讨饭,都把招子放亮点,嘴巴闭紧点,该装怂的时候装怂。”

  “万一被盘查,咬死了就是逃荒的。”

  十几个汉子默默点头,眼神决绝。

  他们都是赵渀从尸山血海里带出来的老兄弟,最擅长这种刀头舔血的勾当。

  赵渀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看着眼前这群叫花子兵,心中感慨。

  当年在边军,干的也是传递军情、探查敌踪的活,如今却是为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