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第355章:晋商

小说: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作者:斩悬 更新时间:2025-10-12 01:14:03 源网站:2k小说网
  ();

  南阳府,临时帅府后院书房内,烛火摇曳。

  张居正伏案疾书,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公文。

  五府之地的民政、赋税、粮饷、工坊营造......千头万绪,皆需他一一过问,协调调度。

  虽疲惫,但他的眼神依旧锐利专注。

  这时,一名亲卫轻轻敲门而入,呈上一封密封的信函。

  “大人,有您的信,是赵渀赵旅帅派人加急送来的。”

  张居正微微一怔,赵渀?

  那位阎大人起家时的老兄弟,性格刚直,对自己这位降臣向来有些疏离。

  他接过信,拆开火漆,展开信纸。

  信中的内容出乎他的意料。

  赵渀用词恳切,甚至带着几分笨拙的歉意。

  他坦诚地复述了之前与阎赴的对话,直言自己曾对张居正掌权后方心存疑虑,担心黑袍军多年心血所托非人。

  但阎大人的信任和训斥让他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的狭隘。

  他在信中郑重向张居正致歉,并承诺今后必将全力配合,共襄大业。

  张居正缓缓放下信纸,指尖轻轻摩挲着粗糙的纸面,沉默良久。

  他能想象出赵渀写下这封信时,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的别扭与真诚。

  一丝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释然,有感动,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阎赴将整个后方基业毫无保留地托付给他,这份信任,重如泰山。

  赵渀的致歉,更是将这份责任具象化地压在了他的肩上。

  “阎大人......知我,信我。”

  张居正低声自语,目光变得更加坚定.“我岂能辜负这番知遇之恩,岂能愧对这五府期盼安宁的黎民百姓!”

  “你说的没错,我们的理想,都是一样的。”

  他深知,黑袍军虽据五府,实则强敌环伺,如履薄冰。

  阎赴在前线搏杀,他必须打造一个稳固如山的大后方!

  决心既定,张居正立刻投入更加繁重的工作中。

  他首先察觉到的是粮食问题。

  大军西征,每日消耗巨大,加之吸纳流民安置,各地官仓存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更重要的是,现在黑袍军看似占据五府之地,但说到底,周边四面八方,都在大明兵**重重围困之中。

  他召来了负责财政和仓储的张炼。

  张炼面色凝重地开口。

  “大人,根据各县呈报,秋粮入库已毕,但若维持目前军民用度,加之需要储备部分应对可能的大战或灾荒,现存粮秣......恐只能支撑四个月,尤其是南阳、河南两府,因战事影响,春耕不足,秋粮征收较往年减了三成。”

  张居正眉头紧锁,在书房内踱步。

  “不能加征,加征则民怨沸腾,与我军宗旨背道而驰,更是让我黑袍军自毁长城。”

  他太清楚黑袍军能在大明王朝尚未彻底腐朽之前走到这一步,究竟靠的是什么,若是民心没了,他们可就什么都没了。

  片刻后,他停下脚步,看向张炼。

  “商税情况如何?”

  张炼肃然开口。

  “得益于商路畅通,各地商税收入颇为可观,尤其是盐铁茶马之税,月入颇丰。”

  “好!”

  张居正眼中精光一闪。

  “传令各府:一、即刻从商税中拨出专款,由官府出面,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向民间余粮户公平购粮!绝不准强征!”

  “二、严查各地粮商囤积居奇,违者重罚!”

  “三、鼓励民间以粮易货,可用布匹、盐、铁器等生活必需品换取粮食,由官府居中协调,平抑物价。”

  “四、令各府工坊,加大粉条、干饼等耐储军粮的制作,同时广泛收购民间可储藏的干菜、腌肉等物。”

  命令迅速下达。

  河南府城,官府设立的购粮点前排起了长队,衙役们大声宣布着购粮政策和价格,百姓们听闻价格公道,且是现银交易,纷纷将家中余粮售出。

  一些大粮商本想观望,见官府态度坚决且市场粮源被分流,也不敢再囤积。

  很快,一批批新粮被运往各地官仓,粮食危机得到初步缓解。

  张居正还特意叮嘱,购粮账目必须清晰,定期公示,以取信于民。

  解决粮食问题后,张居正并未停歇,立即乘马车赶往汉中府。

  此地是黑袍军重要的军工基地之一,但近期火炮和鸟铳的产量却有所下滑。

  在汉中府军器局,负责人一脸愁容地汇报。

  “大人,不是工匠不尽力,实在是......铁矿和硫磺、硝石供应跟不上啊!尤其是上好的铁矿和硝石,本地产出有限,以往多靠从山西、湖广输入,如今战事一起,商路受阻,来源几乎断绝。”

  张居正沉思片刻,问道。

  “以往这些物资,主要从哪些商人手中采购?”

  “多是......晋商乔家,他们路子广,能弄到货。”

  负责人答道。

  晋商的供应程度下滑,对于张居正来说,倒是并不意外,他甚至早就安排好了探子暗中观察海商周家,晋商乔家等势力,也知道这群野心勃勃之辈,都是心狠手辣的人物。

  之前黑袍军和鞑靼人一同动手,大明疲于奔命,这群投机倒把之辈,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们早就开始暗中在各自势力之下开始插手朝政,安插亲信。

  不过不管他们是因为扫平朝廷基层消耗太多,还是有了其他的心思,黑袍军都不会让他们的念头松懈。

  张居正点了点头,心中已有计较。

  他回到府衙,立刻召见了负责商曹官吏。

  “你立刻挑选精明干练之人,携带我的亲笔信前往山西,接触几家晋商。”

  张居正吩咐道。

  “信中言明,我黑袍军愿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继续加大采购优质铁矿、硫磺和硝石,并且,承诺未来在我军所据区内,再给予晋商盐茶等特许经营权作为回报,但有一点,物资必须按时、保质、保量送达!若敢以次充好,或暗中捣鬼,后果自负!”

  商曹领命而去。

  这是一场冒险的博弈,但张居正相信,在巨大的利益和潜在的市场面前,精明的晋商知道该如何选择。